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 第3章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环境 第3章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中国目前的现状
( 1 ) 拥有庞大的人口 , 其中低素质的人口和贫困人口 拥有庞大的人口, 比例很大; 比例很大; 自然资源基础薄弱, 人均占有的资源十分贫乏, ( 2 ) 自然资源基础薄弱 , 人均占有的资源十分贫乏 , 土地、水和重要矿物资源的可供量很少, 土地 、水和重要矿物资源的可供量很少 , 环境容量狭 小; ( 3 ) 科学技术基础薄弱和国民文化素质与环境意识不 高的问题不会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高的问题不会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特别是忽视环境与 资源的意识、行为和政策在一些方面还是根深蒂固的。 资源的意识 、行为和政策在一些方面还是根深蒂固的。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4)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各国争夺世界资源和环境空 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中国获取国际资源和环境空间 受到了极大限制。 受到了极大限制。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定义: 定义:
“可持续发展”一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 开始出现在文章和文件中,十多年来可持续发 展的概念有近二百种说法。 目前国际社会相对公认的定义:可持续发 可持续发 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 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87年,世纪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
二、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
良好的生态环境 •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 步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2)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2
• 1968年各国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成立了 1968年各国的几十位科学家 年各国的几十位科学家、 • • •
非正式的国际协会—罗马俱乐部( 非正式的国际协会—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 Rome) 它的工作目标是关注、探讨与研究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它的工作目标是关注、探讨与研究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使国际社会对人类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问题, 使国际社会对人类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问题, 有更深入的理解。 有更深入的理解。 1972年以 梅多斯 Dennis.L.Meadows) 1972年以D.梅多斯(Dennis.L.Meadows)为首研究小组 年以D.梅多斯( 向该俱乐部提交了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 向该俱乐部提交了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 她指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 她指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 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使得地球的支撑力将会达到极限, 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使得地球的支撑力将会达到极限, 经济增长将发生不可控制的衰退。 经济增长将发生不可控制的衰退。
•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 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 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 产品和服务中, 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和 环境的风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环境的风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对生产过程: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 对生产过程: 对生产过程 节约原材料和能源, 有毒原材料 对产品: 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 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 服务中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 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 经济和社会发展绝对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 经济和社会发展绝对不能超越 绝对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
承载能力。 承载能力。 • 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保 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 环境成本, 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 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 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 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 •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制条件的,没有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制条件 有限制条件的 限制就没有可持续发展。 限制就没有可持续发展。 • 对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对可 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 节约使用; 资源合理开发, 再生资源不断增殖 永续利用。 资源不断增殖, 再生资源不断增殖,永续利用。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1)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的公平 代与代之间人的公平 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 (2)持续性原则
其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 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 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
• (3)共同性原则
3、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环境保护 • 清洁生产 • 可持续消费 • 公众参与 • 科学技术进步 • 法制建设 • 国际合作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 基本目标和任务
在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1996年 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 《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 景目标纲要的报告》 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实行经济体制 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 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把科教兴国和可 持续发展作为两项基本战略,提出了“ 持续发展作为两项基本战略,提出了“实施这两大战 对于今后十五年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实现, 略,对于今后十五年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实现, 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 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控 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 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3)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的《里约宣言》,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的 里约宣言》 年联合国环发大会的《
把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阐述为“ 把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阐述为“人类应享有 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 活的权利” 活的权利” 。 • 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全球发展战略,制 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全球发展战略, 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行动计划——《 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行动计划——《21 世纪议程》 世纪议程》,使这一战略思想被世界各国 所接受。 所接受。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可持续发展及其进程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及其进程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 20世纪中叶,随着国际环境污染的日趋加重, 20世纪中叶 随着国际环境污染的日趋加重, 世纪中叶,
特别是西方国家公害事件的不断发生, 特别是西方国家公害事件的不断发生,环境 问题频频困扰人类。 问题频频困扰人类。 • 在解决环境问题的长期探索中,国际社会逐 在解决环境问题的长期探索中, 渐认识到, 渐认识到,单纯依靠控制污染技术是解决不 了日趋复杂和广泛的环境问题。 了日趋复杂和广泛的环境问题。 • 只有实现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人 只有实现生态可持续性 经济可持续性, 实现生态可持续性和 类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类才面进步
• 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可以不同, 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可以不同 可以不同,
本质应当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但发展的本质应当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但发展的本质应当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文明的社会环境 人类健康水平 文明的社会环境。 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文明的社会环境。 • 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经济发展是基 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经济发展是基 自然生态保护是条件 社会进步是目的 条件, 目的。 础,自然生态保护是条件,社会进步是目的。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 将环境保护纳入综合决策,转变传统增长模式 将环境保护纳入综合决策, • 变革社会观念,发展适度消费的新大众消费模式 变革社会观念, • 开发同环境友善的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发展同 开发同环境友善的技术,实现清洁生产,
自然相容的产业体系 • 发展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 • 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 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1)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1972年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 召开,这是人类首次 首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 召开,这是人类首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 府和国际政治的事务议程。 府和国际政治的事务议程。 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向全球呼吁 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向全球呼吁: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2)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 1980年,联合国向全世界呼吁:“必须研究自然 1980年 联合国向全世界呼吁:
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自然资源利用 社会的、生态的、 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 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 • 1983年,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 1983年 WECD) 联合国要求该组织以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 联合国要求该组织以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制订 全球的变革日程” “全球的变革日程” 。 • 1987年, WECD把历经4年研究和论证的报告 1987年 WECD把历经 把历经4 我们共同的未来》 提交给联合国大会, 《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报告 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 经济增长是必要的,必须通过经济的增长来提高 经济增长是必要的,
人类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 人类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 • 停止发展是消极的,是没有出路的,它不能解决 停止发展是消极的,是没有出路的, 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 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 •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根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源是贫困,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困, 源是贫困,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困,提高生活 水平,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水平,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