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1 造型多样
去市场上看山寨手机,你就会觉得,造型多样,功能全面,就像温州打火机一样,什么型都有,完全摆脱传统手机造型的约束。
一款奥迪A6汽车模型,锃亮精致,车身反过来一看,是一款手机,按键就长在车身底部,这位设计师是温州打火机公司的吗?
跟上潮流是很重要的,于是奥运期间,一款手机腰身上有一个小巧的“NIKE”标志,另一款手机屏幕两边分别是显眼的“ADIDAS”。
还不止呢,山寨手机的造型多到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手表造型、祥云造型、水立方鸟巢一个都不能少……
优点2 容易操作
李湘投资的电影《十全九美》成为奥运期间的票房黑马,也成为最典型的“山寨电影”。
片中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大量运用当下流行元素,谈不上对现实有什么讽喻意义,不过是博人会心一笑吧,比如推销按摩椅,让人联想起侯总的电视促销,妓院取名“乾柜”谐音“钱柜”,古人也都懂什么叫“断背山”,还有汪涵饰演“德云社”的班头,而客栈黑心夫妇在舞台上的一段R&B,其派头和草根气质又让人想起快男舞台,还有变形金刚擎天柱、搞笑的方言集萃、酷似007的片头曲和木工分解动作(这不就是邦德电影片头的经典招数嘛)……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挠你的胳肢窝。
优点3 功能齐全
请看一篇山寨论坛上摘录的文章:“这是一台神奇的山寨机,我粗略看了一下,有9个扬声器!!!这时,惊悚的事情出现了,有人不断地给这个手机打电话,铃声是…狼爱上羊‟。
俺滴天啊,电话是不停地打啊,手机铃声起码有100分贝,大得连一般的说话声都掩盖过去了。
我接起来,打电话的是个醉鬼,无法沟通。
我想关机,需要关机密码!!!我想等他没有电自己关机吧,响了2个多小时还没用完一格电!!!
我想,那好吧,我拔电池。
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我做出了人生最错误的决定!!!!!!!!电池一拔出来,这个手机居然还有警报声,没错,就是警笛那种警报声,比警车的警报声还要大声,你说电池都没了他哪里发出来的声音啊???响了十几分钟还不停,没办法,我只能把电池又装了回去,开机,继续…狼爱上羊‟的歌声……”
“你看到我手上拿的这个东西了吧,表面上看它是一只大哥大电话,实际上,它是一把刮胡刀,这样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也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刮胡子。
至于这个表面上看是一把刮胡刀,其实呢,它是一只吹风机。
每次看到山寨机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国产零零柒》。
”有人这样评价山寨机的功能。
优点4 成本低廉
还是说山寨手机吧。
山寨机的价格一般不超过一千元,手感外型比品牌机还牛B。
现在市面上一款仿真IPHONE,价格不到1000元,能有原机80%的功能。
前不久的中秋节,山寨月饼也来凑热闹。
简单的包装,却咸甜适口,按照说明书,使用的主料是云南优质火腿、蛋黄、蜂蜜、油脂、熟面。
无论是“苏式月饼”,还是“广式月饼”,都有山寨月饼厂商,单个月饼在五六元,比起市面上动辄几十元一个、华而不实的品牌月饼,山寨月饼大行其道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山寨产品”
实际上是处在市场培育期的发展中国家,由一些有智慧头脑型的民间人士,为满足那些受消费能力限制、无法满足生活需求品的群体对某种欣赏的产品(包括文化产品)的消费欲望,或者因为市场存在着的一种固有的产品因为长久没有创新和换代,而通过“复制、模仿、学习、借鉴和创新改良”的方法,推向市场的一种“快速、满足平民、适销对路、具有多功能性低价位”的品牌产品。
利:
成本低廉,“山寨产品”对产品垄断带有监督职能,在模仿的成本上推陈出新,而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大多数高科技、民营科技都有目前所讲的“山寨”痕迹。
过去的电脑的组装、电视机的组装、铅字打印机等,其本身就是最大的“山寨产品”。
“山寨文化”的出现和流行是一种思维的革命和意识的进步。
从一定意义上讲,对于条件相对落后的个体、群体和组织对其他个体、群体和组织中的主流产品、主流意识、主流现象的学习模仿、借鉴和改良,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先进性。
“山寨产品”促使社会主流产品的技术革新,迫使名牌企业进行技术革命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有效地促使了社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还促进了社会的消费,搞活了流通市场,发展促进了自主就业,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山寨”发展模式,不仅长了国人的志气,增强了国人的创造力,而且发展了经济,搞活了流通,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也为我国科技进步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顾应在剔除山寨品牌些糟粕,采取包容之心,批判地吸收和接纳。
山寨文化
山寨文化的复制并非是完全意义上带有盗版、造假等侵权行为的复制。
“山寨文化”的复制是一个模仿、借鉴、学习和改良的过程,无论从产品名称、产品内容或者技术的内涵和范畴以及表现出的式样都已经焕然一新,尽管会有相似性,但像并非是也。
已经并非是原来意义上的产品了。
“相似”并非“就是”,这也是任
何国家都无法从法律上对“山寨现象”进行法律制裁的原因。
(所以找不到条文,楼主自己再找找知识产权的相关资料吧)
对方观点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然而,21世纪的今天,中国忽然莫名其妙地进入了一个山寨时代。
相比于正统的创新研究的高投入,越来越多的人丢弃创新,走山寨之路,使正统的广度发展被限制。
值得我们忧虑的是,当国人不再注重创新的时候,这个民族何谈进步?这个国家何谈综合国力的提高?这个民族又何谈屹立于世界民族的前列呢?
我方反驳1:
我国缺乏创新,这是所有人的共识,但这并不是山寨所造成的,一是中国的教育模式,只会培养模仿高手解题高手,学生缺乏创造力;二是中国当今的法律并未能很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只能通过市场来保证知识产权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不愿意付出巨大的人力财力去创新,因此人们才去山寨。
因此山寨文化本身没有错,是中国的教育和法律孕育出了山寨文化。
对方观点2:
山寨文化利用法律规则的空白,混淆了国人的价值观,迎合了部分人的特殊心理需求。
山寨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模仿,既然是模仿,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只是换了一种说法,换了一种表现形式。
此外,山寨文化的繁荣,也从侧面说明,原版文化受到了无情的排挤,原版文化不再发展,又有谁来搞真正文化上的进步呢?
我方反驳2:
中国当今的法律并未能很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只能通过市场来保证知识产权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不愿意付出巨大的人力财力去创新,因为企业家们都知道,法律不能保护他们花费巨大人力财力去创新而得到的成果,因此人们才去山寨。
山寨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不完善的中国法律,在我国法律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去否定山寨文化。
它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对方观点3:
山寨产品助长的是消费者对于品牌价值和生产者对于产品可依赖的忽视,是典型的用短期利益兑换长期利益的短视行为,对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
同时,山寨文化造就的恶性竞争使投机取巧的心态蔓延,严重抑制创新,混乱了市场秩序,违背了社会的公平正义,阻碍了社会经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我方反驳3:
山寨产品既然能存在,而且能存在如此长的一段时间而不被市场淘汰,自然有其合理性。
我们就拿手机市场为例,对消费者
选择来说,在能够承受的价位之内,外观更时尚、功能更强大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有钱的人买品牌,没钱的人买功能,各取所需而已。
因此山寨机的存在,抢夺的并非高端的手机市场,那里依然是Iphone、摩托罗拉或者三星的世界。
恰恰相反,山寨机打开的,是几乎空白的低端市场。
在这里,高端品牌极少光顾,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巨大差距为山寨机留下了生存的空间。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让市场去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