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种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模式对比和优化

两种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模式对比和优化

两种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模式的对比和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
号:1009-4202(2010)09-149-02
摘要建立起健全、科学的资金管理体制,可以帮助我们理顺企业主管部门与资金结算中心的关系。

对内,资结算中心通过对企业单位的各银行账户的管理来挖掘潜力;对外,除了积极筹措资金以外,还要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获得最大利益。

在本文中,笔者对两种不同的资金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利弊,选择了一种相对更具优势的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模式。

关键词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模式分析研究
一、前言
高效的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模式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资金结算中心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的关系流通顺畅,其次资金结算中心接受业务主管部门的业务考核、业务管理、业务监督等。

资金结算中心作为集团的内部银行,必须像银行运作一样,做到账务日清月结,保证资金头寸调配和各账户余额的及时准确。

因此它的主要职责是:
第一,遵守国家与人民银行发布的有关金融法规以及对资金结算中心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第二,统一为集团各企业办理日常结算业务;第三,统一管理集团总部及各企业银行账户;第四,协助企业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帮助企业理财;第五,接受企业贷款申请,通过对外融资和调剂企业存款发放贷款;第六,统
一管理、规划、调剂集团资金,加强结算、信贷、资账调剂的规范化管理,防止资金的流失、沉淀、闲置,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确保资金结算中心业务的顺利的运行;第七,负责财务结算中心资产的
管理工作,确保国有资产增值;第八,通过对外融资筹集集团和各公司经营生产所需的资金。

二、两种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模式的对比
(一)第一种管理模式以自办结算业务为主的结算模式
某行业资金结算中心成立于1994年,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正规化。

但也存在值得商榷、改进的做法。

现以某行业集团公司的资金结算中心为例,对现行的资金结算模式进行分析。

1.目前的资金结算中心的现状
集团公司下属内部单位,在结算中心开设内部帐户,存入资金。

集团内部单位之间以及内部单位与外部单位之间,在发生经济交易时使用相应的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通过专门开发的电子联网结算系统(rfsmis),进行货币资金给付及其资金结算业务。

须有接柜、记账、复核、联网管理、票据交换、保管、系统操作、业务主管等岗位完成相关核算、监督业务。

同时根据区域的划分,设置不同层次的结算网点。

2.存在的问题
2.1必须建立一个独立的机构,配备相关数量的人员;
2.2支出各网点的网络通信费用,花费财力、物力维护核算系统;
2.3内部银行帐户,在对外经营中遇到较多障碍。

(二)第二种方案:以金融机构代办为主、企业核算为辅的结算模式
委托银行办理结算业务,企业人员实行监管。

1.方案明细
就是以金融机构开发的系统为主要平台,通过集团客户理财功能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以公司资金结算中心为总账户的三级集团账户管理体系,辅助以网上银行高级客户服务提供总公司对各级账户进行信息查询掌握资金整体情况,达到统一管理、统筹使用的目的。

企业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的运作方法:
1.1在开设账户方面
账户的设立是公司与银行合作建立并运行资金结算中心的基础。

为了使资金结算中心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银行结算网络,总公司财务部可以采取相关对策,比如,规定总公司下属的各分公司必须统一在所在地合作银行开设结算账户,不在设立内部银行账户。

并且按照总公司的安排撤销其他银行账户或者逐渐地减少其他银行的信贷与结算等业务量,当然前提是不影响和这些银行的合作关系。

1.2账户的定义
账户的设立是公司与银行合作运转资金结算中心的基础。

为便于资金结算中心能更好地运用银行结算网络,各分公司要统一在所在地合作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并有计划地撤销原来其它银行开设的账户。

公司设置总帐户,下属单位为二、三级帐户,实行收支两条线核
算实现公司内部各类账户资金的全面监控和调度资金的瞬时到位。

结算中心通过与银行合作,设立企业银行终端并利用其企业结算系统,使公司总部能通过终端随时查询各分支机构账户上的资金余额,全面及时地掌握公司的整体资金状况,同时根据公司的资金预算、计划,使需要调度的资金能够在瞬间到账,解决资金调度上存在的
时间以及地区差异问题。

具体规定:
(1)统一管理公司的银行资金账户,为上市公司各个控股企业在
资金结算中心设立内部结算账户并进行统一管理。

对各控股企业在银行独立开设的资金账户实行审核和备案管理,并对该类资金账户进行管理和监控。

(2)公司总帐户,通过对二级帐户资金进行实时归集,达到掌握和控制全公司资金头寸的目的。

收入专户资金来源于产品销售回款和借贷的款项(主要是公司拨款和银行贷款)以及其它业务收入款项,其款项的支出仅限于公司调度款项及支出拨款。

应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对其分户确定一定的存款限额,在与银行达成充分协议与授
权的基础上,超过限额的资金由银行自动划至总公司在银行开立的账户上,低于限额由公司总部根据该分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决定是否给予补充资金。

支出户资金仅来源于收入,其支出包括采购、工资、税金等所有分公司的支出项
(3)收入专户、支出专户、下属各单位结算户和支出专户作为二级帐户,采用资金实时归集、头寸控制的方法将帐户资金头寸上收总帐户,加入结算网络后,其日常付款结算业务不受影响。

(4)在资金结算中心建立的最初阶段,可先将各销售分公司的账
户设立在合作银行,并与全公司资金结算系统连网运行,部分地加
快货款回笼速度,减少资金占用。

至于各营销网点开户并入合作银行结算网络,可在资金结算中心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后逐步实现。

二级帐户采用资金实时归集、头寸控制的方法进行管理,收入资金时,余额实时全额上划总帐户,子帐户可用头寸增加;支出资金时,子帐户可用头寸减少,总帐户实时划拨支付,其对外支付结算业务
和互相之间的资金结算业务不受影响。

(5)直接收款帐户作为三级帐户,每日日终全额上划至公司收入
专户,日终余额为零
各下属单位开立的收入汇缴专户,定时全额归集,最好选择每日
终了归集,保证误收发生的退款业务,保证日终余额为零。

子帐户收入资金时,余额增加,在约定时点自动上划总帐户,余额为零。

子帐户原则上不允许支出现金,只办理进款收存、上缴归集业务。

(6)资金结算方式
各下属单位可在当地金融机构开立支出专用帐户,并向开户行申请签约注册加入公司结算网络,注册完成后即可办理正常的支付结算业务。

二级帐户实时归集,余额为零,但可用头寸反映帐户当前可使用
资金,资金头寸反映在结算总户。

三级帐户由合作银行每天日终通过金融机构资金结算管理的集团客户服务系统,将各子(分)公司收入专户资金划转至二级帐户公司收入专户,二级帐户又通过实时归
集将资金头寸反映在结算总户。

(7)利息计算及处理
每季度结息日,合作银行在总帐户结计应付利息,并根据各子(分)公司异地结算户及本地下属公司结算帐户结计出的利息,将应付利息从集团总帐户划入各子(分)公司异地结算帐户及本地下属公司
结算帐户。

(8)银企对帐
公司本部及各子(分)公司对帐单及利息清单由合作银行及省内
各分行统一提供。

(9)银企服务
通过合作银行的网上银行提供的企业客户服务,可进行信息查询、对帐、网上支付、资金转帐等多种金融服务,实现大型企业集团理财及资金统一调度和管理的要求。

还可根据公司今后业务发展和管理的要求,要求合作银行适时提供合理、方便的理财服务。

(10)内部核算
公司核算人员根据金融机构提供的单据,时时登记结算总户的收支情况,以核对金融机构总户的余额。

办理协定存款等理财业务,办理沉淀资金的内部调剂,通过网络监督各子户的大额资金支付情况等。

2.该种方案的利弊分析
有利的方面:
第一,利用银行资源,用专业人员、专业系统办理银行结算业务,
保证资金安全,将风险降到最低或转移到银行。

第二,资金结算的成本低,投入少。

批量处理可以大大节约手续费。

第三,可以达到集中管理、实时查询、统一调度、防范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资金的目的。

第四,公司投入不多,可以马上实施。

第五,节约了人员的投入,节省劳动成本。

可以安排1-2人专职办理与金融机构沟通及相关监督及少量的核算业务。

不利方面是结算中心的结算功能弱化了。

三、总结
综合比较以上两个方式,各有利弊。

但从资金风险、资金调动的主动性、结算方式及成本看,采用第二种结算管理模式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高平阳,陈红明.新编会计管理制度与表格设计范本.北京市: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2]贾忆民.预算与资金管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
[3]赵洪武,李礴,孙得新.铁道资金结算会计.中国铁道出版
社.20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