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比例知识点
---------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或不成比例 一、写(写出数量关系式)
1、根据数量间的关系或公式,写出数量关系式。
如,①宽一定,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是否成正比例。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得到“
宽(一定)长
长方形的面积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和长
是相关联的量,宽一定,也就是它们的比值一定,所以“宽一定,长
方形的面积和长是成正比例”。
②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是否成反比例。
根据“底面积×高×1=圆锥的体积”得到“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3”,因为底面积和3
高是相关联的量,圆锥的体积一定,“圆锥的体积×3"的结果也一定,
就是底面积和高的积一定(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3(一定)),所以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是成反比例。
2、注意:写出的数量关系式,其中的一边(左边)只能有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不能有多余的量和数字。
如,“(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的左边就多了×2,应变为“(长
长方形的周长”
+宽)=
2
又如,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变,面积和高。
可以这样写关系式:
(a+b)×h÷2=s→(a+b)×h÷2÷h=s÷h→(a+b)÷2 =s÷h →
s÷h=(a+b)÷2,因为上底和下底不变,(a+b)÷2的结果也是一定的,所以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变,面积和高成正比例。
3、还有些数量之间是无法写关系式的。
如,“小明的身高和跳高的高度成正比例”是无法写出关系式的。
二、看(1、看是否相关联2、看是否能变化3、看是否商(积)一定)
1、看是否相关联:也就是一个量变化了,另一个量是否也会随着变化。
如,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就是相关联的量,因为长变化了,宽也会随着变化。
又如,圆的周长一定,π和直径就不是相关联的量。
因为不管直径怎么变,π总是等于3.14……,不会随直径而改变。
2、看是否能变化:也就是这两个量都是能变化的,不是固定的。
如,上例的π就不是能变化的量。
如,“边长×边长=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因为正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边长也只能是固定的,不是变量。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一定),边长和边长不成比例。
3、看是否商(积)一定:也就是这两个量相除(或相乘)的结果是否固定不变的。
如,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因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等于π,π是固定的数,即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一定的。
π(一定)直径
圆的周长
三、列(列出几组数据)
列出几组数据,然后看这两个量是否相关联,比值或积是否一定。
(如果上面两种方法能够准确判断,可不必用这种方法。
不好写关系式、无法写关系式、不好判断的最好用这种方法。
)
如,“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成是否正比例。
”先任意列数字,如周长为18,
宽是1,长就是8,宽是2,长就是7……
宽 1 2 3 4 然后看长和宽是否相关联,比值是否一定。
最后得出结论:长和宽是相关联的量,但它们的比值不一定:8÷1=8,7÷2=3.5,6÷3=2,……,所以“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不成是正比例。
”
8、一个晒盐场用100克海水可以晒出3克盐,如果一块盐用一次放入585000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试用比例解)
9、一辆汽车一次加汽油支付60元,行驶了300千米。
现在要去800
千米的某地接运一批货物回来。
需要支付多少元汽油费?(用比
例解)
10、解比例。
0.28:x=3.75:7.5
4.035
.0
5.
10
x
11、张华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前齿轮共转了1200圈,后齿轮转
了多少圈?(用比例解)
12、三晨电机厂按照预约赶制一份外商订单任务,如果每天生产42
台电机,8天就能完成,开工前一天,外商与王厂长签订了合约,改为提前2天交付产品,那么每天必须增产几台?
13、有袋米,第一袋与第二袋重量的比是8:9,如果从第二袋中取出10千克放入第一袋中,两袋米的重量就相等。
两袋米共有多少千克?
14、甲乙两个图书架所放图书册数的比是2:3,现从乙书架拿出42
册图书放到甲书架,甲、乙两个书架图书的比是5:4,甲书架原有图书多少册?
15、六⑵班上学期男女生人数比为5:7,这学期转入2名男生,转出
2名女生后,男女生人数比为11:13。
这学期六⑵班有女生多少人?
1,
16、某筑路队计划四月份修完一条路,上旬修了这条路的
5中旬比上旬多修70米,这时,已修与未修的比是3:1,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17、甲乙两人一次测验成绩是5:4,如果甲少得22.5分,乙多得22.5
分,则成绩之比是5:7。
甲、乙两人的原分数各是多少?
18、下图中三角形ABC的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的比是4:9,正方形的边
长是6厘米,三角形中AB边的长是多少厘米?
A
B C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