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一、选择题1.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2.我国陆地面积的大小和在世界的位次分别是()A.约960万km2一B.约960万km2三C.约998万km2一D.约937万km2三3.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石油B.煤炭C.天然气D.水能4.据图内容,读图判断①、②、③与乌鲁木齐、拉萨、武汉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A.①武汉②乌鲁木齐③拉萨B.①拉萨②乌鲁木齐③武汉C.①武汉②拉萨③乌鲁木齐D.①乌鲁木齐②武汉③拉萨5.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A.地跨寒温热三带,海陆兼备。
B.南北跨纬度大,气候类型复杂,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西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面临大洋,有利于海洋温暖气流在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厚的冰川。
6.长江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的海洋是()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7.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A.防止水污染B.兴修水库C.跨流域调水D.节约用水8.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A.土地条件的显著差异B.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C.种植习惯的显著差异D.技术条件的显著差异9.下列自然文化遗产与所在省区的连线不正确的是:A.九寨沟——四川省B.秦始皇陵兵马俑——山西省C.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D.平遥古城——山西省10.下列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渤海B.东海C.南海D.黄海11.关于我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B.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C.河流东多西少,均注入太平洋D.资源总量丰富,人均相当充足12.上海是中国大型的钢铁工业基地,它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①靠近消费市场②靠近煤炭产地③靠近铁矿产地④濒临海洋,便于进口优质铁矿石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3.读图,当暴雨发生时,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是()A.甲地区B.乙地区C.丙地区D.丁地区14.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土地资源B.煤炭资源C.石油D.钢铁15.我国共设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它们名称中所包含的少数民族分别是A.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B.回族藏族布依族满族朝鲜族C.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D.回族白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16.中国海军某型护卫舰正在某海区(图中阴影范围)进行战备巡航,保卫祖国的蓝色海疆.读图完成下面问题.1、战舰巡航海区东至()A.115°E B.115°W C.110°E D.110°W 2、战舰巡航海区位于()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17.下列轮廓图序号与省区简称、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A.①一甘一西宁B.②一桂一呼和浩特C.③一蜀一成都D.④一滇一贵阳18.下列地理现象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我国贵州地区夏季持续干旱B.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常年干旱C.在太平洋海面上形成了台风D.在昆仑山脉的无人区发生了滑坡19.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A.南半球、西半球B.北半球、东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A.亚洲的西部、东临太平洋B.亚洲的东部、西临太平洋C.亚洲的东部、东临太平洋D.亚洲的西部、西临太平洋3、关于我国位置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B.小部分国土位于热带C.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D.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小20.黄河下游有世界闻名的地上悬河,被称为“地上河”。
下图为黄河“地上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地上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盘古开天辟地所致B.多条支流汇入形成C.下游河道泥沙沉积而升高D.人们大量倾倒废弃物2、下列关于“地上河”的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A.在上游加固河堤,修筑堤坝B.抽取河沙,拓宽河道C.开挖河堤,引流改道D.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2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甲、乙、丙、丁四轮廓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甲B.乙C.丙D.丁2、图中四省区中,黄河干流没有穿过的是( )A.甲B.乙C.丙D.丁22.《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播出,片中介绍了我国许多不同省区的美食。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美食与分布地连线正确的是A.蓝田裤带面——山西省B.房县小花菇——湖北省C.乐山豆花——重庆市D.清炖跳跳鱼——江苏省2、广东省的潮州春卷属于A.川菜B.湘菜C.粤菜D.闽菜23.读“环渤海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A和B是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其共同点不包括()A.水陆交通便利B.水资源丰富C.矿产资源丰富D.重工业较发达2、与AB两大工业基地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主要优势是()A.交通更加便利B.矿产资源更加丰富C.科技力量更加雄厚D.轻工业发达24.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农业生产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左图是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右图是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说法正确的是A.草地分布在北方地区B.耕地分布在东部地区C.林地仅分布在东北地区D.荒漠、戈壁分布在西南地区2、关于农业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地区没有种植业B.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多种植水稻C.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多种植小麦D.种植小麦的地区一定不能种植水稻25.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三大经济圈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担负着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任。
1、图示两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A.区内能源丰富,交通便利B.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C.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D.便与引进外资,科技人才众多2、有关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B.我国最大的林、牧、渔业基地C.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D.杭州是该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6.中国餐饮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正确的是A.①—甘B.②—港C.③—粤D.④—黔2、形成于四川盆地,体现了人们对闷热潮湿气候适应性的美食是A.①B.②C.③D.④27.下面分别为辽中南、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对比两大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的最大优越条件是A.市场广阔B.交通便利C.矿产丰富D.科技发达2、以下工业部门中,最适合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的是A.纺织工业B.食品加工业C.玩具制造业D.钢铁工业3、在自然资源方面,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与辽中南相比,不占优势的是A.平原广阔B.河网稠密C.煤、铁资源丰富D.沿江靠海28.读黄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水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均位于我国地势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两地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C.甲地水量较小,水能资源缺乏;乙地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D.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过渡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黄河流经的省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青、甘B.宁、内蒙古C.晋、陕D.豫、鲁2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地势分界线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有关四座山脉叙述正确的是()A.①山脉上有世界最高峰B.②山脉两侧地形类型相同C.③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D.④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上30.关于我国经济各部门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A.铁路网东部稀疏,西部密集B.农业分布东部以畜牧业为主,西部以种植业为主C.东部沿海工业中心少,西北内陆工业中心多D.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大中城市二、解答题31.读“我国主要山脉和主要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M和河流R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山脉M是________,河流R是________,它们是我国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
(2)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图中P海为________,Q海为________。
(3)我国沿海地区集中了沪宁杭、辽中南、京津唐和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图中①为________工业基地,②为________工业基地,③为________工业基地,④为________工业基地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十大旅游景点”中,北方地区偏重于_____旅游资源,南方地区偏重于_____旅游资源。
(2)位于甘肃省境内西北敦煌市的_____和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_______,虽然没有入选我国“十大旅游景点”,但同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知名度。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中所描述的是我国“十大旅游景点”中的______;“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述的景点是_____。
(4)“十大旅游景点”中的_____和______分别位于安徽省和台湾省。
(5)要想分别欣赏南、北方的古城风貌,应选________和________。
(6)图中的五幅景观图片,有四幅是上图中标注的景点,其中,④是_________,⑤是___________。
33.阅读下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2年9月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高温少雨,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秋旱,秋旱导致上述地区的江河湖库蓄水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影响了水上航运、水力发电、生活用水及农业生产。
(1)受灾地区主要位于秦岭——B_________河一线以南地区,主要属于_________带(温度带)和__________地区(干湿地区)。
(2)读图说出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_______,具有____、______特点。
(3)受灾地区在_________平原,该地的耕地类型为_______,粮食作物_____;该平原物产丰富,被誉为“鱼米之乡”。
(4)干旱给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有_______、_____。
(举两例即可)34.读我国“疆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图中A是_____海。
(2)我国领土的最西端位于B_______(省级行政单位)的帕米尔高原上(写全称)。
(3)我国有14个陆上邻国,其中C是_______。
(4)我国南北相差大约50个纬度,图中D是我国最南端________。
(5)图中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了云、桂、________和台四省区(填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