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代议制的确立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一、背景:“光荣革命”(政治前提) 二、过程:
(一)确立: 限制王权的法案《权利法案》
(二)发展: 小密室的演变(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二)发展: 小密室的演变(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乔 治 一 世 沃 波 尔
1、过程:
1)光荣革命前,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 _______ 内阁 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2)光荣革命后,______ 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 3)乔治一世开创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惯例,国王的 行政权逐渐移交到内阁。 4)沃波尔开创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先例,
原则一: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
与首相共进退。
“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1782年秋,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 ,被迫集体辞职。 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
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 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原则二: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 首相也可不辞职,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内阁与议会的制约平衡)
1689年
1830年 1832年 1918年 1969年 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 只有不到10%的成年男性有选举权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获得普选权 年满18周岁的英国公民都有权参加下院选举
民主的渐进性
“和平中渐进”同样是独 特的政治智慧。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1)虚君(保留了君主,但议会掌权,国王“统而不治”成为最高权力象征 )
2、积极作用:
(1)结束君主专制制度,是历史的进步; (2)稳定社会秩序; (3)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为各国提供一种政治体制发展模式。
君主立宪制、责任
A—责任内阁制 B—君主立宪制
C—代议制
思路点拨: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前后英 国社会政治的变化?
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 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 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议一议:
1、你知道现在英国的领导人是谁吗? 他的职务是什么名称? 2、英国现在有国王吗?她的权限怎么样? 3、英国的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了 什么样的角色? 4、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了解历史:代议制
思考:
1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卡 梅伦会不会为此改变主意?为什 么? 答: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 不对国王负责。 2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 会如何? 答: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 任案,要求首相下台;首相要么 下台,要么宣布解散下院,重新 选举。
(三)完善: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1832年议会改革)
(国王控制—首相组阁---对议会负责)
议会改革,制定选举规则
完善
工业资产阶级参政 帝国主义时 代的新趋向
新趋势
议会权力缩小,内阁权力膨胀
本课小结
英国代议制(君主立宪 1.一条主线:制)的确立、发展、完 善过程 2.两个趋势: 君主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3.三个转移:①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
(《权利法案》) ②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 (责任内阁制形成) ③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到工业 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议会选举多数党领袖; 国王任命
活学活用
新闻三: 2010年5月13日,英国 新内阁成员在位于首都 伦敦唐宁街10号的首相 府参加首次内阁会议后 合影。 思考:卡梅伦内阁是如 何组成的?
首相提名内阁成员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一、背景:“光荣革命”(政治前提) 二、过程:
(一)确立: 限制王权的法案《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的内容
保证了议会的 哪些权力?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 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 受到弹劾或询问。 言论自由权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 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集会权
二、过程: 二、过程
(一)确立:颁布限制王权的法案
(二)发展: 小密室的演变(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三)完善: 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1832年议会改革)
活学活用
新闻四: 新华网伦敦12月6日 电:英国首相卡梅伦 6日晚在接受英国广 播公司采访时说, 如果旨在化解欧债 危机而进行修改的 欧盟条约不包括维 护英国国家利益的 保障措施,他将不 会签署修改后的条 约。
君主专制 人治 以国王为中心 封建社会
君主立宪制
法治
以议会为中心 资本主义社会
本课小结:
知识结构及阶段特征
政治前提 君主立宪制确 立的政治背景 奠定君主立 宪制的基础 发展 典型的君主 立宪制确立
“光荣革命”
英 国 代 议 制 的 确 立 和 完 善
《权利法案》 《王位继承法》 责任内阁制形成
奠基
(4)革命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
思考:“光荣革命”中“光荣”二字的含义? ①形式:没有流血;②结果: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一)光荣革命(政治前提)
杀了一个王
逐了一个王 请了一个王
意义:“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为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建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一)光荣革命(政治前提)
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 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 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 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 走了詹姆士二世。这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史称“光 荣革命”。 请思考: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 答: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政治权力 从英王开始向议会转移。
1、背景: ①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激起工业资产阶级的不满 ②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③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 ④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积极斗争
2、内容: ①放宽对选民财产的限制 ②重新分配议席 3、评价: ①积极: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②局限: 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受到限制
改革趋势:普选权不断扩大,选举限制不断降低
内阁对议会负责,形成“内阁遭下院反对,首相须辞职,或解散下 院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去留”的惯例 (第一任首相:沃波尔)
18 世纪中叶 责任内阁制形成 5) __________
(知识链接)
“48小时首相”
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的亨利•配兰的提 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 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 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 “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 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革命是推动进步的重 要动因,适时妥协同样 是一种政治智慧。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一、背景:“光荣革命”(政治前提) 二、过程:
(一)确立: 限制王权的法案《权利法案》
二、过程
(一)确立:颁布限制王权的法案
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
2、内容: (1)《权利法案》 (1689年)
《权利法案》的内容
1)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
2)控制部分立法权
3)内阁逐渐掌控议会的财政权
4)内阁和首相对议会下院控制加强
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出现“内阁专横” 的政治格局 ——被称为议会中的“第三院”
三、英国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2)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为行政机构,受议会监督)议会居权力中心 (3)选举权扩大(议会选举规则改革) (4)内阁权力膨胀(议会向内阁权力核心转移)
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
2、内容: ——标志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1)《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受 到法律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二、过程
(一)确立:颁布限制王权的法案
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
2、内容: ——标志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1)《权利法案》 (2)《王位继承法》(1701年)
它们在国家中居于何种地位?相互之间关系如何?
(最高行政首长)
组织内阁
与首相共进退
首相
内阁
上院 (贵族院)
国王 (国家元首)
议会
(立法机关)
下院(实权) (平民院)
英国首相、内阁、议会下院三者之间的关系 (1)英国议会包括上院和下院,上院议员由国王任命, 是贵族院,议员称号只是一种荣誉,实权掌握在下院手 中。
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 主要内容: 权都掌握在议会手中
3、意义:
(1)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 (2)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 (3)奠定了君主立宪制法律基础。
“传承中创新”也是一种 政治智慧。
威廉三世和安妮 女王在位时国王 还掌握着什么主 要权力?
国王手中仍掌握着行政权
内阁权力膨胀 (四)演变趋势:
三、英国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一)背景-“光荣革命”(政治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1.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过程:
(1)内战时期(1640-1649年):1640年爆发革命 (2)共和国时期(1649-1660年):1649年处死查理 一世,成立共和国 (3)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年):1660 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2)在英国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即为
首相。 (3)首相通过国王任命,即可组建内阁。 (4)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内阁对议会负 责,议会监督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