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之时,当历史的波涛汹涌向前时,当历史的天空依旧群星璀璨时。
多少人可以驻足而立,去思索这些历史背后的点点滴滴,去品味这些历史背后的深厚底蕴,去在这些历史之中得到些许思索,从而更好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呢?太多太多的我们总是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从而遗忘了历史是人类发展与进步的教科书。
那些蕴含深刻的历史,那些充满故事的历史,那些启迪人生的历史我们到底在乎了多少?以史为鉴,或许就是当今我们应该回过头来想一想的吧!
前几天APEC会议刚刚结束,很多国家的领导人都出席了会议,美国,俄罗斯,韩国等等。
当然,日本也包括其中,在会上,一个小小的细节吸引了我,网上也是人们讨论的对象,那就是当习近平主席会见日本首本首相安倍晋三时的面目神态与他会见其他各国领导人时是截然不同的,那冰冷冷的表情不难看出中日两国之间的难以解决的深刻矛盾。
细细想来,中日之间为何会有这样的矛盾呢?其实,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侵华是一个主要原因,在这次大战之中,日本对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记与释怀。
更令人痛心的事,直到目前,日本官方对这场战争中所犯下的种种罪行仍然是不予承认与解决。
这让我们难以理解与原谅。
而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频频举行登岛演练,不顾中国的劝阻,公然修改宪法等等,都让中日关系陷入了低谷,使两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了。
中国媒体的跟进报道让国人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情况。
但是,就算
是这样,在我们这些90,95后中间还是很多人对此抱以无所谓的态度,这不免让人匪夷所思。
现在的青少年到底都在关注些什么,为什么对这种关乎于国家领土主权的事都可以漠视。
很多青少年被问及此事时,他们的看法往往是中国可以以武力解决或者直接把钓鱼岛让与日本这种种幼稚的想法与解决方案。
这其实都是不正常的,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接班人与创造着,倘使我们现在不能形成一种成熟完善的思考模式的话,我们的国家将来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但是转念一想,难道这仅仅只是青少年单方面的过错吗?对比德国关于法西斯的种种教育,我国对战争的反思往往只是停留在了表面。
清明时节拉着学生去烈士陵园祭拜扫墓一下,在扫墓之前简单教育一下,难道就能让学生真正了解那段历史,真正有所感想与思考吗?这些都是在做表面文章。
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是需要长期慢慢培养起来的,对一段历史的认识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认识。
影视,报纸,参观,讲座……都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近几年来抗日神剧的出现更是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原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还可以通过改编抗日来实现,这真是一伟大“创举”,人们确实得到了娱乐,可是,又有多少人是在看这些神剧的同时思考我们为何会遭到侵略者的侵略呢?
时代是在不断向前发展,可是如果我们的眼光只盯着眼前,而忽视过去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如果我们想实现中国梦的话,我们不能忘记国耻!国耻是什么?最表面的就是国家的耻辱,为什么国家会令受这样的耻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力的衰弱,内部人民的不团结。
而有这样的国耻,其实是在为人们不断敲响着警钟,告诫人
们不能重蹈覆辙,让这样的耻辱再次发生。
所以,国耻是不能轻言易举遗忘就遗忘的。
那么,我们不得不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对于青少年,我们该怎么做?以我的观点,真正的发力点目前不在青少年自身。
政府应当做更多的事情,履行更多的职责。
有些时候,青少年获取这些资料的途径是有限的,倘使政府不能提供相应的场所,开放相应的历史纪念馆,青少年又如何可以得到教育呢?另外,我认为政府在这方面的宣传还是不够,目前我国的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之上,这是没有错的。
可是,再强点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了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对于那些过往战争的历史文化我们应当给予保护与宣传,不能将它们尘封于历史之中。
祖国归根到底是靠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少年所建立起来的,我们只有树立起爱过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道德修养,才能更好的为将来的祖国建设填一份力,尽一份心。
那么,在此之中,我们为何不能勿忘国耻,从而圆梦中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