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词解释移动计算:是指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与其他移动终端或者固定计算设备进行有目的的信息交互。
服务发现:在adhoc网络和普适计算中根据设备的差异性管理服务、配置不同的应用以及动态发现可用服务。
GSM网络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 是系统的中央数据库,它存储着归属用户的所有数据,包括用户的接入验证、漫游能力、补充业务等。
另外,HLR还为MSC提供关于移动台实际漫游所在的MSC区域的信息(动态数据),这样使任何入局呼叫立即按选择的路径送到被呼用户。
GSM网络的拜访位置寄存器: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VLR存储进入其覆盖区的移动用户的全部有关信息,它是动态用户数据库,它需要与有关的HLR进行大量数据交换。
如果用户进入另一个VLR区,那么在VLR中存储的数据就会被删除。
WLAN的暴露终端和隐藏终端:暴露终端是指在发送节点的覆盖范围内而在接收节点的覆盖范围外的节点。
暴露终端因听到发送节点的发送而可能延迟发送。
隐藏终端是指在接收节点的覆盖范围内而在发送节点的覆盖范围以外的节点,隐藏终端由于听不到发送节点的发送而可能向相同的接收节点发送分组,导致分组在接收节点处冲突,冲突后发送节点要重传冲突的分组,这降低了信道的利用率。
越区切换:指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或是由于外界干扰而却换到另一条话音信道上的过程。
保持移动用户的不中断通信而进行的信道切换。
P2P计算:又称对等互联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
P2P网络通常用于通过Ad Hoc连接来连接节点。
移动中间件:移动中间件是连接不同的移动应用,程序和系统的一种软件。
和其它的中间件一样,移动中间件也是通过提供信息服务来使不同的应用之间进行通话的一个典型。
在本地和HTML5应用开发策略中,移动中间件连接设备和本地硬件的服务。
在不需要重写后端的情况下,它也可以使企业架构师和开发者再利用同一的后端逻辑来帮助多台移动设备与每一个单独设备进行工作。
2.简答题移动计算与分布式计算有何联系与区别?分布式计算,是研究如何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结果。
移动计算是随着移动通信、互联网、数据库、分布式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技术。
移动计算技术将使计算机或其它信息智能终端设备在无线环境下实现数据传输及资源共享。
与固定网络上的分布计算相比,移动计算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1)移动性(2)网络条件多样性(3)频繁断接性(4)网络通信的非对称性(5)移动计算机的电源能力有限(6)可靠性低。
由于移动计算具有上述特点,构造一个移动应用系统,必须在终端、网络、数据库平台以及应用开发上做一些特定考虑。
适合移动计算的终端、网络和数据库平台已经有较多的通信和计算机公司(如Lucent、Motolora、Ericsson、IBM、Oracle、Sybase等)的产品可供选择。
应用上则须考虑与位置移动相关的查询和计算的优化。
GSM网络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简述:GSM系统由移动台(ms)、基站子系统(BSS)、网络子系统(NSS)以及A 接口和 Um接口构成。
MS通过Um无线接口接入GSM系统,提供与使用者间的接口。
基站子系统包含了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部分,它一方面通过无线接口直接与移动台连接,完成无线信道的发送、和管理,另一方面连接到网络子系统的交换机。
网络和交换子系统(NSS): GSM系统的交换功能,管理GSM用户之间和其他电信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以及对用户数据、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
目前智能手机常用的处理器与操作系统有哪些:处理器有三星猎户座>appleA5>德仪>高通snapdragon MSM8260>英伟达tegra2。
操作系统Android、OMS(Open Mobile System)、Symbian (诺基亚)、Mac OS X()、RIM(Blackberry使用)、Linux(摩托罗拉公司的A系列商务手机和E系列部分娱乐手机)3G通信的三大标准及主要区别:三大标准为WCDMA、CDMA2000和TD—SCDMA。
三者都是属于CDMA技术。
WCDMA优点:规模效应大,全球漫游强;?,核心网采用软交换架构,有利于网络演进:信令组网方便,向全IP网络演进的路线明确;可以采用异步和同步方式,风险小;可以和TD-SCDMA混合组网。
缺点:版本较多;目前商用用户较少,市场有待培育。
CDMA2000优点:产品成熟度高,组网成本低;已大规模商用,网络优化和规划经验可以借鉴;终端种类多,已达700多种。
缺点:芯片供货厂家单一;必须采用GPS同步,存在政策风险。
TD-SCDMA优点:无需对称频谱,适合非对称数据传输;可以从WCDMA起步,成熟后再过渡到TD-SCDMA;中国掌握一定比例的知识产权,容易得到政策的支持。
缺点:MS产业规模太小,全球漫游有一定局限性;与WCDMA混合组网能力有待检验;网络优化运营复杂,无成功的经验;技术成熟度底,终端数量少;目前TD-SCDMA的产品基于TSM标准,无法支持平滑升级至LCR。
#CDMA2000:最成熟,在亚太和北美占有一定的市场先机;WCDMA:规模最完备,产业联盟最广泛;TD-SCDMA:拥有最丰富的频谱资源,在中国3G市场占有一席之地WCDMA和cdma2000采用频分双工(FDD)方式,需要成对的频率规划。
WCDMA即宽带CDMA技术,其扩频码速率为3.84MchIP/s,载波带宽为5MHz,而cdma2000的扩频码速率为1.2288Mchip/s,载波带宽为1.25MHz;另外,WCDMA的基站间同步是可选的,而cdma2000的基站间同步是必需的,因此需要全球定位系统(GPS)。
TD-SCDMA采用时分双工(TDD)、TDMA/CDMA多址方式工作,扩频码速率为1.28Mchip/s,载波带宽为1.6MHz,其基站间必须同步,与其他两种技术相比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上行同步及动态信道分配、接力切换等技术,具有频谱使用灵活、频谱利用率高等特点,适合非对称数据业务。
无线传感器感知节点的组成: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
传感器模块负责检测区域内信息的采集和数据交换;处理器模块负责控制整个传感器节点的操作,存储和处理本身采集的数据以及其他节点发来的数据;无线通信模块负责与其他传感器节点进行无线通信,交换控制信息和收发采集数据;能量供应模块为传感器节点提供运行所需的能量。
描述移动agent其主要特点:移动Agent是一个能够在运行过程中自主地从一台主机迁移到另一台主机,并可与其它agent和资源交互的程序。
移动Agent 有以下特点:①自主性.移动Agent 能在没有与环境的互相作用或来自环境的命令的情况下自主执行任务②移动性.即移动Agent 在计算机网络中漫游的能力.③响应性.移动Agent 可以对来自环境的影响和信息做出适当的响应.④异步操作性.Agent 可以独立于用户和其它Agent,执行自己的操作⑤通信协作性.移动Agent 具有合作求解及管理通信的能力.⑥智能性.移动Agent 可以利用获得的关于环境的信息调整修改自己行为以适应新的环境。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特性:由一组带有无线通信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端节点组成;网络中每个移动终端自由移动;网络中所有移动终端地位相等;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快速构建;不需要现有信息基础网络设施的支持;是一个多跳、临时、无中心网络IEEE802.11i与IEEE802.11X的主要区别:IEEE 802.11i规定使用802.1x认证和密钥管理方式,在数据加密方面,定义了TKIP(T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ol)、CCMP(Counter-Mode/CBC-MAC Protocol)和WRAP(Wireless Robust Authenticated Protocol)三种加密机制.802.11X是一组无线局域网标准,为了使WLAN技术从这种被动局面中解脱出来,IEEE 802.11的i工作组致力于制订被称为IEEE 802.11i的新一代安全标准,这种安全标准为了增强WLAN的数据加密和认证性能,定义了RSN(Robust Security Network)的概念,并且针对WEP加密机制的各种缺陷做了多方面的改进。
3.论述题传统TCP拥塞控制在无线移动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网络中TCP拥塞控制有以下问题:1、无线网络中网络资源有限,使传输信道的容量受限,随着发送和接受终端跨度加大,网络有效带宽将变得很小。
2、误比特:无线网络以空气作为传输介质,存在着多径衰落,阴影效应和信道干扰使得五项网络有较高的误比特率。
3、节点移动行造成路由中断4、乱序问题:路由切换引起乱序,引起ACK重发 5、ACK积累问题:网络中的部队称因素,多径引发的TCP不公平性6、MAC层竞争和冲突解决思路:TCP分段连接方案:这类方案有I-TCP方法,将移动主机(MH)和固定主机(FH)间的TCP连接在基站处分成两段(MH到基站的无线段和基站到FH的有线段)在有线和无线链路段分别采取不同的策略;TCP缓存方案:这类方案有Snoop方法、不完全应答法ACKP和WTCP等。
它和分段连接方案连接类似,但TCP缓存方案在代理中保留数据的“软”状态,而不是“硬”状态。
层交叉方案:该类方案由链路层或网络层将链路环境状态反馈到TCP层。
TCP依此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处理丢包;纯链路层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前向纠错(FEC)和自动重传请求(ARQ)两种技术移动IPV4和IPV6的工作原理:移动IPV4基本工作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代理发现:移动代理周期性的发送代理通告报文,或为响应移动结点的代理请求而发送,移动结点接受到时,判断自己的网络;报文注册:移动结点必须将其位置信息向其家乡代理进行注册以便被找到;分组路由;移动结点在外地网络上接受和发送单播分组,多播数据分组的路由移动结点接受和发送多播数据分组;注销:如果移动结点已经回到家乡网络,那么它需要到家乡代理进行注销。
移动IPv6利用ICMPv6路由器搜索确定自己的位置,将它的转交地址布告给几个通信伙伴,知道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的通信节点可以利用IPv6选路报头直接将数据包发送给移动节点,这些包不需要经过移动节点的家乡代理,它们将经过从始发点到移动节点的一条优化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