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中招生政策解读一、今年普通高中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答:主要有七个变化:一是中考总成绩有665分增加到680分;二是去年被普通高中录取,没有缴费报到的考生,今年不能再报名参加中招考试;三是考场统一设臵在标准化考点;四是志愿的设臵和填报;五是录取的办法;六是民办高中的招生区域;七是招生纪律更加严格。
二、普通高中招生区域是如何划分的?答:市一高面向全市招生;市回中、市实验中学、市三高面向市直、梁园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招生;其他县(区)公办普通高中在本县(区)范围内招生;市回中面向全市招收少数民族考生;民办高中面向全市(符合规定的条件,也可面向全省)招生;具备体育特长生招生资格的普通高中只能在其招生区域范围内招收体育特长生。
三、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是如何安排的?答:今年全市共有67958名考生报名参加中招考试。
全市各高中计划招生44500人。
其中,市一高2200人,市回中2300人,市实验中学1400人,市三高800人。
夏邑县5850人,虞城县7100人,柘城县6200人,宁陵县2750人,睢县5100人,民权县5400人,睢阳区4400人,示范区1000人(商丘中学)。
其中睢中统招873人,分配1310人,择校217人。
睢县回高统招655人,分配983人,择校162人四、普通高中志愿是如何设臵的?答、普通高中志愿分为提前录取志愿、批次录取志愿。
提前录取志愿是指经省教育厅批准,面向全省招生的普通高中航空实验班、宏志班、国际班、理科实验班和市一高面向全市招收的宏志班(50个计划)和国际班(100个计划);经市教育局批准,市二高、市回中、民权一高、夏邑高中和虞城高中面向本招生区域招收的体育特长生,其计划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2%(具体比例由招生学校酌定)。
批次录取志愿设臵两个志愿,每一个志愿后均设臵有“是否同意择校”选项。
五、什么是普通高中的统招生、择校生和分配生?答:统招生是指被公办普通高中统招志愿学校录取的考生,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平价生,入学时只需缴纳平价学费;择校生是指被择校志愿学校录取的考生,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高价生,其计划占招收学校非择校生计划数的10%,入学时要缴纳较高的择校费。
择校费标准是:省级示范性高中每生三年不超过18000元,市区有市一高、回中、二高和四高;睢县有两所公办高中睢高和回高。
市级示范性公办高中每生三年不超过12000元,睢县没有。
分配生是指为促进各初中学校均衡发展,从省、市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统招计划中拿出一定比例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
六、考生如何填报普通高中志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考生在学业考试之前按照规定的招生区域填报志愿。
在填报提前录取志愿时,只能填报一个志愿,不得兼报。
在填报批次录取志愿时,可同时填报两个志愿,也可只填报一个志愿。
只有报考第一志愿(省、市级示范性公办高中)的考生,才能享受分配生待遇,报考第二志愿(省、市级示范性公办高中)的考生,不能享受分配生待遇。
如选择填报公办高中志愿,考生必须在该公办高中后的“是否同意择校”一栏内注明自己的意见(同意或不同意);如选择填报民办高中志愿,考生不需要在该民办高中后的“是否同意择校”一栏内注明意见。
在民办初中就读的考生,可按就读学校考生填报志愿,也可按户籍所在地考生填报志愿,但按户籍所在地考生填报志愿的,不能享受分配生待遇。
填报宏志班志愿的考生必须是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为A,且家庭贫困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只有通过上级资格审核的考生所填报的宏志班志愿方为有效。
考生志愿是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
考生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详细了解志愿填报的程序和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填报志愿。
全市统一填报普通志愿的时间为2015年6月15日至6月18日。
填报时间结束后,网络系统将关闭,无法再接收考生填报志愿。
二是要综合考虑本人的学业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家庭经济状况等,慎重填报志愿。
特别是在填报国际班(高收费)、择校志愿(高收费)和民办高中志愿(按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收费)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如被国际班、择校志愿学校或民办高中录取,考生应按规定的时间缴费报到,不得放弃该志愿,也不能顺延至其后的志愿。
也就是说,要对自己填报的志愿负责。
三是要提高风险意识,准确定位,不要冒高,以尽量降低滑档落榜风险。
考什么样的分数上什么样的学校,大体是对应的。
考生不要不顾自己实际考分一味填报分数较高的学校,其他录取分数相对较低的学校也要选择,否则将有可能落榜。
譬如,你的分数在填报了省级示范高中(包括择校生),感到录取把握不大时,就应该降低标准,在一般普通高中或者民办高中中作选择,以保证自己有书可读。
四是要留意“是否同意择校”的选项。
今年我市学生在填报志愿时,要留意填报页面“是否同意择校”的选项。
考生报考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时,必须在选报志愿学校后的“是否同意择校”一栏内注明自己的意见(同意或不同意)。
填报民办高中学校,则不用选择“是否同意择校”。
七、今年的中考方案是什么?答; 2015年的中招考试方案仍然实行单科考试方案。
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时间,各地组织实施。
考试科目及分值为:语文(满分120分)、数学(满分120分)、英语(满分120分)、物理(满分70分)、化学(满分50分)、思想品德(满分70分)、历史(满分50分),总分600分。
其中,思想品德和历史为开卷考试,考生可自带参考资料入场。
再加上体育考试成绩50分,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30分,今年中招成绩总分为680分。
全省统一考试时间为6月25日和6月26日。
八、实行网上阅卷,考生答题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答: 今年我市继续实行网上阅卷。
考生答题前要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指定位臵粘贴好考试用条形码(条形码千万不可倒贴、弄脏、沾水和损坏);选择题用2B 铅笔填涂;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答题时,字迹要工整,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草稿纸、试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切忌用涂改液、修正带乱涂乱改;答题卡上的缺考标记只针对缺考考生,由考场监考员填涂,考生不要误填缺考标记。
九、我市中考成绩何时公布?考生如何查询?答:7月7日,考生可拨打12580或登陆网站()查询。
十、普通高中录取时间是怎样安排的?答:省提前批录取时段为7月12日-15日,具体安排如下:7月12日,航空实验班录取;7月13日-15日,宏志班、理科实验班、国际班录取。
市提前批录取时段为7月16日-18日。
批次录取志愿录取时段为7月25日-8月15日。
十一、普通高中录取原则有哪些?答:按普通高中招生计划、考生志愿、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分A、B、C、D四个等级),择优录取。
若考生中招总成绩相同,按照考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择优录取;若综合素质评定结果还相同,按照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总分从高到低录取;若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总分仍然相同,则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和历史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市直普通高中的最低控制分数线由市教育局划定;各县(区)普通高中的最低控制分数线由市教育局和各县(区)教育局共同划定。
十二、普通高中的录取办法是什么?答:录取顺序按照报考志愿,依次进行。
首先进行面向全省和全市招生的提前录取志愿学校的录取,其录取办法按河南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体育特长生的录取,在招生学校所属区域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按照招生学校体育特长生计划和考生中招成绩由高分至低分依次录取。
已被提前录取志愿学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批次录取志愿学校的录取。
在批次录取志愿学校录取时,如达到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分数且已被录取,则不考虑第二志愿学校;如未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报有第二志愿学校的考生,则参加第二志愿学校的录取,但分数线需提高10分,并按志愿顺序,择优录取,录满计划为止。
第一志愿省、市级示范性公办高中的录取顺序依次为:统招生、分配生和择校生。
批次志愿学校录取结束后,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普通高中按照规定的招生区域,可以面向没有被任何高中录取的考生征求志愿。
该部分考生的中招成绩若在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普通高中所属招生区域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可填报征求志愿,参加该校的补录。
十三、普通高中分配生是如何录取的?答:一是分配生的录取分数线以初中学校为单位分别划定,依据各初中学校的分配生指标、考生报考志愿、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二是分配生的录取标准控制在考生所报第一志愿学校(省、市级示范性公办高中)统招分数线以下50分内,并且不得低于本区域的普通高中最低控制分数线。
三是如果个别学校的分配生计划没有完成,剩余的计划转录统招生,面向该高中招生区域内的所有初中学校统一录取。
四是分配生的录取只针对考生的第一志愿学校(省、市级示范性公办高中)有效。
十四、今年我市民办普通高中招生政策有哪些调整?答:我市民办普通高中原则上面向商丘市招生,在招生计划未完成的情况下,可以跨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招生,但应经市教育局基教科和生源所在地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同意。
十五、今年我市在宣传普通高中招生政策上有哪些举措?答:一是对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宣传工作实行责任制;二是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宣传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初中学校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以及学校校讯通、宣传栏、黑板报、广播、致家长一封信、张贴招生政策宣传海报、设立招生咨询处和咨询电话、、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广泛进行招生政策宣传,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圆满、顺利完成今年我市的普通高中招生工作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是市教育局统一印制了“致广大考生及家长的一封信”和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宣传海报。
要求全市各初中学校必须将“一封信”免费发放到每一个考生及家长手中,必须在校内、外醒目位臵张贴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宣传海报,必须在校门口设立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咨询处,选派熟悉招生政策的人员负责接受考生及家长咨询。
城区各初中学校还必须召开考生家长会,面对面带领家长学习“一封信”内容,解答家长的疑问,并让考生及家长在“一封信”上签字。
城区各初中学校召开考生家长会的时间要上报市、区两级基础教育管理部门。
届时,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人员到校督促、指导,实地察看家长会召开及招生政策宣传海报张贴情况等。
对于各县初中学校的宣传情况,市教育局将采取明察暗访和电话调查的方式,了解家长是否真正在“一封信”上签字,是否知晓今年的普通高中招生主政策。
同时还要将实地察看和电话调查结果在全市进行通报。
对违反规定,不认真组织宣传的的,直接核减本年度的表彰奖励指标及下一年度的优质公办普通高中分配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