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证据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证明力2.证明标准3.自认4.神示证据制度5.法定证据制度6.自由心证制度7.直接证据8.证据规则9.最佳证据规则 10.非任意自白排除规则11.免证事实 12.法律真实 13.证明对象 14.物证 15.书证16.鉴定结论 17.证人 18.推定 19.举证 20.证明责任二、判断题:1.直接证据比间接证据的证明力要强。
2.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优于法定证据制度的证据制度。
3.未成年人一律不能担任证人。
4.没有确切根据的道听途说不能作为证据,因为它不符合证据的客观性特征。
5.我国证据制度所坚持的客观真实的原则,是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
6.诉讼证明的主体仅限于当事人。
7.原始证据可以对案件事实起直接证明作用。
8.所有书证的载体都是纸张。
9.视听资料是一种物证。
10.法定证据制度是法律事先对证据的形式、范围和证明力作明确规定,法官只依照法律规定作出机械判断的证据制度。
11.证据制度对于诉讼制度而言是被动和消极的。
12.我国的证据法律制度被称为法定证据制度。
13.搜查是三大诉讼法中收集、调取物证的共同方法。
14.凡是未成年人所作的证言,均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15.鉴定结论属于证人证言。
16.证明对象是指诉讼当事人在诉讼中,用证据加以证明的各种案件事实。
17.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贯彻“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18.关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英美法系的表述是“高度的盖然性”。
19.关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我国证据规则的表述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20.我国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统一的。
三、不定项选择题::1.原告诉请被告返还借款5万元,为证明这一事实,原告向法院提交了被告书写的“借据”;被告则主张“借款已经清偿”,并向法院出示了原告交给他的“收据”。
关于原、被告双方的证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借据”是本证,“收据”是反证B.“借据”是本证,“收据”也是本证C.“借据”是直接证据,“收据”是间接证据D.“借据”是直接证据,“收据”也是直接证据2.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该条规定确立了 [ ]A.意见证据规划B.相关证据规则C.最佳证据规则D.补强证据规则3.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需要保全证据的情况有 [ ]A.证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B.法院依职权主动采取C.证据可能灭失D.证据在将来难以取得4.在一起重大交通肇事案中,除当事人外,在场的目击证人不能作证人的是 [ ]A.盲人章某B. 聋哑人赵某C.8岁的小学生小明D.精神病人李某5.无须证明的事实有 [ ]A.一方当事人自认的事实B.自然定理C.预决事实D.推定6.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的代理律师 [ ]A.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B.可以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C.经被告委托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D.经原告和证人同意可以向该原告或者证人收集证据7.诉讼证据法学研究的对象和具体内容有: [ ]A.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B.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C.证据及其证明力D.证明标准及证明方法8.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包括: [ ]A.犯罪事实是否发生B.构成犯罪事实的各种情节C.法定的量刑情节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前后的表现9.根据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下列侵权诉讼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有 [ ]A.因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诉讼B.侵犯人身权的诉讼C.侵犯名誉权的诉讼D.环境污染侵权诉讼10.我国公诉案件中的证明责任由()承担。
[ ]A.被告人B.被告人和公检法机关C.被害人D.司法机关四、简答题:1.简述研究诉讼证据法学的意义?2.简述诉讼证明的特征和构成环节。
3.简述书证的分类?4.鉴定结论如何进行审查判断?5.简述司法认知的规则。
6.证据在学理上的分类有哪些?7.简述我国法律关于可采性的规定? 8.简述证据规则的主要意义?9.简述豁免规则的主要内容以及我国的借鉴意义? 10.证明对象包括哪些内容?11.审查判断证据的任务是什么?12.行政诉讼中审查判断证据的最佳证据规则是什么? 13.简述美国的司法证明标准?五、案例题:1.王丁养的宠物狗将李名咬伤,李名起诉王丁请求损害赔偿。
在诉讼过程中,李名向法院提交了医药费发票2000元,并请王丁的邻居张兰出庭作证,并且还向法庭提交了一段MP3录音,录音中王丁说:“就算是我的狗咬了你,又怎么样,你去告啊,我才不怕。
”在法庭上,王丁不承认那段录音是自己的声音,并请另一位邻居刘敏作证,刘敏说当场看见李名被咬伤是李名故意去逗狗造成的。
问:(1)按照证据的学理分类,李名提交的发票属于什么种类的证据?(2)王丁在录音中的那段话,是否构成证据法上的自认?法庭是否应当采信?(3)饲养动物致人损害是否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如果是,王丁需要就什么事实承担举证责任?2.某年正月17日上午9时30分,某县附近涵洞内,发现一无名女尸。
公安局闻讯后立即派人前往现场。
经勘查,发现死者系县林场工人谢某。
接着查明谢某早就与供销社田某有不正当两性关系。
当侦查人员准备调查田某时,田某却去了邻县,不知是畏罪潜逃,还是去采购。
侦查人员迅速赶往邻县将田某拘回。
预审中,田某很快就交代了自己杀人移尸的经过。
田某说,他与谢某早就开始通奸,谢某一直纠缠着让其与妻子离婚后同其结婚,田某没有同意。
去年腊月27日晚,谢某又到田某处吵闹,并服毒后躺在田某的床上,田某气不过就卡住谢某的脖子,再用被子捂了半小时,后将尸体装入麻袋,扛至城外公路的涵洞内抛尸。
根据田某的交代,侦查人员在供销社保管室内搜出了移尸用过的麻袋,麻袋内有3根与死者血型相同的长发,麻袋外沾的泥沙与涵洞内的泥沙相同。
至此,一起奸情杀人的案件可以认定了。
然而,尸检结果,却让人大出意外。
死者颈部组织无出血,无窒息死亡现象,胃内容物无毒物反映,结论为可能系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为查明案情,侦查人员又进行了复勘和复验,结果均表明谢某是一氧化碳意外中毒死亡。
那么口供是怎么回事呢?在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后,田某终于说了实话。
原来,田某春节回家过年,初六才回到城里,一打开房门,发现谢某躺在床上死了。
田某心想一定是谢某服毒死在屋里陷害自己,左思右想,觉得还是将尸体扔掉为好。
等到天黑,田某将尸体装在麻袋里扔在涵洞内。
侦查人员根据田某的陈述,查实田某在谢某死前后,确实是在家中过年,谢某死亡确系天寒取暖,门窗紧闭,一氧化碳中毒所致。
遂决定撤销案件,释放了田某。
问:本案定案过程体现了什么证据规则?说明该规则。
3.个体工商户刘某领取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服装、百货。
因经营服装亏损,与他人合伙改营图书,但未依法申请变更经营范围,未申领特种经营许可证。
县工商局决定吊销其营业执照,并处罚款1万元。
刘某对处罚决定不服,向上级工商局申请复议,上级工商局作出维持决定。
刘某向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处罚决定。
诉讼中县工商局认为处罚决定并无违法和不当。
问:(1)本案诉讼中应当由谁承担举证责任?简要说明理由。
(2)本案诉讼中应当证明哪些事实?4.天水县的电热毯厂生产了一批电热毯,销往昌盛贸易公司,张树在出差到天水县时从昌盛贸易公司购买了一条该批次的电热毯,后在使用过程中电热毯由于质量问题引起火灾,烧毁了张树家的房屋。
张树以侵权损害为提起赔偿诉讼。
问:(1)本案中,对于电热毯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的证明责任应当由谁承担?简要说明理由。
(2)本案诉讼过程中张树应当证明哪些事实?(3)如果在庭审过程中,需要对责任事故进行鉴定,应经过什么样的程序?5.某市居民陈某在本市唯一超市购买一箱啤酒招待朋友。
在开启第一瓶啤酒时,该啤酒瓶突然爆炸,玻璃碎片当场将陈至的眼睛严重击伤,其朋友李某、辛某及其子小明的脸部也受了伤。
陈的家人赶快将他们送往医院治疗,并迅速到出售啤酒的唯一超市交涉。
陈某因伤住院半个月,花费3000多元医疗费,其朋友李某、辛某、其子小明也各花费了不少医药费,一个月后,陈某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者赔偿所有损失。
问:(1)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有哪些?(2)在本案中,陈某需要证明哪些事实?六、论述题:审查判断证据标准的意义以及我国审查判断证据的标准与自由心证制度的差别?《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证明力:是指证据对于案件事实有无证明作用以及证明作用的大小。
2.证明标准:是衡量证明主体的证明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所规定的证明要求的尺度。
换言之,证明标准是指负担证明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应达到法律所规定的证明要求的尺度。
3.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不利于己的案件事实的承认。
4.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就是用一定形式邀请神灵帮助裁断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5.法定证据制度:是指法律事先规定出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评断标准,法官在审判中必须沿革遵守这些规则,没有自由裁量权。
6.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指法律不预先规定各种证据的证明力而由法官根据其理性和良心对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作出自由判断,形成确信并以此认定案情的一种证据制度。
7.直接证据:就是以直接方式与案件主要事实相关联的证据,即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8.证据规则:是指确认证据的范围、调整和约束证明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证据法的集中体现。
9.最佳证据规则:是英国普通法上的一项最古老的证据规则之一,其原意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应当提供最直接的和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现在主要适用于书证,即关于书证的内容或者其存在的真实性的最佳证据方式是向法庭提交原本,抄本则属于第二手证据。
10.非任意自白排除规则:指在刑事案件中,只有基于被追诉人的自由意志所作出的自白,才具有证据能力。
11.免证事实:是指那些已知的或者没有争议的、没有必要证明的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包括众所周知的事实、可以推定的事实、已经确认的事实以及当事人承认的事实。
12.法律真实:是指证据所证明的事实,进一步说,是指按照法定的程序收集并具有合法形式的证据所证明的事实。
13.证明对象:是指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的范围。
14.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或者其他特征事实的物品或者物质痕迹。
15.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画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或其他材料。
16.鉴定结论:又称鉴定人意见,是指鉴定人根据有关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者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结论性意见。
17.证人: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人,需要了解案情,能够正确表达意志。
18.推定:是指法律规定或经验确认如果存在着此一事实,也就存在彼一事实的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