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管理及学生惩罚措施

课堂管理及学生惩罚措施

班级管理及学生惩罚措施充分利用好课前两分钟准备的时间,结合“古诗词诵读”进行古诗的背诵是一种很好的“课前热身操”。

小干部在前面领,大家一首接一首地背,你会发现声音渐渐变得整齐、响亮,说明学生的心在慢慢地静下来了,原本的杂乱无章已经荡然无存,课堂变得井然有序,愉悦悄悄地在每个人的心头荡漾开来。

然后,教师再以眼神或手势示意个别好动的学生,暗示他(或她)坐坐端正,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改的春风吹进校园已有三个年头,在这三年里新的教学理念在老师的头脑里深深地扎了根,旧的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新课堂里,以往主要的教育学生的方式——体罚(包括“心罚”)已难觅踪迹,学生学习热情明显提高,师生关系也更加融洽了。

但是,学生毕竟还小,还是不可避免地会犯一些错误,这时,教师采取适当的惩罚还是必要的。

那么,怎样的惩罚才是有效的,才能让学生真正从心底里接受呢?我总结了一下,中学常用的惩罚大概有以下几种:1. 剥夺型惩罚这类惩罚的特点是用暂时剥夺学生某些权利以示警戒,但这种剥夺是暂时的。

(1)取消发言权譬如某学生发言过多、侵占了他人的发言机会,教师可以暂时禁止他发言,让别人来说。

但是这种禁止不宜任意延长到下一节课,除非他连续犯同类错误。

(2)不准进教室学生无故迟到,可以罚他在门口等待几分钟。

但是第一,一定要先询问迟到原因,如果他迟到确有特殊原因,并非过错,就可以不惩罚,但要向全班同学说明,以避偏向之嫌。

第二,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并以不影响听课为底线。

(3)请出教室学生上课不但自己不听讲,而且扰乱他人,或者故意与讲课教师顶嘴,致使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可以请他离开教室。

有些学校硬性规定教师不准轰学生出教室,这是行不通的。

但确实在很多情况下不必这样做。

如:教师轰学生走,只为发泄一时情绪。

又如:有些学生是轰不动的,硬轰只会酿成事端。

所以,对这个惩罚措施应进行专题研究,分成多种情况,准备各种应对方案。

笼统地说允许不允许没有意义。

(4)回家取东西学生多次忘记带作业、学具等,老师可以令他回家去取,但是一定要问清学生住家远近、有没有钥匙、路上有没有安全问题,等等。

对中学有些本来就喜欢逃学的孩子,用这招儿则等于任其“信马由缰”。

(5)放学不让回家需要补写作业或者进行个别谈话时,可以在放学时不让学生回家。

学生称受这种惩罚为“挨留”。

需要注意的是时间不可过长,而且要跟家长打个招呼,以免家长着急。

一般不要耽误孩子吃午饭或晚饭。

同时,如果此法采用三次仍不见效,就要考虑更换其他方法。

(6)停课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或者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冲突激烈,确实需要暂时回避时,可以停学生的课。

但最多有权停学生3天课,而且要报学校备案,再长一些应该经学校批准。

停课必须事先通知家长。

(7)调换座位调离原来的座位,换一个靠前(便于教师监督)、靠后或单独的座位(不易影响他人),这种惩罚方式也是必要的。

此种惩罚的意图可以明确告诉本人,但是最好不要在全班宣布,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还要注意的是,新座位一定要保证他能正常学习,即使他经常不注意听讲。

否则就有放弃之嫌,会激化学生及其家长与教师的矛盾。

(8)没收物品学生上课玩东西,屡次提醒无效,或者学生把学校禁止的物品带进校园,教师有权没收。

但是一定要注意,上课没收的东西,一般下课就要归还,一时不便归还的,要明确告诉学生何时归还。

所谓没收,只是暂为保管而已,教师不可收来扔在办公室就忘记了,不管物品价值高低。

有些不该还给学生的物品(如刀子),要通知本人后上交学校。

(9)取消参加某些活动的权利可以取消学生参加某些活动的权利以示惩罚,当然这些活动应该是受罚者喜欢参加的,否则达不到惩罚目的。

比如说完不成任务就不让打篮球等。

(10)(干部)停职、撤职学生干部犯严重错误,可以停职、撤职,但轻易不要这么做。

比较好的办法是留职不动,安排另一个同学实际上接过他的工作,待下学期选举时自然更换。

2.偿还型惩罚这类惩罚的特点是要求犯错误的学生对所犯错误给予某种回应和补偿,以表示其有所悔悟,愿意改正。

(1)要求道歉损害他人利益,道歉是必要的。

要注意的是,不一定非要学生当时当场道歉,因为人在冲动的时候,往往难以认错,非要当场道歉,有时会激化矛盾。

(2)要求赔偿损坏他人东西或公物,一定要赔偿。

(3)罚抄作业不完成作业,抄袭他人作业,作业态度极不认真,教师可以罚其抄作业。

应注意,一般不要超过8遍,否则不但没有效果,而且会导致学生厌恶学习。

(4)强制补课补课一般是自愿的,但对于个别同学,也可以强制他完成本该完成的学业。

但如果补课次数较多,应征得家长同意,而且不能占时间太多,不可收费。

(5)令写检查写检查的办法只适用于那些很少写过检查而且头脑比较清楚的学生。

检查的重点不应该是认错表态,而应该是反思自己犯错误的过程。

(6)令当众检讨这种惩罚只适合那种已经震动全班的错误,当众检讨可以消除其消极影响。

3.“吃苦”型惩罚这类惩罚的特点是让学生的身体“吃苦”,属于轻微的“体罚”。

这种惩罚一定要掌握分寸,注意因人而异。

(1)罚站罚站最好不当众进行,找个地方让他站在那里反省为好。

时间长短根据年龄而定,中学生也不要超过半小时。

(2)罚体力劳动罚做值日,罚为同学服务,对于那些特别懒惰和自私的学生是必要的。

但要注意,其强度要因人而异,必要时可以有人陪着。

(3)罚跑步等有些班主任采用操场跑圈、做俯卧撑等办法惩罚学生,也是可以的,但也要注意强度。

4.冷淡式惩罚这是一种特殊的惩罚方式,就是“我不理你”,北京方言称为“臊着他”。

经验告诉我们,这对有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对有些表现欲特强的学生和对班主任有点情感依赖的学生是有效的。

不管你如何“耍猴儿”,我连看都不往你那儿看,这招儿也是很厉害的。

需要指出的是:此法不可长时间使用,用一段时间,见好就收。

5.间接惩罚这是指报告家长。

不要轻易给家长打报告,但对有些学生,可以以此吓唬他,必要时再使用这个“武器”。

如果发现家长对孩子已经失控,没有权威,那就千万不要再用这招儿,用了只能降低教师的威信。

6.“连坐”一名学生有错,全班学生连坐。

这一招还是很奏效的。

例如我班晚上要看电影,但前提是全班同学的单词课文要过关。

某同学拉了全班的后腿,结果全班同学逼着他背单词,效果比老师单独教育要好的多。

总之,教师对学生的适当惩罚是必要的,但不能乱来。

惩罚需要规范化,我准备把平日课堂上惩罚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并把它作为一个科研课题来认真研究,如同SARS甲流感一样,设立起一套切实可行且奏效的应急预案来。

1.买早点:一篇英语对话,学生不好好读。

于是老师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朗读不同角色对白,约定读的差一组第二天给赢的一组买早餐。

在三分钟准备后,学生很认真的朗读对白,但总会有比较差的一组。

于是赢的人大笑。

2. 自选惩罚:让学生自己选惩罚的方法:挨打、抄书、买早点。

学生问:“有没有第四种方法?”老师斩铁截钉的说:“没有!”。

学生选择挨打,老师面带微笑拿出尺子打手心。

3. 收笔记:与其全班收笔记不如上课转着看看有没有不记笔记的。

下课抽查四、五个。

(惩罚方面待添加……)4. 唱歌:晚交作业的、不交作业的、上课开小差的课前唱英语歌、背一篇新概念。

唱完以后还要在黑板上写都学到了哪几个新单词。

5.合唱:下午第一节课通常学生很容易打瞌睡。

找个借口带所有学生一起高歌一曲,然后再上课学生会兴奋的多。

另:可以用于多个学生,或反复出现问题的学生。

集体唱儿歌、表演、朗诵皆可。

6.家访:作为学校年终总有很多莫名奇妙的任务。

填写若干张家访单就是其中之一。

可以从表现好的开始。

先让写下联系方式,骗学生可能会家访。

再让家长在联系单上写下关注的问题。

当然这一招的坏处是搞不好就弄假成真——家人翘首以待,老师不得不去。

(当然要去也不能一个人去) 7.查书:对于小科目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往往上课半天也无法进入状态。

课前要求把桌面收拾整洁,坐姿端正,教师全班转一圈查课本和教参。

没带的罚站。

那么即使是笑脸满面也能塑造一种紧张的气氛,带来更佳的教学效果。

8.罚站:无论什么原因,罚站的人数要少。

如果罚的人太多,比如一节课站了10个那么纪律肯定更差。

因为这些人聚在一起,才正好聊天聊的好呢!所以如果罚的人太多,想办法把他们分散。

前面站几个,后面站几个。

避免扎堆。

9.展览:罚站的升级版。

把态度不端,对罚站无所谓的人弄到前台来面对全班展览。

10. 擦黑板:对于经常犯错,经常罚站的学生,第一次与他好好交谈,如果无效就每节课让他站到前面来擦黑板。

最长可以让他连续一人月来为大家服务。

11. 量化:量化考核。

因为有个模块评价册,每节都带上,有犯错、不遵守纪律的就打一次分。

一次次零分打上去,形成有效的督促。

12.做题:准备少量练习题,让那7,8个学生完成额外的练习。

13. 联动:如果学生看语文,那么布置给他额外的语文作业。

如果学生看英语,那么布置给他额外的英语作业。

最好事先和其他课任老师商量一下。

比如,不写地理作业,那么就去抄《鸿门宴》吧。

14.提醒:因为地理不是每天都有,所以学生有时会忘记。

那么要求课代表提前提醒。

15. 提问:将表现不好的学生点名提问是比较好的手段。

提问也是教师最常用的手段。

建议不要轻易按某种规律提问——比如按学号、按座次。

留有悬念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情绪。

16. 收缴:将学生上课时拿出的手机、作业、其它资料收缴。

可以摔作业,也可以扣留。

当然也可以下课后还给学生——前提是对其采取某种惩罚措施。

比如罚下节课向全班表演一个小节目,做一段小演讲等。

17. 交谈:下课后与表现差的学生交谈。

当然也可以在课前和平时表现差的学生交谈,鼓励其这节课好好表现。

18. 填图:不想写作业、上课不听话的,叫到办公室里来给他们一张空白图,要求34个省会城市、行政区划至少填出20个。

填不出则加倍惩罚。

19. 暂停:当全班普遍小声说话时,一个长达1分钟的暂停是相当有力的。

皱起眉头,瞪着表现较差的某位学生,直到将全班的注意力吸引到他身上。

20.纠正:不需要点出学生的名字。

例如有趴在桌上,老师说:“大家坐端正!让你们的下巴离开你的双臂,悬浮在空中!”同时盯着趴下的学生,与其做眼神交流。

21. 重复:学生开小差时,不需要点名中断讲课。

缓慢而有力的将答案重复一次,盯着开小差的学生问:“记下了么?”直到对方有所反应。

22. 预警:针对每节课都表现较差的学生,上课前预先警告:“某某某平时相当活跃,我希望这节课你能够表现的稍微好一些,与老师更好的配合。

” 23. 点评:对被预警的学生,下课前一定要对他的表现加以点评。

一般以不同程度的表扬为主。

同时点评另外几位表现略差的学生形成对比。

24. 巡视:当课堂气氛较沉闷时,不定时的从头到尾巡视班级。

走下讲台,到学生身边去会对学生形成相当大的心理压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