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
教材第93页的“做一做”及第96页练习二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读、
写分数。
2、为学生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
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
ppt课件,大小、形状相同的长方形纸4张、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手势,老师示意后开始击掌,用击掌数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如果每人分不到一个,就保持安静。
)
1、将4个苹果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人能分几个?
2、将2个苹果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人能分几个?
3、将1个苹果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人能分几个?
学生不能再击掌,说明每位同学分不到一个。
师:那怎么才能把一个苹果公平地分给两位同学呢?
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人拿其中的一份。
【设计意图】简洁的引入,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从中让学生感受分数产生的意义。
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
二、 探究新知
1、 认识 2
1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这一个苹果的一半,也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写作 21 。
【板书】2
1 师:另一份是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呢?为什么呢?
生:二分之一。
因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拿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师:像这样的数就叫做分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2、 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及读法、写法 同学们请看(黑板上刚才写的2
1),分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生:三部分)
分数中间的这条线叫做分数线,我们在写分数的时候先写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这个数叫做分母,这里是2,就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如果分母是3,表示平均分成了3份,如果分母是4呢?(生:平均分成了4份);分数线上面的这个数叫做分子,这里是1,表示我们取了2份之中的1份。
1。
老师写的时候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比如:
3
在黑板上缓慢板书其写法。
我们已经学会了怎么写分数,那分数怎么读呢?(师生齐读黑板上的两个分数)
【板书】读作:二分之一诗作:三分之一
1
3、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
4
a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彩笔,用折的方法将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
(学生动手折)
b (学生折好后)将这两份中的其中一份用你喜欢的颜色涂色。
C 老师用ppt演示将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并说:我将长方形平
1
均分成了两份,我涂红色的部分是整张纸的
2
d 找三个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像老师那样说。
e 拿出第二张长方形纸,将它平均分成4份,并选择其中1份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找四个不同涂法的同学展示,像刚才那样说给同学听。
f 拿出第三张长方形纸,将它平均分成3份,并选择其中1份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找四个不同涂法的同学展示,像刚才那样说给同学听。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课本第96页第1、第2题;
3、师生一起做ppt课件上的习题()
四、知识拓展
1、分数的产生
分数是由于人类“测量”与“均分”的实际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分数的发展
人类认识分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开始只使用具体的分数,像一半、半个、一半的一半等,后来才出现31、41等分数。
3、我国对分数的研究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分数,大约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把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商看成分数了。
如3÷4表示为“43”,2÷5表示为“52”
五、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1、完成课本第93页“做一做”第1题;(分数后面写读作)
2、完成课本第96页第1、第2题;(分数后面写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