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1)IS、LM 曲线的含义与性质特征,IS、LM 曲线的推导方法;(2)IS、LM 曲线的移动;IS—LM 模型及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计算。
教学重点: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推导;IS 和LM 曲线的移动;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
教学难点:IS-LM 曲线的移动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1](美)N.格里高利·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经济学原理(第7 版):宏观经济学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年5 月第1 版。
[2](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宏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年1 月第1 版。
[3](美)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大卫约翰逊(David Johnson)著,王立勇等译,宏观经济学(第6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年6 月版。
第一节产品市场的均衡:IS 曲线一、IS曲线的前提条件:产品市场的均衡IS 曲线是以产品市场的均衡为前提的。
产品市场的均衡是指产品在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都相等的情况。
产品市场的均衡既体现供给与需求相等的关系,也对应于一定的价格水平。
所以,产品市场的均衡一定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的均衡。
但是,在本章,特别是在 IS 曲线中,价格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 IS 曲线探讨的所有情况都是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的情况,只是均衡水平不同而已。
所以,本章暂时假定价格不变。
二、IS 曲线的含义和推导(一)IS 曲线的含义IS 曲线是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的一条曲线,它反映某些相关经济变量(或指标)相互联动的情况。
I 代表投资,S 代表储蓄,IS 曲线就是使投资与储蓄相等时所有代表均衡利率水平和均衡收入水平的组合点的集合。
IS 曲线画出了产品与服务市场上产生的利率与收入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注意,IS 曲线背后对应的是一个均衡的产品与服务市场,即对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而言,存在使产品市场均衡的收入水平。
利率之所以成为影响产品与服务市场均衡的重要因素,是因为利率是计划投资融资的借贷成本。
也就是说利率的变动将影响计划投资的变动,进而造成总支出的移动,从而改变均衡产出。
(二)IS 曲线的推导1.根据 IS 曲线的定义推导在图 11-2(a)中,投资需求时利率的减函数,纵轴表示利率 r,横轴表示投资量 I,该曲线由投资函数I=1250-250r 得到。
图 11-2(b)中,表示投资和储蓄的均衡状态,纵轴表示储蓄 S,横轴表示投资 I,那条起自原点的 45o 线,表示投资等于储蓄的组合点的集合。
图 11-2(c)中,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由 S=-500+0.5Y 得到。
在图11-2(d)中,可以求得产品市场的均衡点。
2.有时西方经济学家也采用投资函数曲线和凯恩斯注意交叉图来推导 IS 曲线,这种方法如图 11-3 所示。
三、IS 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一)IS 曲线的斜率在两部分经济中,均衡收入的代数表达式可以写成:Y=(α+e-dr)/(1-β )若表达成利率 r 的函数,即 IS 曲线(纵轴 r;横纵Y):R=(α+e)/[d-(1-β )/d]Y可见 IS 曲线的斜率大小为:(1-β )/d其中β 表示消费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d 表示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从 IS 曲线斜率大小的表达式可以看出β 和 d 的数值越大,IS 曲线斜率的数值将越小。
即当消费对收入变动敏感或者投资对利率变动敏感时,平缓的 IS 曲线说明利率较小变动要求有收入的交大变动与之配合,才能使产品市场均衡。
(二)投资变化引起的 IS 曲线变动(三)储蓄变化引起的 IS 曲线变动(四)消费变化引起的 IS 曲线变动由于消费和储蓄在可支配收入既定条件下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所以,当消费发生变动时,IS 曲线就会呈现和储蓄变动相反方向的变化。
(五)政府支出变动引起的 IS 曲线变动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在自发支出量变动的作用中等于增加投资支出。
(六)税收变动引起的 IS 曲线变动关于增加或减少税收及政府支出如何使 IS 曲线移动,可以从下面的公式中得到说明,假定 T 和G 分别代表税收和政府支出额,则国民收入有:从上式可见,当政府支出G 增加或减少∆G 时,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量为∆Y=[1(/1-β)]∆G;当税收T 增加或减少∆T 时,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量为∆Y=[β(/1-β)]∆T(七)政府转移支付变化引起的 IS 曲线变动政府转移支付导致 IS 曲线变化与消费所产生作用类似。
(八)国外需求引起的 IS 曲线变动国外总需求对 IS 曲线的影响与国内总需求相似。
第二节货币市场的均衡:LM 曲线一、货币市场均衡的含义和利率的决定本节涉及两种利率决定的观点,具有明显的宏微观区别:(一)古典经济学的利率观古典的利率由资金借贷市场上的供求均衡决定,而且资金的供给(储蓄)和需求(投资)都是内生的,也显然是微观的观点。
此外,利率也会对资金的供给(储蓄)和需求(投资)进行调节。
(二)凯恩斯主义的利率观凯恩斯认为,利率由货币市场的均衡来决定。
货币的总供给是外生的,其大小与利率无关。
只有货币的总需求是内生的。
这显然是宏观的观点。
不过,这种观点忽略了货币供给乘数所造成的货币供给内生化问题。
1.凯恩斯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利率观点的区别:凯恩斯否定了古典经济学的利率观点,他认为利率由货币总供求决定,而不是储蓄和投资共同决定的。
储蓄会受利率影响,但主要受收入的影响。
2.凯恩斯关于货币市场均衡和均衡利率决定的观点:凯恩斯认为,利率由货币市场的均衡来决定。
货币的总供给是外生的,其大小与利率无关。
只有货币的总需求是内生的,这显然是宏观的观点。
不过,这种观点忽略了货币供给乘数所造成的货币供给内生化问题。
由于放弃一部分手中的货币就等于丧失了一定的灵活性,所以,凯恩斯把利率看作失去一定量货币(灵活性)而获得的代价,或者为得到一定量货币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二、货币需求的决定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主要有三种:(一)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个人和企业出于这种交易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量,决定于收入水平、交易惯例和商业制度。
而交易惯例和商业制度一般在短期内可假定为固定不变。
于是,按照凯恩斯的说法,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水平。
(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预防动机,指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预防经济生活中预料之外的支出,它源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
从全社会来看,这一需求也大体上和收入成正比。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量与收入的关系可表示为: L 1 = L (Y )(三)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投机动机,指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在金融市场上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有利机会。
如果用L 2 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则: L 2 = L (r)(四)“流动性陷阱”(“凯恩斯陷阱”)当利率下降到社会公认的水平时,人们认为债券价格将会达到最高,于是,全部抛出手中的债券而持有货币。
这时,无论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拿在手中。
这时的货币需求变得极大。
这种情况就是“流动性陷阱”(“凯恩斯陷阱”)。
“流动性陷阱”的概念与市场化的复利有关,不讲清楚复利和西方国家债券发行的规则, 不讲清楚在投机动机下对货币需求的含义,就难以理解“流动性陷阱”。
在至今为止的经济历史中还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流动性陷阱”,连凯恩斯本人也不认为“流动性陷阱”一点会在实际中出现。
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极端情况而已。
(五)货币需求函数L = L 1 + L 2 = L (Y) + L (r) = k Y - hr 三、LM 曲线的含义和推导(一)LM 曲线的含义LM 曲线代表货币市场的均衡,即,货币供给与货 币需求的相等。
(二)根据定义推导 LM 曲线由于货币市场均衡时 M=kY-hr ,因此: r =kY - M h h(三)从货币市场均衡角度推导LM 曲线LM 曲线也可以直接从货币市场均衡过程推导出来,如图11-11 所示。
四、LM 曲线的斜率和变动(一)LM 曲线的斜率从 LM 曲线的推导图可以看到,LM 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和交易需求曲线的斜率,实际上也就是取决于r = kY-Mh h式中的 k 和 h 的值。
(二)LM 曲线上的三个区域水平的“凯恩斯区域”代表“流动性陷阱”;垂直的“古典区域”代表完全没有货币投机需求的状况;正斜率的“中间区域”代表经济的正常情况(三)投机需求变动引起的 LM 曲线变动投机需求变动,会使 LM 曲线发生方向相反的移动。
(四)交易需求变动引起的 LM 曲线变动交易需求变动,会使 LM 曲线发生方向相同的移动。
(五)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引起的 LM 曲线变动当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时,价格水平如果下降,就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增加,会使 LM 曲线向右移动。
第三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IS—LM 模型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含义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交点即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
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调整和变动(一)财政政策是如何使IS 曲线移动并改变短期均衡财政政策以政府支出变动和税收来调节国民收入,主要影响 IS 曲线。
(二)货币政策是如何使LM 曲线移动并改变短期均衡货币政策通过改变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调节国民收入,主要影响 LM 曲线。
(三)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相互作用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达到调节宏观经济的目的。
第四节本章评析一、对IS-LM 模型的评析IS-LM 模型体现了凯恩斯反对古典“二分法”的思想。
长期以来,它一直是理解宏观经济运行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
但IS-LM 模型具有明显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特征:1.表述方式是新古典经济学的;2.明显的静态表述;3.强调两条曲线相交的必然性,丢掉了凯恩斯关于不确定性的思想;4.忽视了存量和流量的差别,让分别代表二者的曲线必定相交。
此外,IS-LM 模型只强调需求方面,而丢掉了经济的供给方面。
这就将凯恩斯思想的局限性同时反映出来了。
模型只强调利率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价格的重要性。
模型中也没有将消费需求、资本边际效率这些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去。
IS-LM 模型的创造者希克斯本人在晚年也对其表示不满。
(参见教材p114-115)我们在学习和借鉴IS-LM 模型反映的经济思想,将其作为理解宏观经济和指导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注意其缺陷和局限性,不可盲目偏信或简单抛弃。
二、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评析古典经济学主要通过储蓄、投资和利率的关系来说明货币领域的问题。
其理论的合理性比较狭窄。
古典经济学关于储蓄、投资和利率会自动调节达到均衡的观点,与他们相信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具有自动均衡的机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