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的力量——好广告是怎么炼成的画面: 美的形象广告《绽放篇》解说:看到这个片子,也许你会问,这是哪出好莱坞大片的预告片啊?如此唯美,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事实上,这只是美的集团的形象广告片。
2009年,美的集团请来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的导演Rob hunter,倾情执导全新的形象广告。
在画面中,中国跳水队、游泳队、花样游泳队分别在水上、水面、水下三个层面立体展现美的绽放,最后形成视觉震撼的美的之花。
这广告片的拍摄难度非常大,制作出来的广告画面十分唯美,吸引了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
画面:创意热店、潮流前线、还有早期吆喝式广告解说:如今的年轻人酷爱“创意”,创意的party,创意的求婚,创意的礼物。
只有好玩有趣的东西才能入他们的法眼。
在视觉上,他们又追求时尚和唯美,一个广告,要是不好玩不好看,必定会被他们过滤掉。
这些对广告要求苛刻的新一代,也许无法想象,二十多年前的广告,曾经是这样的。
画面单调,制作简陋,缺乏艺术性,工厂门牌、产品、产品演示是画面的三板斧,金奖银奖、实行三包、厂址宣读,是声音的三要素。
在今天看来,那些有点傻气的广告却是当年广告的主要形式。
的确,在那个物质资源不丰富,市场经济起步不久的年代,广告本身也好想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在摸索着自己成长的道路。
画面:夜空,礼花,旧春晚,当时的那份报纸解说:1979年1月4日,元旦佳节刚过,《天津日报》率先恢复刊载商业广告。
第三版的天津牙膏厂蓝天牌牙膏广告,是中国广告沉寂十多年来的第一个广告。
这个广告介绍了天津牙膏厂生产的主要产品。
当时《大公报》一名记者写道:“广告的出现犹如一声长笛,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巨轮起航。
”画面:80年代风格的大厂门,自行车街道,人流解说:同年1月28日,电视从业者们也不甘落后,上海电视台播放了中国大陆电视史上的第一条自制电视广告,“参桂补酒”,这标志了新中国新时期广告事业的复兴。
3月15日,上海电视台又播放的第一条外商广告雷达表。
(采访上海台相关负责人)。
解说:广告的出现,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人们觉得非常新奇,对着广告画里描绘的“豪华”生活展开畅想。
在当时,广告本身就是一种创意,人们的新奇感和争相追捧就是创意最大的效果。
参桂补酒广告很快传遍大街小巷,销量得到了大大提升。
而雷达表广告播出后,仅在北京王府井百货,据当时的售货员回忆,几天内有700多人来询问广告中播出的瑞士雷达表哪里有卖。
(采访那个年代生活过来的上海老人:印象老深刻了)解说:到了1980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也开始播放商业广告。
画面:燕舞牌收录机广告解说:相信很多人,还记得这支广告。
1983,苏盐城无线电厂为燕舞牌收录机做了这个广告。
广告破天荒抛弃了厂名产品获奖的三要素,而请来一位帅气的小伙子,在荧幕上怀抱吉他唱着“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
没想到这一句歌词从此传唱大江南北,成了那个年代的青年耳熟能详的调子。
这是中国广告讲究创意的第一次尝试,开始以一种新鲜的手法来介绍产品了。
燕舞的这个“创意”在当时可谓大获成功——燕舞牌收录机凭借这个广告一炮而红,连续8年占据中国收录机销量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江苏盐城无线电厂也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收录机生产基地,燕舞成了中国知名度最高的音响品牌。
据说广告播出那几年,每到春节前一个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卡车就在厂门口排队等着提货,甚至有人等到了年三十夜里。
采访:“那时候,哪怕是厂里的工人买台‘燕舞’牌收录机都要找厂长签字,工人数达到5000多,工人的收入很高,好多机关人员都争着到燕舞来工作。
”画面:潘虹霞飞化妆品广告、李默然三九胃泰广告、孔府家酒等解说:80年代后期,人们展开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
娱乐事业飞速发展,娱乐名人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明星代言的广告也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
1988年,电影明星潘虹为霞飞化妆品做电视广告,使得霞飞产品受到粉丝的追捧。
随后,著名演员李默然为三九胃泰进行广告宣传,也使得三九胃泰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还有成龙、李连杰等功夫明星的加入,使广告也变得星光熠熠。
人们对明星的追捧,带动了对明星代言产品的追捧。
画面:人们在超市购物、超市里产品的广告、阿迪达斯奥运广告,Demon Cam广告。
解说:世纪更迭,中国广告业逐步进入了稳定发展,越发成熟的阶段,品牌效应的显现标志着中国广告已经趋向成熟与理性化。
娱乐营销、体育营销更加突出。
外资广告公司与本土广告公司并存,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与合作。
中国广告的成熟在北京奥运期间得到充分的展现。
2008年,知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的广告,以精美的画面以及大气稳重的情绪,不仅获得了13亿中国人的喜爱,还征服了世界的观众,获得了国际大奖。
这意味着中国广告的已经上升至国际水准,足以跃上世界的舞台。
各种3D电脑技术,电影特效在广告中也屡见不鲜,大投入的大手笔大制作广告大行其道。
例如最新的苹果公司手机下的广告,其精美程度竟然堪比《魔戒》等史诗魔幻大片了。
画面:电脑机房,互联网时代。
手机。
iPhone。
分众媒体。
解说:除了广告本身制作的发展,大投资与新技术的应用以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广告营销手段有了全新的空间和机遇。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这种智能终端的普及,让广告手段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不仅经常收到广告短信,广告商还给我们设定了程序或者游戏。
根据最新调研公司的数据,中国目前有已有网民4.85亿,为全球最高,同时手机应用下载规模也呈现几何级数式增长,用户接触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变,广告的世界也要随之改变。
“以用户为核心”,这是新一代正在经历的广告变革。
画面:报纸印刷生产线,印钞机,上下班的人流解说:从1979年至2011年,中国广告业经历了迅猛发展,从1.25亿元年营业额发展到超过1700亿元的产业规模,从初期仅有十几家美术设计公司,到今天各种类型的广告公司总数超过十万,中国广告业在自身勃兴的同时也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广告的重要性:“没有人能离开空气、食物、水和广告。
”画面:动画片。
老式迪士尼的米奇,三只小猪。
解说:一则好广告是如何诞生的呢?真的是拍拍脑袋就能出现吗?所谓创意又是怎么一回事?广告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玄妙?画面:图表,问卷,焦点小组解说:其实,广告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广告学已经是大专院校里一门专业的学科。
广告学涉及心理学,营销学,传播学等各方面社会自然科学。
画面:摩天大楼。
著名的广告公司外景。
广告公司内景。
解说:广告的生产,一般要经历几个过程。
一个广告至少要解决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这3个问题,先从企业的产品出发,进行市场和消费者的研究,然后制定策略,然后广告人开动脑筋,进行头脑风暴,为呆板的没有生趣的策略赋予生动活泼或者深刻动人的创意与故事,然后拍摄,再经过和媒体的商谈,确定投放的媒体,最终才成为我们眼前看到的广告。
所谓idea,并不是凭空就会出现的。
画面:丽珠得乐广告解说:由省广创作的丽珠得乐胃药的广告,“男子汉系列”,以平常心,写平常人,说平常事,一句“男人更需要关怀”引起社会的轰动。
在万千男人与女人心中,也激起层层波澜。
(采访:丽珠得乐的创作团队,省广创意团队)采访:“当时的市场调查表明:胃病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主要是男性多从事高强度劳动,而且社会往往在事业方面对男性期望偏高,男性,特别是普通男性在生活中承担的压力很大。
当时胃药广告多以名人、“成功人士”、美女为主角,与产品实际使用者有较大的心理距离。
于是,我们决定以“男人更需要关怀”为广告主题,以男人特别是普通男人为主要诉求的对象。
后来决定,干脆用工人这个最普通的男人形象来做,最终有了建筑工,养路工,司机这些人物。
解说:用感性的故事来带出胃药对健康的关爱,寓理于情,实在最恰当不过。
丽珠得乐的这个广告,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共鸣,有些想想,男人为了养家糊口,在外工作打拼,确实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怀,“男子更需要关怀”,实在是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感人至深。
画面:雕牌洗衣粉广告解说:很多观众一定对这一则广告记忆犹新,在当时的电视荧屏广告都在叫吆喝讲产品的年代,雕牌洗衣粉打出了亲情牌。
在广告里,一个下岗工人的孩子,深情的一句“妈妈,我会帮你洗衣服了”,不止打动了自己广告片内的母亲,更打动了亿万电视机前面的人们,如同一碗心灵鸡汤般滋润了观众的心。
广告片巧妙地将产品与观众的缺失感情相联系,很好地打动了消费者,不仅提升了产品销量与品牌形象,更引起了社会舆论的讨论,从而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不是公益广告,却胜似公益广告。
是一个让创意同业者也不得不佩服的好idea。
画面:王老吉红广告。
捐款一亿新闻解说:广告讲究洞察,洞察消费者内心的担忧,把他们最害怕的东西找到,并用产品帮他们解决这个烦恼。
如今卖得火热的王老吉就是最好的例子。
凉茶本来只是广东地区才有的东西,但王老吉凉茶早已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从广东省走向了全国,靠的就是“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话。
如今的人们越来越注意饮食的健康,少吃油炸上火的东西,“怕上火”已经成为他们拒绝吃火锅油炸食品的借口,于是王老吉就抓住了消费者这样的害怕心理,告诉他们“别怕,有王老吉凉茶”。
广告除了洞察人心以外,还得收买人心,得到消费者的喜爱。
所以,很多企业除了打广告,还会做公益事业,回馈社会,也赢取消费者的好感。
汶川地震发生后,王老吉所属的嘉多宝公司立马捐出1亿元人民币援助灾区。
这一行为不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很好地为企业树立了形象,为行业做出了表率。
王老吉凉茶如今高居凉茶饮料销售的冠军宝座,不仅仅是靠大规模的广告投放,更是在各个方面,积极地营造企业形象,稳固品牌的美誉度,从而真正让消费者对王老吉品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不得不说,这是企业效益与社会公益双赢的举动。
画面:麦当劳我就喜欢=im loving it解说:国际快餐巨头麦当劳的名字恐怕已经家喻户晓。
但是在享用麦当劳的鸡腿,汉堡之余,是否有人留心过麦当劳的口号“我就喜欢”呢?这个时间要追溯到2003年,当时麦当劳在德国慕尼黑发起了以“我就喜欢(Im lovin it)”为主题的广告宣传活动,这是麦当劳历史上第一次在同一时间、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同一组广告、同一种信息来进行品牌宣传。
甚至在麦当劳的老家美国,广告也随之改变,新广告为麦当劳树立起前卫、时尚的崭新形象,随着“超级男孩”贾斯汀主唱的广告曲在美国青少年中的流行,人们逐渐接受了广告传达的信息:光顾麦当劳不仅是因为它便宜,而且是因为“我就喜欢”。
在麦当劳的历史上,以往所有的广告创意都是由美国人包办的,但这次麦当劳的全球广告创意则出自中国广告人之手。
麦当劳在向全球广告人征集创意的过程中,中国广告团队提供的几个主题不仅得到了专家的普遍好评,而且几乎从一开始就赢得了麦当劳高层的首肯。
麦当劳全球营销总监赖特感慨:“中国广告人想出的新创意简直太棒了,他们以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跨越了文化的差异,取得全球消费者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