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1命题、定理与证明(第2课时)

13.1命题、定理与证明(第2课时)


自学指导
看课本,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证明、定理的概念 2、会证明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
余”。 3、证明及证明的一般步骤
例题
例1 把命题“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改写成 “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命题的题设与 结论.
解 这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在一个三 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 对的边也相等.” 这里的题设是“在一个 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结论是“这 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公理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分别相等”
定理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证明及证明的一般步骤(难点)
证明: 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
证明的一般步骤: (1)根据题意,画图形 (2)根据题设、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 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结论的途径, 写出证明过程,并注明依据
链接思考
告诉你!
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 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们作 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 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axiom).
公理与定理
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
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
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有些命题可以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辑推理的 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进一步作为判断其他
练习
1、把下列定理改写成“如果……那么……”的 形式,指出它的题设和结论,并用逻辑推 理的方法证明题(1):
(1)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 角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作业:1. P58练习1,2题 2. 习题13.1第3题
蓬溪新貌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第2课时)
义以及它们与 命题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2、会区分公理和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把一 个命题写成“如果......那么......
3、体会命题证明的必要性,了解证明的步 骤和格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