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设计梁向东审核石婷婷李晨霞所属系交通运输系任课教师梁向东于涵本次课标题:发动机总论授课班级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教学目标通过本任务的学习,使学生使学生对发动机有个初步认识1、发动机总体构造2、发动机的基本术语3、发动机的类型4、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能力训练任务1、汽油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2、柴油机两大机构、四大系统1.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参考资料2.孙长录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 1二. 教学设计1、自我介绍(课件),介绍课程性质、学习目标、考核要求、职业生涯与课程的关系。
(10 分钟)2、讲授新课:发动机总论。
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告知(教学内容、目的)1、发动机总体构造2、发动机的基本术语3、发动机的类型4、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叙述课件 3 分钟《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任务一《发动机总论》一. 教案头引入(任务)任务:发动机总论叙述课件 2 分钟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三)往复活塞式旋转活塞式2. 按所用的燃料分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3. 按点火方式分点燃式压燃式4. 按冷却方式分水冷式风冷式5. 按活塞行程数分二冲程发动机四冲程发动机20 分钟30 分钟15 分钟两大机构:发动机总论:两大机1、曲柄连杆机构讲授课件构、五大系统(汽油机)2、配气机构五大系统:1、燃料供给系2、润滑系3、冷却系4、点火系5、起动系1、上止点2、下止点讲授教具3、行程演示4、气缸工作容积发动机的基本术语5、燃烧室容积6、气缸总容积7、压缩比8、排量9、工作循环发动机的类型1.按活塞的运动方式分讲授课件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因为这节课是这门课程的第一节课, 所以在设计本课程时, 首先要展示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在汽车中得地位、 作用, 今后的职业生涯与本课程的关系, 其次,这节课属于概论性质的课程, 对今后的学习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主要以知识的叙述为主,对本课程的能力要求主要以发动机的认知为主。
6.按汽缸数分 单汽缸发动机 多汽缸发动机 7.按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分 自然吸气式(非增 压式)发动机强制进气式(增压 式)发动机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 理1.进气行程2.压缩行程3.作功行程 (燃烧及膨胀行程)4.排气行程讲授 课件教学内容 (四)10 分 钟训练任务 说明发动机总体构造认知一体训练化教师 指导认知5 分 钟 60 分钟知识点: 1、发动机总体构造2、发动机的基本术语3、发动机的类型4、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能力点:发动机总体构造认知讲授课件归纳总结5 分 钟课后作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任务二《常用工具的使用》一. 教案头授课班级教学目标能力训练任务本次课标题:常用工具的使用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学会使用各种常用拆装工具各种常用工具使用注意事项学会使用各种常用拆装工具参考资料1. 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2. 孙长录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 1 二.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告知(教学内容、目的)引入1. 《常用工具的使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常用工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讲授讲授3 分钟任务:常用工具的使用讲授课件(任务)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三)教学内容(四)一. 呆扳手 1. 功用2. 使用注意事项二. 梅花扳手 1. 功用2. 使用注意事项三. 套筒扳手 1. 功用2. 使用注意事项四. 扭力扳手 1. 功用2. 使用注意事项讲授课件实物讲授课件实物讲授课件实物讲授课件实物2 分钟10 分钟10 分钟10 分钟10 分钟教学教学学生时间方法手段活动分配教学内容 (五) 五. 活扳手教学内容 (六)六. 旋具教学内容 (七)七. 钳子 教学内容 (八)八.锤子教学内容 (九)训练任务说明九. 铜棒 正确操作常用工具训练(一)一体 化教师 指导学生 分组 操作80 分 钟知识点: 常用工具使用注意事项归纳总结讲授 课件 5 分钟能力点: 学会操作各种常用拆装工具课后作业1. 功用讲授 课件 5 分钟2. 使用注意事项实物1. 功用2. 使用注意事项讲授课件实物5 分钟1. 功用2. 使用注意事项 讲授 课件实物5 分钟1. 功用讲授 课件 5 分钟2. 使用注意事项实物1. 功用2. 使用注意事项讲授课件实物5 分钟5 分钟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拆装及修理发动机时, 经常会用到各种工具, 本节课介绍了一些常用工具的作用及使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操作使用工具, 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及损坏工具。
本次课标题: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调整授课班级上课时间上课地点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①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曲柄连杆机构能进行正确的拆装、检验及调整②用专用工具对曲柄连杆机构的零部件进行检验知识目标①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②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能力训练任务①汽缸盖的拆装②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③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④气缸的测量1.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参考资料教材2.孙长录编著版次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5、《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调整》,通过本单告知(教学内容、目的)元的学习,使学生对曲柄连杆机构能进行正确的拆装、检验及调整;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与组成讲授讲授3 分钟引入(任务)任务: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检验与调整讲授课件2 分钟《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任务三《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调整》一. 教案头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能量转换的核心机构, 其性能及装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及功率输出, 因此根据多年企业的工作经验及汽车修理行 业国家标准的要求设计本次课程, 力求全面、 完整地体现能力培养目标, 同时也兼顾知识目标。
机体组3. 气缸体与曲轴箱 讲授 2.气缸盖 教学内容 (一)课 件、 实物20 分 钟活塞连杆组教学内容 (二)3.汽缸盖罩4.汽缸垫5.油底壳1.活塞2.活塞环:3.活塞销 讲授 课 件、实物25 分 钟4. 连杆 曲轴飞轮组教学内容 (三)5. 连杆轴承1.曲轴2.曲轴主轴承3.曲轴扭转减振器4.飞轮讲授 课 件、实物10 分 钟训练任务说明5 分 钟 汽缸盖的拆装训练(一)一体 化教师 指导训练(二)一体 化教师 指导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训练(三)一体 化教师 指导学生 分组操作学生分组操作学生分组操作学生分组 操作20 分 钟 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15 分 钟15 分 钟训练(四)气缸的测量一体 化教师 指导40 分 钟 归纳总结知识点: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与组成能力点: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讲授课件5 分 钟课后作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任务四《配气机构的拆装与调整》一. 教案头本次课标题:配气机构的拆装与调整授课班级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工作原教学目标1. 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与维修方法;2. 掌握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理及结构形式;2. 掌握排气相位的概念、原理及影响因素3. 熟悉可变配气相位。
能力训练任务①汽缸盖的拆装②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③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④气缸的测量参考资料1. 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2. 孙长录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 1 二.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教学方法手段学生时间活动分配告知(教学内容、目的)6、《配气机构的拆装与调整》,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配气机构能进行正确的拆装、检验及调整;了解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及工作原理。
5 分讲授讲授钟引入(任务)任务:配气机构的拆装、检验与调整讲授课件 2 分钟教学内容(一)一、配气机 4. 配气机构的作用2.组成讲课件授实物15 分钟构的作用和组成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三)教学内容(四)教学内容(五)二、配气机构的分类和工作原理三、气门组的构造四、气门传动组的构造五、配气相位、可变配气相位及其控制技术1. 配气机构的分类:(1). 按气门布置的形式分类(2). 按凸轮轴的传动方式分类(3). 按凸轮轴布置形式和驱动方式分类:(4). 按每缸气门数及其排列方式:2. 工作原理1. 气门2. 气门座3. 气门导管4. 气门弹簧5. 气门油封1. 凸轮轴2. 挺柱3. 推杆4. 摇臂1. 配气相位2. 可变配气相位及其控制技术讲授课件实物讲授课件实物讲授课件实物讲授课件15 分钟20 分钟15 分钟10 分钟训练任务说明训练(一)气门间隙的调整一体化教师指导学生分组操作5 分钟40 分钟35 分 钟归纳总结原理及影响因素; 3、熟悉可变配气相位。
能力点: 1、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 3 分 钟与维修方法; 2、掌握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课后作业配气机构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学生 训练(二)一体 教师 分组化指导操作知识点: 1、掌握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 2、掌握排气相位的概念、讲授课件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主要机构之一, 其作用是配合曲柄连杆机构实现能量转换,因此对该机构的学习主要是在了解结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正确的调整, 因此,本节课的能力目标是以调整为主。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任务五《润滑系的拆装与调整》一. 教案头授课班级本次课标题:润滑系的拆装与调整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润滑系的作用、润滑方式、类型与教学目标1. 熟悉润滑系的油路。
2. 润滑系故障诊断与检修。
组成;2. 润滑系主要部件的结构。
能力训练任务根据故障现象,找出故障原因及排除故障。
参考资料1. 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2. 孙长录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 1二. 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学生时间手段活动分配告知(教学内容、目的)引入(任务)1. 《润滑系的拆装与调整》,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润滑系的作用、组成及润滑油的循环路线;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判断及处理讲授5 分钟讲授润滑系的故障。
任务:润滑系的拆装与调整讲授课件2 分钟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二)一. 润滑系的作用与润滑方式二. 润滑系的组成5. 润滑系的作用6. 发动机的润滑方式1. 集滤器2. 机油泵3. 机油粗滤器4. 机油细滤器5. 机油散热器讲授课件15 分钟讲授课件实物15 分钟6.曲轴箱通风装置教学内容(三) 三. 润滑系的油路1. 2. 轿车的润滑油路 载货车的润滑油路讲授 课件 实物15 分 钟 训练任务 说明 515 分 钟20 分 钟20 分 钟讲授课件型与组成; 2. 润滑系主要部件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