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3课《老山界》94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老山界学案
班级姓名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澎湃()骨碌()
咀嚼()缀着()
quán()曲pān()谈
piān piān()起舞hān()然入梦
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2)我们顶着天啦!()
(3)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
3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了“四难”,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下列词语中共有三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群星闪铄苛捐杂税悬崖俏壁
酣然入梦大显伸手波涛澎湃
错别字
改正
5选出与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
(1)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
A不准他来。
B钟走得不准。
C以此为准。
D这几道题十分钟准能做好。
(2)我已经落得很远了。
()
A反而落个不是。
B这里落了两个字。
C谁也不愿落在后面。
D他们两个落伍了。
阅读理解
跨越五岭最高峰
成仿吾
①我们从长征开始起,跋涉过的河流与山岭是很多很多的。
但是在长征初期印象最深的,要数西延山脉的最高峰老山界。
这个大山在地图上叫越城岭。
我们听说要爬一个三十里高的苗山,开始没有把它放在眼里。
沿着山沟往上爬,时辰已经是下午,走几步,停一会,这也是队伍爬山的正常现象。
但停停走走,越走越停得久,后面的部队挤上来。
大家站久了,就在路边坐下来,一直等到有人喊“走、走、走”,又站起来走,满以为可以走一阵,谁知马上又停下来。
天眼看就要晚了,很多人急得叫起来。
肚子也叫起来了。
但有什么办法呢?队伍越挤越密。
②有的人估计非夜行军不可,这山路是不好走的,就盘算着找火把。
山沟里有几户人家,有人想买些篱笆的竹片来用,往常是这样做的。
谁知政治部贴了条子,不准动用,因为这里是苗民或瑶民。
打听到前面有竹林,有的单位就派了人去准备火把。
③有人向居民问问前面的路程,才知道前面有个高山,很陡,上山三十里,下山二十里,这里还是山脚下呢!
④已经是满天星斗。
这山中小道实在寸步难行,就点起火把来。
从山脚往上眺望,只见火光形成许多“之”字,一直和天上的星光连接起来。
好像我们前面的队伍已经登上天了。
而往下看呢,火把的巨龙竟在脚底下游动,真是陡啊!大家有点紧张起来,不时有人喊出:
⑤“加油啊!”
⑥“不要掉队啊!”
⑦有的人向下面叫:“我们上天了!”大家听了高声笑了起来。
忽然前面又停了下来,传下话来,说前面太陡了,马爬不上去。
大家坐下来又等了个把钟头,前面传下命令来,就在这里宿营,明天拂晓上山。
这二尺来宽的小道怎么睡觉呢一不小心,不就从这山脊跌到山下去了吗没有办法,只好各人打开毯子裹在身上,顺着山坡躺下,或者靠一棵树坐着,把眼闭起来,实际上身体很疲倦,也就很快睡着了。
好在山上有的是干柴,大家就烧着大火,团团围着火堆,鼾()声相呼应起来。
有时候忽然醒了,发现自己“以天地为衾枕”,天上的小星星放着闪耀的微光,好像伸手可以摸到,而周围的群山好像围着我们的黑幕,矗()立不动。
往山上山下观看,有或大或小的许多火堆还燃烧着,有人在添柴拨火,四围在深沉的寂静中,不知不觉又睡着了。
⑧黎明前,山下有人挑饭上来。
身上又凉又湿,急急忙忙吃了饭,就又往上爬。
前面的传下命令,今天无论如何要过到山的那边去。
走了不多远,果然遇到了一段陡岩,差不多垂直地突在前面,形成一尺多宽的石梯。
很多马匹汇集在岩石下的两旁,让出路来给人通过。
有几匹马昨夜从岩上跌了下去,断了腿。
⑨大家很小心地爬过了这张石梯,上面的路不那么陡了,不久就到了一片平地,以为快要到山顶了。
谁知一个从山顶上下来的瑶民说:“还远呢!还有二十多里的很陡的山路。
”昨天没有吃晚饭,早晨时也没有吃多少,肚子时时大声诉苦,但大家还是鼓起勇气,健步上山。
⑩到达山顶,已经是红日开始西斜,后面部队还在望不到尽头的山腰迂回移动。
远远听到机关枪声,大概在山脚下,我们的红五军团还在那里“安营扎寨”,阻击追来的敌人,我们这个英雄的军团,最善于打后卫仗,遇到敌人逼得太近,索性驻扎下来,狠狠地打击敌人,使敌人不敢再前进,只有后退。
(节选自《长征回忆录》第三章)
1请为第⑦段中加点字注音。
鼾声()矗立()
2第②段中加点字“这样”指代什么政治部不准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根据你的理解,为政治部具体拟写两条标语。
3结合文章的相关语句,分析概括山路的具体特点。
4本文与《老山界》写的是同一件事,请比较两篇文章在写作顺序和思想内容上的异同。
课时达标
【第一课时】
1pénɡ pàiɡū lujǔ juézhuì蜷攀翩翩酣
2(1)比喻(2)夸张(3)拟人
3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4铄—烁俏—峭伸—身
5(1)D(2)C
【第二课时】
6喊声笑声表现出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7如“横着心躺下去”,这里的心理描写写出了红军不怕困难的态度,衬托了红军战士不怕苦的精神。
(分析合理即可)
8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乐观主义
9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山势的险峻。
这样写能表现红军身处险境而能镇静自若的乐观主义精神。
10B11不矛盾。
这是在用复杂的声响反衬山间深夜的寂静。
拓展演练
1hānchù2“这样”指代向居民买些篱笆的竹片来当火把用。
因为这里是瑶民或苗民,关系到民族情绪、民族感情,所以政治部不许任何扰民的事件发生。
标语如:瑶(苗)民是我们的好兄弟,不能动用他们一根竹片!尊重兄弟民族,决不用他们篱笆的竹片!3陡峭:“而往下看呢,火把的巨龙竟在脚底下游动”。
曲折:“从山脚往上眺望,只见火光形成许多‘之’字,一直和天上的星光连接起来。
”“果然遇到了一段陡岩,差不多垂直地突在前面,形成一尺多宽的石梯。
”狭窄:“这二尺来宽的小道怎么睡觉呢”
4写作顺序: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或时间推移、地点的转换)写的。
思想内容:相同点:都写了事件的全过程,都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乐观豪迈的精神。
不同点:课文内容更具体,还插叙了与瑶民攀谈的内容;选文内容集中叙述翻山,用语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