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

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4.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 个角落都注意图案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 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5.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6.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
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远景近景的 层次。
合作探究:
1.文章在整体上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特征 的;局部上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2.全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课堂总结
1.说明类型 2.说明对象 3.说明结构 4.说明顺序
课堂检测
一、说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2.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3.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
苏州园林
——叶圣陶
知识回顾
1.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 2.说明文的结构方式有哪些? 3.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4.说明文可以分为哪几种? 5.说明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 2.识记本课字词。 3.欣赏领略,整体感知课文。 4.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了解作者
叶圣陶:儿童文学 作家。著有长篇小 说《倪焕之》,童 话《稻草人》等。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谁如果要( )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的
图画。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 4.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 )美。 5.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 )的,实际是隔而不隔,
界而未界。
识记字词
你能读准一下字词吗? 轩榭 嶙峋 镂空 蔷薇 丘壑 斟酌 因地制宜 俯仰生姿 别具匠心 自出心裁
池沼
课堂探究(一)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3.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建筑上的什么
特征(共同特征)? 4.全文在结构上采取了种方式?
课堂探究(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