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第1单元地球与地图第2课时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第1单元地球与地图第2课时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课件新人教版


• (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 ①选点
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 水库坝址 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
谷、山谷地形,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 域阔深的避风港湾
航空港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 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和保持与城市适当的 距离等
右手法
拇指指向北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自西向东;拇指指向南 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自东向西
海陆轮廓法 极地为大陆表示南极,极地为海洋表示北极
经纬 度法
经度法
东经度增大方向为东,减小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大方向为西, 减小方向为东
纬度法
北纬度增大方向为北,减小方向为南;南纬度增大方向为南, 减小方向为北
• 地理老师给小明出了一道题:要求在一张108cm,79cm的纸上, 绘一张长250千米,宽180千米的地图。
•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 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 3.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一般地图上箭头所指为正北,据此确定其他方向
时针法
表示自转或公转时,北半球逆时针方向为东;南半球顺时针方 向为东

水线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和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说明
一对山脊等 鞍部
高线组成
相邻两个山顶之 间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 最高处,山脊 线最低处
陡崖
多条等高线 会合重叠在
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 坡,称陡崖
地形 平原
表示方法
等高线稀 疏,值小
类似山地, 丘陵
值小
示意图和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说明
海拔一般低于200 米,平坦
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 ③选面
农业生 产布局
工业区、居 民区选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 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 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等高线值,b为等潜水线值。
• 2.地形坡度陡缓的判读
•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都相同,不同的等高线上海拔高度 不同,所以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反映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大小。
• (1)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即比例尺、等高距相等的条件下)上,等高 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小),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大);等 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 答案:中国地图:比例尺小,内容简略;山东省地图:比例尺大, 内容详细。
• 2.在三维地图上如何来判断方向?
• 答案:三维地图是相对于传统的二维地图而言,平面的二维地图分 为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它们位于一个平面内,而三维地图是立 体的,应该加上、下两个基本方向。
• 3.假设有若干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d,重叠的等高线中最大数 值为x,最小数值为y,则陡崖的顶部海拔、底部海拔和陡崖相对高 度的数值范围如何?
放(缩)条件
• 2.比例尺放大放(大缩到小n)倍的计算
放大n倍 缩小到n1倍 缩小n1倍
放(缩)后的比例尺 原比例尺×n
原比例尺×(n+1) 原比例尺×n1
原比例尺×(1-n1)
• [知识拓展]
• (1)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 尺。
• (2)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 (2)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例如,P、Q点的 相对高度为10米。
• 2.等高线
• (1)概念:在地图上,_海_拔______相同的点的连线。例如,图中L线。
• (2)特点:①同线等高:图中L线上的各点的海_拔_______均为100米。 ②同图等距:图中的等10米高距均为________。③是闭合的曲线。④一 般不相交,若重叠则为________。⑤疏缓密陡:图中N处等高线 ___陡_崖____,坡度较缓,M处等高线____稀_疏___,坡度较陡。
• 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海拔高度。 但在悬崖峭壁,等高线可以重合。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 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 1)d。
(5)河流长度与流域面积的计算
作出流域的分水线(山脊线),分水线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
(6)坡度计算
在能否修建梯田时,常用到坡度计算,如果坡度大于25°时就不能修建梯田。
公式tan
α=
h L
,h为两点相对高度,可由两点等高线求出。L为两点距离,可
由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算出。α为坡度,可由Lh的值再从数学用表中查出。
(7)打井深度计算
通过等高线和等潜水线计算至少打多深井才能出水。h=a-b,h为井深,a为
•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 ②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迎
风坡、背风坡有关。
• ③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 (2)判断气候特征
• 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 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 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分析。
气象站 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 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 ②公选路、线
铁路线
引水 线路 输油管线
一般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稳、距离较 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 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 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示坡线画在等 高线外侧,坡 度向外侧降低
盆地 闭合曲线外 洼地 高内低
四周高中间低
示坡线画在等 高线内侧,坡 度向内侧降低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和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说明
等高线凸向 山脊、
低处,山脊 山脊线
连线
从山顶到山麓凸 山脊线也称分
起高耸部分
水线
等高线凸向 山谷、
高处,山谷 山谷线
连线
山脊之间低洼部 山谷线也称集
•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
•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 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 (7)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标记。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和等高线图
• 2.等高线的判读
闭合曲线外 山地
低内高符号 山峰

地形特征 四周低中部高
说明
第一篇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第2课时 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
高考考点
高考导航
1.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 1.能了解比例尺的表现形式,会比较大小及
法、方向的判读及常用图 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
例的识记。
2.能了解常见的图例、注记,学会判断各种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图上方向的方法。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 3.能理解等高线的主要特点,能够正确判读
海拔在 500米以 下,起伏小
与山地类似, 以等高线数值 进行区别
• [归纳总结] • 1.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题的计算 •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 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
度:H相=H甲-H乙。 •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
• (2)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如果等高距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 例尺较大的地形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如果比 例尺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 小的坡度较小;如果等高距、比例尺和等高线的疏密三者都不一致, 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3.等高线图的应用
• (1)水文特征的判读
(0.6℃/100m)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
•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低, 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高,该图的等高距为d,则该地形区的 相对高度为:H高-H低<H相<H高-H低+2d。
• (4)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密集
• 3.等高线地形图
字母 A B C D E F G H
地形 山峰 __盆__地____ 山脊 山谷 __鞍__部____ 陡崖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分布特点 闭合,数值_自_外__向_内___变大 闭合,数值自外向内变小 凸向低处,一般成为__分__水_岭_____,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凸向__高_处_____,一般成为河谷,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两侧为表示山峰的闭合曲线 该区域的___等_高__线_重__合_____在一起
得:4÷2501000=1 000 000cm,即为10千米。第(3)题,由于该比例尺是1厘米代表
实际距离的2.5千米,而要绘制的是长250千米,宽180千米的地图,最适合某省地
图。
知识点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 1.等高线的七个基本特征
•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图上所有标注高度 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 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即等深线。
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 足,接近资源的地区。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 平坦的向阳地带,并且交通便利,远离污染地区
等高线分布密集 等高线分布稀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