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节能诊断(11.03)

节能诊断(11.03)


4.1.3 机组热力系统
回热加热系统 轴封系统 排污及其利用系统 喷水减温系统
4.1.4 辅助系统及设备
给水泵设置为两台半容量汽泵,和一台 配制有液压联轴器的半容量电泵 凝汽设备为典型设计 循环水泵设置为两台全容量泵 凝结泵出力偏大
4.2 大修前的节能诊断工作
4.2.1通过试验发现机组主要存在问题 通过试验发现机组主要存在问题 机组满负荷节流损失大 机组滑参数运行不合理 机组调门流量特性不线性 机组高压缸效率偏低 机组低压缸效率明显低于设计值 轴封系统漏汽量大
节能诊断技术的特点
试验精度高 试验项目全面 结合配汽机构优化, 结合配汽机构优化,选择工况点 结合大修进行系统的调整和改进 考虑机组负荷特性以及环境条件进行机组运行 优化
二、节能诊断工作的基本步骤与内容
2.1节能诊断工作的步骤 2.1节能诊断工作的步骤
诊断准备工作阶段 大修前试验诊断工作阶段 大修治理工作阶段 修后试验诊断及技术总结阶段
检查机组大修后运行状况 完成大修后的试验项目 完成节能诊断技术报告,提出机组经济 运行方案、运行技术指导建议、进一步 技术改造工作建议
2.2 节能诊断工作应该注意几点
2.2.1 进行全面的试验工作 测量方面 试验内容方面 试验工况点的选择方面
2.2.2 要有详尽的能损分析,对偏离机组 对比工况的所有偏差进行分析,确定各 偏差对经济性的影响程度即能损分布, 进而确定对经济性影响较大的主要系统 和设备,并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 办法。
机组经过节能诊断 该300MW机组经过节能诊断、检修治理和优化 机组经过节能诊断、 调整, 调整,在额定工况下的实际运行热耗下降了 248.702kJ/kWh,折算煤耗约 ,折算煤耗约9.428g/kWh。通 。 过对配汽机构优化调整运行及运行方式的改进 使机组中低负荷的运行经济性显著提高, 使机组中低负荷的运行经济性显著提高,在 255MW以下负荷机组实际运行热耗下降 255MW以下负荷机组实际运行热耗下降310— 以下负荷机组实际运行热耗下降310— 420 kJ/kWh,折算煤耗约 ,折算煤耗约11.75—15.92g/kWh。 。
大型机组节能诊断技术
山西电科院 2011.03
主要内容
1.前言 1.前言 2.节能诊断工作的基本方法与内容 3.系统设备的诊断与治理方法 3.系统设备的诊断与治理方法 4.节能诊断技术的应用 4.节能诊断技术的应用 5.节能诊断技术的总结 5.节能诊断技术的总结
一 、前 言
1.1我国电力行业的现状 1.1我国电力行业的现状
名 称 高压缸效率 中压缸效率 低压缸效率 夹层漏汽 高中压缸过桥流量 轴封漏汽 高低压加热器 给水泵密封水 小机进汽量偏大 散热损失 过热减温水投运 再热减温水投运 系统泄漏 不明损失 总的能损 大修前能损 (kJ/kWh) 52.915 35.637 161.706 8.969 50.133 27.163 26.525 14.355 54.95 26.858 2.018 14.207 6.188 1.08 482.703 大修后能损 (kJ/kWh) 24.876 2.26 66.557 2.862 14.593 8.935 21.74 12.4 51.558 24.173 0 0 2.967 7.824 232.922 热耗下降 (kJ/kWh) 28.039 33.377 95.148 6.107 35.54 18.228 4.785 1.955 3.392 2.686 2.018 14.207 3.221 -6.744 241.958 煤耗下降 (g/kWh) 1.063 1.265 3.607 0.232 1.347 0.691 0.181 0.074 0.129 0.102 0.076 0.539 0.122 -0.256 9.172
电力供求矛盾的转变 能源结构单一 能效水平低
1.2节能工作的开展与现状 1.2节能工作的开展与现状
我国目前的节能诊断工作主要是对机组 进行能损分析,缺乏与其他工作的有机 结合,普遍只是对机组进行常规性热力 试验,得出机组热耗率,运用等效热降 等方法进行机组的能损分析。
大型机组经济性现状
机组的经济性与设计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老机组的热力性能与先进水平存在很大 差距 技改工作收效明显,但机组实际运行的 经济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3 机组大修后的诊断工作
对机组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并与大修前进 行比较,评估大修效益; 进行进一步优化工作,针对大修后的机组 实际情况,对机组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进 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运行方式。
大修后能损分布图
大修前后热耗率比较
高、中、低压缸效率
轴封系统
4.4节能诊断的效果(见下表) 4.4节能诊断的效果
五、节能诊断技术总结
节能诊断技术工作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项 目内容涉及面广,该项工作以全面的热力试验 作为基础,通过试验获取大量原始数据,对机 组各个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了解,进行设 备的能损分析,结合机组大修进行设备治理, 并对机组进行大量变工况的全面性热力试验, 以试验数据为基础,进行热力系统的全工况计 算,为机组运行优化提供详尽的计算结果。同 时在进行运行方式优化时结合配汽机构调整, 使优化后的运行方式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不同运行方式下高压缸效率与功率关系
机组功率与控制器指令关系(顺阀) 机组功率与控制器指令关系(顺阀)
4.2.2 能损分析
能损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1)高、中、低压缸效率变化的经济性影响; (2)轴封漏汽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3)回热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3 (4)减温水投运对经济性的影响; (5)小机进汽流量偏离设计值对经济性的影响; (6)给水泵密封水对经济性的影响; (7)系统泄漏对经济性的影响; (8)参数变化对经济性的影响。
与单独的运行优化相比,首先提高了试 验数据的精度,对确定机组待优化系统 的实际特性有准确的了解;其次是考虑 了优化工作对机组其他系统的影响,使 机组的优化工作更加全面;再者就是在 进行优化前,对其先进行调整改进,使 优化后的系统具有更好的最佳经济点。
把运行优化、大修技改、能损分析等工 作进行有机结合,使节能诊断工作更加 全面和完善,为电厂在未来的能耗调度 中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能损分析时,以全面的热力试验数据 为基础,得出机组实际汽态过程线,并 以此作为能损分析的基准,消除了实际 运行状态偏离设计状态所带来的影响, 对大的偏差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分析,而 不至于带来大的误差。
结合机组大修工作进行节能诊断,可以 使大修具有针对性,能更加有效的发挥 大修的作用,达到全面地提高机组安全 经济性的目的 。
2.2.3解决存在问题的途径 机组运行优化 机组大修 机组的技术改造 机组间负荷经济调度
三、系统设备的诊断与治理方法
汽轮机组可分为汽轮机机本体通流部分、 汽轮机组可分为汽轮机机本体通流部分、热力 系统设备、 系统设备、真空系统及凝汽设备等几大组成部 从实际运行情况看, 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这些组成部分对机组 经济性都有显著的影响, 经济性都有显著的影响,其本身的经济性与其 设备制造、设计选型、安装检修、 设备制造、设计选型、安装检修、运行维护等 因素均有密切的关系。 因素均有密切的关系。规范化大修工作要围绕 上述环节,根据系统设备的特点, 上述环节,根据系统设备的特点,进行全面的 试验检查分析诊断, 试验检查分析诊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 并重点进行下列工作。 径,并重点进行下列工作。
大型机组普遍存在的问题
机组缸效率普遍偏低 汽水系统泄漏严重 回热系统工作不正常 运行真空低问题突出 运行方式、运行参数对经济性影响显著 影响到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有关问题还需进 一步解决
1.3节能诊断技术研究的内容、特点
我国的节能工作开展多年,各科研院所和电厂都在积 极开展对节能降耗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机组的能损分 析、机组的运行方式优化、以及机组大修及改造工作。 这些节能工作在电厂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并取得了较 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各项工作之间缺少有机的结合, 诊断结果不够全面,没有达到机组最经济的运行状况。 因此,如何把机组运行优化、大修技改、能损分析等 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节能诊断方法, 使节能诊断工作更加全面和完善,我国大型机组运行 水平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轴封漏汽
序号 名 称 试验流 量 t/h 10.540 设计流 量 t/h 4.417 流量 比 2.386 27.163 1.648 0.812 2.030 1.030 热耗影 响 kJ/kWh 煤耗影 响 g/kWh
1 2 3 4 5
Hale Waihona Puke 高压后轴封漏 汽 中压后轴封漏 汽 高压缸夹层漏 汽 高中压缸过桥 漏量 合计
2.1.3 大修治理工作阶段
本体通流部分、热力系统、真空系统及 其他主要辅助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并 根据修前试验诊断情况进行重点项目的 检修处理 。 对大修中查出的系统设备存在的问题, 进行进一步诊断工作,制定出可行的技 改方案,并加以实施。 作好外委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监督工作
2.1.4 修后试验诊断及技术总结阶段
2.1.1 诊断准备工作阶段
收集设计制造、运行试验、 收集设计制造、运行试验、检修技改资料 全面系统的检查, 全面系统的检查,确定重点诊断内容 制定试验诊断技术方案 对系统设备进行初步治理
2.1.2大修前试验诊断工作阶段 2.1.2大修前试验诊断工作阶段
现场试验工作 计算试验结果 进行机组的能损分析 进行系统设备的技术诊断 提出大修工作建议
三缸效率
名 称 高压缸 效率 中压缸 效率 低压缸 效率 设计值 % 85.64 91.51 89.83 试验值 % 82.662 89.662 86.108 差值 % 2.978 1.848 3.722 热耗的 影响 kJ/kWh 52.915 35.637 161.706 煤耗的 影响 g/kWh 2.006 1.351 6.130
3.1本体通流部分的治理与改造 3.1本体通流部分的治理与改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