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特点与教育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三章 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特点与教育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件

动作技能发展的主要特点:1.动作技能是后天习得 的;2.动作技能在时空结构上具有不变性;3.动作技能的 运用主要由任务所始动;4.熟练程度越高,动作技能越自 动化,越完善。
主要内容
幼儿的动作技能发展有以下规律:1.从上至下;2.由 远而近;3.由粗到细(由大到小)。
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内部和外部之 分。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成熟与经验、智力和个性。外部 因素有:1.有效地指导与示范;2.练习与练习曲线。
3~6岁是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 段结束时,幼儿掌握了大量的运动技能,能够运用身体 技能来实现多种目标。在学前期,尽管某些儿童获得动 作技能的速度要快于其他儿童,但是对所有儿童而言, 其动作技能的发展顺序基本上是一致的。
主要内容
一般情况下动作技能可分为:1.细微型动作技能与 粗放型动作技能;2.连续型动作技能与断续型动作技能; 3.徒手型动作技能与器械型动作技能;4.闭合性动作技能 与开放性动作技能。
(二)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特征
1.粗放型动作技能的发展 平衡能力、协调能力(或协调性)、灵敏性、力量
和耐力是幼儿粗大动作技能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身体素 质或能力。 2.细微型动作技能的发展
(三)动作技能发展的规律
幼儿的动作发展是在大脑和神经系统、骨骼肌肉控 制下进行的,因此幼儿的动作发展和幼儿的身体发展, 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幼儿的动作技能发展 有以下规律:
第二节 幼儿动作技能的教育指导
一、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价值
(一)促进幼儿体格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幼儿心理的良性发展 1.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2.促进幼儿认知的全面发展
健康的身体以及协调发展的运动技能为认知能力的 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一、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价值
首先,适当的运动技能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大脑神经 系统的工作效率
幼儿动作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 阶段:1.定向阶段;2.模仿阶段;3.整合阶段;4.熟练阶 段。
主要内容
幼儿园对于幼儿动作技能的教育与指导,一方面需 要教师正确认识动作技能发展特点、规律,并掌握科学 的理论方法,另一方面,由于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需 要大量的运动实践活动和器械玩具的使用,所以,教师 也应该正确的认识和使用器械玩具来促进幼儿动作技能 的发展。
一、动作技能的含义
表3.1列出了这个年龄阶段的大部分儿童获得的各种动作技能。
年龄
动作技能
2岁 行走时两腿叉开,身体有些摇晃;能够爬高,推,拉, 跑;两手抓握着悬空;耐力差;用两只手够取物体。
3岁 行走和跑步时;两腿有所并拢;能较平稳地跑步和运动; 用一只手够取物体;随意涂鸦;堆积木。
4岁 可以变换跑步的节奏;笨拙地蹦跳;力量、耐力和协调 性有所增强;能够画一些简单的形状和图形;能着色; 能够用积木搭建出建筑物。
二、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 主要因素
(一)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形成的内部因素
1.成熟与经验。
2.智力。
3.个性。
(二)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形成的外部因素
1.有效地指导与示范 练习与练习曲线。
三、幼儿动作技能形成和发展 的过程
1.定向阶段 2.模仿阶段 3.整合阶段 4.熟练阶段
总之,幼儿动作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第二阶段是实际再现出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做 出所看到的动作)的过程,第二、三阶段把个别动作结 合成连贯动作的过程(个别动作一体化),第三、四阶 段动作协调准确(完善化、自动化)的过程。
5岁 能够在平衡木上行走;平稳地跳跃;单腿站立;能够系 纽扣和拉拉链;系鞋带;正确地使用器具和工具等。
6岁 能在斜坡、荡桥等上较平稳地行走;能以手脚并用的方 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能连续跳绳、拍球;能躲避 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能根据需要画出图形, 线条基本平滑;能熟练使用筷子。
二、动作技能的类型
其次,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的外部动作是人的内 部认知发展的起点,儿童的内部思维活动是外部活动内 化的结果。
一、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价值
再次,由于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经常伴随着对事 物的认识,如要记住身体各部位的名称、玩具、或运动 器械的名称和玩法等,这也需要进行观察、理解、对于 变化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反应等,这些都离不开幼儿 积极的认知活动。训练幼儿运动技能的同时,促进了 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认知能力 的发展。
1.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 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任何一个儿童的动 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一坐一爬-站-行走的方向 成熟。
(三)动作技能发展的规律
2.由远而近。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 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躯干的肢端动作发 展较迟。
3.由粗到细(由大到小)。大肌肉、大幅度的粗 动作先发展,小肌肉的精细动作随后发展。随着神经系 统和肌肉的发育,儿童开始学会控制身体各部位的小肌 肉的动作。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幼儿教育心理学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 北 京 出版社
第三章 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
特点与教育
目录
第一节 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幼儿动作技能的教育指导
主要内容
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 善的动作活动方式,是由有组织的、协调统一的肌肉动 作构成的活动,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 运动之中。
第一节 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特点
一、动作技能的含义
动作是具有一定动机和目的并指向一定对象的运动。 在运动学中,动作主要视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定下, 表现为肢体、躯干的肌肉、骨骼、关节协同活动的模式, 既指由多个部分共同构成的完整活动模式,也指某一部 分的特定活动模式。
动作技能也叫操作技能或运动技能。
根据分类标准不同,动作技能包括: 1.细微型动作技能与粗放型动作技能。 2.连续型动作技能与断续型动作技能。 3.徒手型动作技能与器械型动作技能。 4.闭合性动作技能与开放性动作技能。
三、动作技能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
(一)动作技能发展的特点
1.动作技能是后天习得的。` 2.动作技能在时空结构上具有不变性。 3.动作技能的运用主要由任务所始动。 4.熟练程度越高,动作技能越自动化,越完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