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让人物形象生动起来心理活动描写指导建议培训课件
让人物形象生动起来心理活动描写指导建议培训课件
• 例如: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
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 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 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简析 :这是《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鲁迅先生通 过心理幻觉,描绘当时自己对先生的思念和敬 仰之情。)
• 再如:她急忙把整束火柴中剩下的那些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似于戏剧中的内心独白,所以又称独白式
。如:当我换上游泳装,投身在这碧海之中, 我就感到整个身心都无比舒适。那些使人烦恼 的事,早已不知逃到何方。亲切的海风抚摸着 我,温柔的大海拥抱着我……我感到青春的活 力属于这美妙亲妮的大海。(这里直接写“我” 在水中的惬意和快乐,突出心情阳光般地灿烂 ,是情绪的直接渲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练习1
• 我们再来看刚才的那个片段: •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
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 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 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 伤心。”
• 怎样写把“紧张”表现出来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理描写: 对人物在一定环境
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 法、感触、联想、潜意识等思 想活动的描写,称作心理描写。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理描写的作用:
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 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练习2
• 奶奶给了我无尽的快乐,也使我度过了 一个愉快的童年。我在心底默默地对奶 奶诉说: (补上内心独白)
•奶奶,您就是我口渴时的一杯清水,也是我困倦时的一 个枕头,更是抚慰我心灵的一缕春风。您的爱无边无际, 无时无刻萦绕着我。无论今后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会笑 对一切,快乐的生活。因为,我知道,有您的爱陪伴着我 直到永远。
擦亮了,因为她非常想把祖母留住。这些 火柴发出强烈的光芒,照得比在白天还要 明亮。祖母这次显得特别美丽和高大。她 把小姑娘抱起来,搂在怀中。她们两人在 光明和快乐中飞去了,越飞越高,飞到既 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和忧愁的地方去了— —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 这段文字是对 卖火柴的小女孩临终前的幻觉进行描绘。 小女孩无衣无靠,形影相吊,缺吃少穿, 受尽苦难。这种心理是她对没有寒冷、没 有饥饿、没有忧愁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 往和真切写照。
★
• 二、梦境、幻觉描写 幻觉能折射出人物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的心愿或思想感情。人在特定的状态下,耳边 或眼前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而这些往往 是自己最想或最怕听到和看到的,如将这些内 容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就是当时人物内心的 最好写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理描写要求: 符合身份、 表现性格、 结合环境、 扣住主题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理描写的三个原则
第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 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而不能为心理描写 而进行心理描写。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内心独白
直接描写
心理 描写间ຫໍສະໝຸດ 描写梦境、幻觉描写 环境烘托
动作语言 外貌神态
一、内心独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多出现在第一人称 的文章中。可直接写“我”的想法、感受、打算 等。是我的感情、情绪的自然流露。因为它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再如:
•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 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 好学习……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简 析:这是《最后一课》中一个失去了自 己国土的儿童——小弗朗士的内心独白 。当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之后,内心 悔恨万分,懂得了上这“最后一课”的意 义,感到了它的珍贵。心理描写具体细 腻,形象可感)
• 示例: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
,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 ,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要怪 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 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 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 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一般可以加上“想”、 “心说”等提示语)。
第二,写心理活动,要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 个心理活动。
第三,写心理活动,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 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完成心理刻画的思维过程
• 第一步 明确写作对象 • 第二步 了解情节环境(情境) • 第三步 揣摩(分析)心理状态 • 第四步 选择适当方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这是某学生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 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 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 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 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 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那么如何进行 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文章是否能以情感人,往往取决于人 物形象的鲜活与否,而感情产生于人 的心里,因此,着力刻画人物的心理 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想一想:这样写好不好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 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 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 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