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和细胞核(整理)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
成的环状结构
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 和蛋白质的场所 C.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 成,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 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D.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 选择性
(2010·全国卷Ⅰ)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 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A.胰岛B(β )细胞分泌胰岛素 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
胞对K+的吸收和对Na+的排出,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
泌,小肠的吸收等。
2、原因:遗传性决定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从而也决
定了选择性。
四、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特点:不完全封闭,相对独立
膜的出现 是生命起源 过程中至关 重要的阶段。
原始地球环境
细胞膜的功能
2、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自主选择性)
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
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
1.细胞核的结构
(1)填写图中结构名称: a. _____,b. _______,c. _____。
பைடு நூலகம்
核膜
染色质
核仁
(2)写出图中结构的相应功能: ①b功能:是______ 的主要载体。 DNA ②c功能:与某种_____的合成以及_____________有关。 核糖体的形成 RNA ③d功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信息交流 物质交换 2.细胞核的功能 (1)是____________,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2)是_______________ 的控制中心。 遗传信息库 【点拨】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除此之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 细胞代谢和遗传 量的DNA。
二、细胞膜的制备
原理: 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 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 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①无 细胞核 和众多 细胞器 ,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 ②无 细胞壁 ,细胞易吸水涨破。
步骤:
一、细胞膜的成分
细 胞 膜 的 成 分
脂质
大约占50%
主要是磷脂,还有糖脂和胆固醇
(6)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2011· 海南卷T1D)( √ )
2.判断有关细胞核叙述的正误。 (1)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2010· 安徽卷T1D)( ×)
(2)胰岛细胞中核孔数目多于口腔上皮细胞 (2009· 山东卷T1D改编)(√ ) (3)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2011· 福建卷T1D)( √ ) (4)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 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2013· 嘉兴模拟T2B)(√ )
四.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
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
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3、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可以和 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结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膜上的蛋白
质和磷脂大部分是可以流动的)
(三)结构特点——流动性 1、原因: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是可以 运动的。 2、表现: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胞吞、胞 吐及载体对相应物质的转运等。 3、影响因素:主要受温度影响,适当温度范围内, 随外界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增强,但温度高出一 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 4、实例:(1)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2)变形虫 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3)白细胞吞噬细菌; (4)胞吞与胞吐;(5)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 (6)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7)细 胞杂交时的细胞融合(如人鼠细胞融合)。
2、细胞核的结构
染色质
核仁 核膜
内膜 外膜
核孔
外膜 核膜 内膜 核孔 核仁 螺旋浓缩 DNA 染色体 染色质 [间期] 解旋 [分裂期] 蛋白质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 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 1、核膜:双层膜,起屏障作用, 把核内物质和细胞质分隔开;控 制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的信息交流 和物质交换。
二、在回顾教材图表中强化学科能力
据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人、鼠细胞膜蛋白最终均匀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膜蛋白是运动的,即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2)若适当降低温度,膜蛋白最终均匀分布的时间会延长,
由此说明什么?
答案:温度能影响膜的流动性。 (3)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什么特点?你还能列出哪些 实例利用了该特点? 答案: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实例:胞吞和胞吐、变形虫的运动及吞噬、分泌蛋白的 传递与分泌等。
探究细胞膜组成成分和功能的实验设计
1.细胞膜组成成分的实验设计 细胞膜成分 鉴定试剂(方法) ①脂溶剂处理 磷脂 ②磷脂酶处理 结果 细胞膜被溶解 细胞膜被破坏
③脂溶性物质透过实验 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 蛋白质
①双缩脲试剂 ②蛋白酶处理
紫色 细胞膜被破坏
[课堂练习]
一、在小题集训中洞悉命题视角
1.判断有关细胞膜叙述的正误。
(二)组成成分及其在膜的分布
亲水头部
疏水尾部
磷 脂 分 子
资料7
时间:1970年 人物:弗雷和埃迪登( Frye 和 Edidin ) 实验:
红色荧光 染料标记 的膜蛋白 绿色荧光 染料标记 的膜蛋白
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示意图
结论: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蛋白质)
(2)磷脂分子的运动
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 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
[强化训练]
1.(2013·瑞安中学月考)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 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 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A )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蛋白质
大约占40%
大约占2%—10%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糖类
与膜蛋白或膜脂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与信息交流有关,分布 在细胞膜的表面
特别提醒:
(1)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中各组分的含量不同,这与 细胞的功能有关,如功能复杂的膜中,蛋白质数量 多。 (2)细胞膜的组分也会发生变化,如癌细胞膜上糖 蛋白含量下降,有的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 物质。 (3)糖类主要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与细胞识 别作用有关。
3)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染 螺旋化(短粗状) 色 质 解旋(细丝状)
(分裂间期、末期)
染 色 体 (前、中、 后)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 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染色质 染色体
同 成分相同 种 物 特性相同 质 功能相同 不同时期 两种形态
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光镜下能看到 细长的丝 呈圆柱状或杆 状结构
1、细胞核的结构
染色质
2、细胞核的功能 (1)细胞核是 遗传信息库 。
(2)细胞核是细胞 代谢和遗传 的控制中心。
【高考警示钟】
1.核孔虽然可以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但仍然是 具有选择性的,如细胞核中的DNA就不能通过核孔 进入细胞质。 2.核仁不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细胞核中的遗 传物质分布在染色体(染色质)上。 3.染色体和染色质只是形态不同而已,成分完全 相同。
营养物质 分泌物
代谢 废物
DNA等
(抗体、激素)
病菌、病毒 (控制具有相对性)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 特点:具有专一性 间接方式
易
发出信号的细胞
靶细胞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2)细胞膜直接接触 例如:精子和卵 细胞的识别和结合
(3)细胞之间 形成通道( 胞 间连丝)
四、植物细胞细胞壁 • 化学成分:纤维素和 果胶 • 功能:支持和保护 • 细胞壁具有全透性
为什么细胞壁不是植物 细胞的边界? 细胞壁没有生物活性,它对 要进出细胞的物质没有选择性 (即全透性),它并不能保证细 胞内部系统的稳定,所以说细胞 壁不能称之为植物细胞的边界。
五、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绝大部分有1个细胞核 有的多个:人的骨胳肌细胞中的 真核细胞 细胞核达数百个 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 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成分: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 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大分 子物质的进出通道
2、核仁:
通常是匀质的球形小体。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周 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参与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
3、染色质 1)概念:主要指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 染成深色的物质。 2)化学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C
)
C.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教你审题]
据最新研究发现, 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 是造成色 斑的主要原因。 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 可以和黑色素细胞
① 膜的受体结合, 使内皮素失去作用, 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 ② 了福音。上述材料体现的细胞膜的功能是
(C )
考纲内容 1.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
能力要求 Ⅱ
2014 年高考风向标
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2.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
功能 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 绿体 Ⅱ 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