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动静脉内瘘-透析病人的生命线

2动静脉内瘘-透析病人的生命线


术前教育
患者与患者之间交流
健康宣教的材料的应用
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解决其问题
患者准备(一)
保护血管 拟行手术侧手臂禁止抽血、输液,注射药物,即使对末梢小 血管也禁止以上操作
保护该侧手臂皮肤勿破损,并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术后感染
可适当提物品,使该侧近端静脉充盈
患者准备(二)
术前锻炼 向患者讲解术前锻炼的重要性 手部可适当做握拳动作及腕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每天术侧手握橡皮球或橡皮圈数次,每次3-5分钟,每天 重复10-20次
止血栓形成
健康教育(二)
内瘘成熟的标准
内瘘建立后,一般在
4周,静脉逐渐扩张
后才能使用。老年人、 肥胖病人、糖尿病人
血管细、弹性差、成
熟期延长,一般2-3 月后才能使用 伤口 愈合好 静脉 充盈 静脉管壁 动脉化
内 容 提 纲
动静脉内瘘的原理 动静脉内瘘的术前评估、指导 动静脉内瘘的围手术期护理
术后观察(二)
观察切口外局部皮肤 有无红肿炎症现象,注意局部卫生,保持敷料干燥,观察 末梢血管充盈情况,手指有无发冷、麻木等缺血表现 观察动静脉瘘管是否通畅 术后24小时内用听诊器在切口近口端听诊,1次/2小时,
若出现杂音及震颤减弱或消失,应查明是否因包扎过紧或
有血栓形成,应及时联系医生。必要时施行动静脉内瘘再 通术
血管吻合方式
端端吻合
端侧吻合 侧侧吻合
血管是有限的自然资源,不可再生,合理使用
内 容 提 纲
动静脉内瘘的原理 动静脉内瘘的术前评估、指导 动静脉内瘘的围手术期护理
动静脉内瘘的长期使用及维护
术前准备
1
实验室检查 辅助检查 术前教育
☺医护人员准备:
2 3
1
保护血管 术前锻炼
拔针后纱垫加压包扎,压迫力度适宜,既要止血又不能完 全阻断血流,时间约20分钟 掌握准确的压迫点,压迫位置应在血管进针处
避免按压时间过长、压力过大,导致内瘘血栓形成
内瘘常见并发症(一)
并发症:内瘘狭窄
血栓形成 感染
出血
假性动脉瘤形成
发生原因: 反复同一部位穿刺
操作不规范 血流动力学改变
内瘘常见并发症(二)
动静脉内瘘的长期使用及维护
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及维护
内瘘使用:穿刺前评估
穿刺方法 拔针压迫 内瘘维护:内瘘常见并发症 内瘘维护要点
内瘘成熟使用标准
成熟期:术后4周 听诊杂音响亮,触诊震颤明显 血流量>400-500ml/min 内瘘血管直径≥6mm 血管皮下深度<6mm 在透析过程中3-5h,能承受2支内瘘针穿刺并
注意事项
动静脉内瘘术后5-7天内应保持术侧肢体清洁、干燥,定 期更换敷料,以防伤口感染 培训患者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具体方法是患者使用 指尖触摸术肢的瘘口处,若能扪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 则提示内瘘通畅;每天4次自我检测内瘘杂音,以免感染
及内瘘闭塞
健康教育(一)
内瘘术后早期,术 侧肢体适当做握拳 动作及腕关节运动, 促进血液流动,防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动静脉内瘘的优点
可长期使用
活动不限制,生活不受影响
充足的血流量 >300ml/min
并发症少
动静脉内瘘
原理:手术将外周动脉与邻近浅表静脉连接,使静脉动脉化 手术原则
先上肢,后下肢
先非惯用侧,后惯用侧 先远心端,后近心端
血液透析是非常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
血液透析
经过特定的血管通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送入血 液透析装置通过弥散、对流、超滤的原理达到“清洗”肾的 目的
血管通路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 临时性血管通路 直接动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永久性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半永久导管
内瘘维护要点(二)
睡觉时,勿压迫内瘘侧肢体,以免内瘘堵塞 瘘侧的手臂不要戴手表或过紧的饰物,避免负重、测血压、 抽血、静脉注射、输液输血等操作 加强局部锻炼,熟练掌握“健瘘操”
血管通路是病人的生命线
医生、护士、病人共同维护
愿这条生命线永远畅通无阻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

内 容 提 纲
动静脉内瘘的原理 动静脉内瘘的术前评估、指导 动静脉内瘘的围手术期护理
动静脉内瘘的长期使用及维护
尿毒症与替代治疗
尿毒症:又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由各种疾病引 起的慢性肾损害使肾功能逐渐丧失、从而导致体内有毒的代谢 产物不能排除体外,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引起的一 系列全身中毒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
保证350-450ml/min的透析流量
可用于每周2-3次长期反复穿刺
穿刺前评估
视诊
触诊
听诊
粗糙吹风样血管杂音
穿刺用物
透析护理包:
无菌治疗盘1个 胶贴10贴 无菌治疗巾 无菌手套2副 创可贴2贴 无菌纺纱2块
型号
规格 (mm)
24G
0.7×19
23G
0.6×20
21G
0.8×20
16G
1.6×25
医护人员、患者及 医疗环境,有利于 手术时间、地点的 选择、手术器械的 消毒等
¤血型:防止手
术意外,特别是 一些Rh阴性之类 的不多见的血型
辅助检查
心电图
评价心脏功能,预防可能出现的不 利于手术的原因;
胸片
检查肺部病变----炎症,脓疡,结 核,肺气肿,占位性病变(癌症) 。此外还可间接检查心脏疾病 ;
预防措施: 加强日常监措施: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管造影 治疗措施: 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 手术取栓 重新手术建立新瘘
内瘘维护要点(一)
穿刺后24小时内穿刺点使用创可贴覆盖,保持清洁、干燥 注意观察动静脉内瘘的伤口有没有渗血、肿胀 注意动静脉内瘘的通畅情况,每天4次(早、中、晚、睡 前)触摸瘘管有无震颤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防伤口感染 尽量穿袖口宽松的衣服
透析用穿刺针16G、17G
流量 (ml/min)
15—19
250-350
穿刺方法(一)
阶梯式
穿刺方法 纽扣式 穿刺定点
穿刺方法(二)
穿刺角度不宜过大,约25度 避开血肿、疤痕、硬结、动脉瘤处 穿刺部位距吻合口≥3cm
如使用同一条血管穿刺,两根穿刺针穿刺点应相距≥5cm
避免反复穿刺,做到一针见血
拔针压迫
患者准备(三)
心理准备


应细心、耐心的做好解释工作
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疑问

向患者讲解内瘘手术的必要性、目的、原理、过程,及手
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并发症,以及各种预防措施

邀请已经做完手术切效果好的病人现身说教,缓解患者紧
张心理

告知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
手术三部曲
手术当 日准备
术中 配合
术后 观察
☺患者准备:
2
3
健康教育
实验室检查(一)
血常规
◆血小板
凝血指标
◆肾功能不全患
生化指标
◆除了常规指标
白细胞 中性细胞 血红蛋白
者,通常情况下, 凝血功能指标异 常,及时发现, 减少并发症的发 生
外,重点查看肝、 肾功能、钾、钙 的含量,如果数 值异常,需及时 调整
实验室检查(二)
术前检查
¤血清八项:保护
注意事项
术后内瘘术肢不可负重,可保持功能体位: a.平卧位时不要压迫术肢,可将软枕垫于术肢,抬高肢体 30°可采用上臂吊带悬吊上肢前臂于功能位,促进静脉血
流,以减轻肿胀程度
b.站立时可用三角巾或绷带吊起术肢屈肘
呈 90°避免肘部过度屈曲
注意事项
注意内瘘术肢保护,避免碰撞,防止受伤 衣袖要松大,术肢避免佩带饰物 内瘘术肢避免测量血压、静脉抽血、静脉输液等治疗 每日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防止高血压避免低血压 的发生 保持内瘘术肢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血管 超声
所有行动静脉内瘘患者必做检查;
血管超声
目的:通过术前超声对前臂血管的观察与评价,选择合适 的造瘘血管是主要目的,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造瘘(AVF) 是最常用方法 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AVF术前检查,能很好的了解患 者的血管情况,指导临床进行手术选择,提高手术成功率 选择血管标准:桡动脉内径>2.0mm 头静脉内径≥2.5mm 静脉与动脉管径大小接近
签署知情 同意书 护士备皮
术中能与 医生正确 配合、表 达疼痛
返回病房后 测量生命体 征,观察伤 口情况
内 容 提 纲
动静脉内瘘的原理 动静脉内瘘的术前评估、指导 动静脉内瘘的围手术期护理
动静脉内瘘的长期使用及维护
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护理
健康教育
术后观察
注意事项
术后观察(一)
观察疼痛、血压情况 患者术后有无胸闷、心悸、血压波动情况,收缩压维持 在130-150mmHg,舒张压维持在80-90 mmHg,血压过低会 导致瘘管堵塞。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对症处理 观察动静内瘘切口处渗血情况 (1)与伤口缝合有关 (2)与血管缝合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