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004—2020)
第一章旅游产业背景分析
一、余干县基本概况
1、区位条件
(1)地理位置
余干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信江下游及怀玉山脉与武夷山余脉尾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3′48″——116°54′24″,北纬28°21′36″——29°03′24″,属亚热带气候区。
全县总面积为2,330.77平方千米。
地处赣鄱水道这一南北交通要道一侧,历来为军事重地。
秦置县时,余干疆域,东抵歙(今皖赣交界一带),西抵豫章(南昌等地),南抵瓯徼建宁(浙江、福建边区),北抵鄱甸(波阳县)。
现余干东与万年接壤,西连新建、南昌、进贤,南毗余江、东乡,北邻波阳、都昌,并滨鄱阳湖。
县城玉亭镇西距省会南昌市70千米,东距上饶市200千米,东北离景德镇市110千米,南距鹰潭市69千米。
(2)交通条件
陆路方面,县境东南的206国道、320国道为连接对外交通主干线。
206国道鹰潭—乐平—景德镇线,经过黄(金)埠、五雷,从而使余干县由黄埠经206国道、320国道、沪瑞高速与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连通,形成以公路为主的区域旅游交通格局。
此外,在建的昌万公路横穿余江,通过该公路县城玉亭镇距南昌市仅70千米,有利于省城及周边地区往返余干的经贸和旅游往来。
水路主航道有信江横贯县境,全长146.5千米,平均宽度为330到390米,最宽处(大溪渡)668米,有主要航道8条,275千米,均可通往南昌、九江、鹰潭、上饶、景德镇等地。
县内交通,到2003年11月,全县实现乡乡通柏油、水泥路。
全县公路总里程1,262.8千米。
其中已通县道167.7千米,乡道268.5千米,村道394千米。
全县共有行政村442个,已通公路村338个,其中已通油路行政村114个。
目前县境内外交通主要以陆路为主,水路为辅。
2、自然地理
(1)地质地貌
余干县基本上由低丘和滨湖平原所组成。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由东南部丘陵向西北缓慢倾斜,过渡到滨湖平原。
最高处为南部李梅岭,海拔390米,最低点在北部皇帝帽,海拔13米左右。
地形最大比高376米,信江纵贯其中,沿岸有小片的冲积滩地。
中部为平原区,占全县面积的46%;东南部为低丘区,占全县面积的43%;西北部为湖区,占全县面积的21%。
山脉分东西两大支,东大支系怀玉山脉,主要山峰有万春寨、高显峰、东山岭、康郎山;西大支系武夷山余脉,主要山岭有李梅岭、五彩山、山岩岭、望仙峰。
(2)主要水系
余干县境内河流众多,除常年性河流,还有鄱阳湖区季节性河流。
季节性河流,每年春夏水满时,与鄱阳湖合成一片;秋冬水退时,又现露为河流。
常年河流有信江、木溪河、大山寨河、珠桥河、九龙河、润溪河等。
其中信江为余干县第一大河。
境内流域面积200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86%,过境146.5千米。
据1995年测量,最大流量为13,600秒立方,相应最高水位28.76米。
1971年测量,最小流量10.4秒立方,相应最低水位17.59米。
季节性河流有康山河、赣江南支、黄陂河、抚河、饶河等。
此外余干县湖塘星列,其中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位于县西北部。
都昌县以南属余干县湖区,面积640平方千米,占全湖面积的五分之一。
每年汛期,整个湖面一片汪洋,枯水季节,湖、港、草洲星罗棋布。
县人把康山大堤沿圩外和鄱阳湖季节湖泊称为外湖,圩内平原大水域为内湖,丘陵地区小水域为池塘。
全县有较大外湖138口,较大内湖124口,池塘3,883口。
(3)气候和水文
余干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主要特点: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水量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无霜期长。
全县年平均气温为17.8℃,最冷是1月,平均为5.2℃,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为29.7℃。
历年平均无霜期为256天,全县气温的区域性差异不明显。
余干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586.4毫米,属赣东北少雨地区,年平均蒸发为1557.7毫米,年干燥度为0.67。
余干有明显的伏旱和秋旱现象。
余干县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08.29千卡/平方厘米。
年平均日照时数,中部为1,872小时,北部为2,047小时。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大风、冰雹、干旱、寒露风。
(4)植物资源
余干县植物种类繁多,有林木400余种,其中马尾松分布全县,且多连片。
1983年普查,保存面积25.07万亩,立木储蓄量9,511万立方米。
杉木林面积13.97万亩,立木储蓄量4.44万立方米。
还有竹林面积2,380亩,储蓄量127.6万根。
此外,还有一些生长在林木中的植物,李梅岭岩茶分为红、绿两种,均天然生长在林木茂盛的山坳中。
魔芋、天南星、绣花针、草珊瑚、何首乌等更是野生中药材宝库。
(5)动物资源
余干县野生动物十分丰富,有野猪、野兔、鹿、麝、狐狸、果子狸、麂、白鹤、白鹭等珍禽异兽栖息繁衍。
此外,康郎山一带的鄱阳湖水域,芦苇丛生,成为天鹅、白鹤、黑鹅、大雁等越冬觅食之地,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鄱阳湖重要的珍贵鸟类保护区。
(6)矿产资源
余干县拥有一定的矿产资源,有的矿种储量也较丰富。
据初步勘察资料,能源矿产有煤,非金属矿产有瓷土、焦宝石(耐火粘土)、石英石(硅石)、石灰石、红砂石、砖瓦用粘土,金属矿产有钛砂、砂金、岩金、赤铁矿、褐铁矿、锰磁盘等。
煤炭是余干县主要矿产资源。
其中含煤地层乐平组,含煤系储量,据预测总储量可达8,311.8万吨。
瓷土(瓷石)是余干县优势矿种,分布较广,是瓷都景德镇瓷业生产的重要原料。
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地有老虎口瓷石矿区,杨坊瓷石矿和黄家庄仙峰岭瓷土矿等。
保有总储量达7,259.42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33.8万吨。
(7)水资源
余干县地表水分当地陆地径流与信江流入境水两部分。
陆地径流主要由降雨产生,根据原上饶地区编等值线图,余干县年平均降雨1,600毫米左右,年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