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课程大作业目录1 绪论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1.3 开发工具与环境 (1)2 系统分析 (1)2.1 可行性分析 (1)2.2 组织结构分析 (2)2.3 系统中的基本业务流程 (5)2.4 系统中的主要数据及流程 (5)2.5 数据字典 (6)3 系统设计 (11)3.1 功能结构图设计 (11)3.2 新系统信息处理图 (12)3.3 数据库结构设计 (13)3.4 输入输出设计 (17)3.5 代码设计 (18)3.6 界面设计 (19)3.6.1 前台界面 (19)3.6.2 后台界面 (19)3.7 系统模块说明 (20)4 系统实施 (22)4.1 程序框架图 (22)4.2 源程序 (22)4.3 系统测试 (24)4.3.1 功能测试 (24)4.3.2 界面测试 (25)4.4 系统使用说明书 (32)5 总结 (32)6 参考资料 (33)致谢 (33)1绪论1.1 选题背景在手工业时代,企业对医院的各项管理的运作是停留在以纸、笔为主要工具的阶段。
到后来,随着信息量的快速增长,这种传统的手工操作的方法已无法迅速、准确的完成各项管理工作。
当医院意识到这点之后,纷纷开始重视医院管理。
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系统、信息技术、管理工具的进步以及计算机的普及,许多医院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预约管理。
从而提高了处理的速度与精度。
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将计算机这一信息处理利器应用于医院的日常管理已是势必所然,这也将为医院预约挂号管理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医院预约挂号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给医院和老百姓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主要体现在:极大提高了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管理中的漏洞,解决了异地和不便出家门的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大大减少了人们等挂号的时间等等。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医院预约挂号管理系统是每一个医疗机构管理平常挂号业务流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它的存在解决了病人挂号难、看病难等问题,所以医院预约挂号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每一个需要看病的患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大大的方便了求医困难的广大人民群众。
医院预约挂号管理是现代化医院的核心环节之一,它在整个医院管理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从前,医院预约与查询管理都非常的耗时耗力,同时由于采用手工操作,查询和统计的方式各不相同,不可避免造成一些错记漏记的错误。
因此,开发这样一套医院预约挂号管理软件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
1.3 开发工具与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7 或Windows XP编程语言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2 系统分析2.1 可行性分析主要功能:为患者提供个人信息登记、查询、挂号等功能;为医师提供病人信息查询、添加等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病人信息管理,医师信息管理,信息发布等功能。
性能要求:病人用户能够即使得到医院信息和医师信息,医院管理人员录入的信息必须快速且无差错地存储至中心服务器,且对浏览器端的数据应该及时进行更新。
应该达到10000人同时访问而不出现服务器瘫痪的情况。
输出要求:输出医院不同门诊部各位接诊医师资料,不同医师的挂号费用,以及各位医师的忙闲状态,供病人选择不同的就诊医师。
输出数据要简捷、祥实。
输入要求:方便、简捷、快速的输入病人信息或者医师信息。
安全与保密要求:病人用户只能查询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和公布的公共信息,不能对任何收费数据进行更改;医师用户有权在有限次数和有限期限内对所负责病人的信息进行输入和修改;管理人员则拥有在其权限内的查询、修改、删除病人信息,医师信息,通知信息的权限。
该系统可以与医师管理系统,医院收费管理系统,药房管理系统,医疗器械管理系统,病房管理系统等配合使用,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1)目标旨在开发一个统一的医院信息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医院管理,达到提升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的目的。
医院管理人员能够更方便的进行管理工作,包括患者信息管理、医师信息管理医院信息管理、收费信息管理等。
患者用户能够利用该系统进行信息查询、挂号、充值、结账;师则能够更方便的获取患者信息;医院可以更方便的对患者和本院医师的信息进行管理。
2)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法律方面的可行性所有软件都选用正版,版权归开发者所有。
所有技术资料都由提出方保管。
合同明确制定违约责任。
❖使用方面的可行性使用本软件人员明确使用方法后即可使用,系统管理员要求有计算机的专业知识,经过专业培训,确保熟练管理系统。
4) 操作可行性分析由于系统完全按照面向对象理论,采用窗口设计,功能模块清晰,界面友好,完全按照医院现有业务流程设计,所以易学易懂。
当在分析中发现项目存在不能按期完成的风险时,就必须采取缩小项目的范围或改变技术等措施来规避风险。
2.2 组织结构分析各个部分的关系如下图:2.3 系统中的基本业务流程2.4 系统中的数据及其主要流程❖顶层数据流程图(DFD)❖功能级数据流程图(DFD)❖底层数据流程图(DFD)2.5 数据字典源点/终点处理源点:工作人员终点:病人接收事务录入信息收取挂号费生成挂号单数据流数据存储事务挂号费病人信息❖数据项描述名字:工作人员姓名别字:挂号员描述:处理病人挂号要求的工作人员,负责录入病人挂号信息、收取挂号费并打印挂号单定义:工作人员姓名=3(【汉字】)50 位置:输出到挂号单名字:工作人员编号别字:挂号员标识描述:能够唯一的代表一位挂号员定义:挂号员编号=“0001”..“9999”位置:输出到挂号单名字:病人姓名别名:患者/就诊者/就医者姓名描述:来看病的人的名字定义:病人姓名=3(【汉字】)50 位置:输出到挂号单名字:病人编号别名:病人的标识描述:能够唯一的代表一位病人定义:病人姓名=“0001”..“9999”位置:输出到挂号单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存储描述❖ 数据流描述❖数据处理描述❖ 外部实体描述3 系统设计3.1功能结构图设计本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改善门诊高峰期挂号排队长、就诊长时间等待、环境拥挤混论的现状,特别是解决专家号难挂的问题,有效地减轻了门诊高峰的就诊压力,提高医院门诊的服务质量,保障医院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该系统不仅具有一般的门诊挂号功能,又可以通过分析病人的流量、各医生的就诊量,来合理地选择医生及预约的时间进行就诊等等功能,在方便患者的就诊的同时,又可以大大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及资源的利用率。
系统简约结构图如图所示:图1:该系统网上在线挂号功能结构流程如下所示:3.2 新系统信息处理功能图前台用户(患者)及后台用户(管理者)操作功能图分别如下所示:前台用户操作注册登录专家查询预约查询用户信息修改选择就诊课室填写个人资料查询就诊专家确定注册成功查询预约信息查询专家预约时间取消预约预约缴费查询个人信息修改个人信息输入医保卡信息返回注册界面确定预约信息更新预约信息返回挂号费支付宝交付网银交付现场交付登录系统成功3.3 数据库结构设计在系统的设计的过程中,数据库分析和设计尤为关键。
在数据库设计中,主要的步骤如下:第一步:分析阶段系统设计人员通过系统分析阶段的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掌握系统关于数据的需求。
在数据库设计阶段确认用户有关数据、关系和数据库信息的要求。
第二步:概念结构设计。
在分析的基础上,使用E-R 图工具描述出现实世界中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关系。
1.根据需求确定关系模型根据前面的需求分析,确定系统所涉及的实体和关系,然后应用E-R 图对信息进行组织和连接。
例如,患者挂号的实体包括:病人实体、医生实体、科室实体;关系包括:病人挂号、医生出诊,分配的科室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确定数据库中的表在完成系统的ER图之后,需要将ER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型,也就是说,要设计出数据库所需要的表格。
在这里,选用的是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使用表来存储信息,确定数据库中的表是数据库设计中比较难处理的一步。
利用数据库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医院挂号信息的组织和管理问题。
设计者从数据库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收集的各种表格中,却不一定能够直接找出生成数据库表结构的线索。
根据关系规范化的知识,将上面的E-R 图化解为几个规范的关系,每个关系可以在关系数据库中用表来存储。
此外,为了能够更合理地确定数据库中应包含的表,按以下原则对数据进行分类: 1)每个表应该只包含一个主题的相关信息。
表中只包含一个主题的相关信息,它就可以独立于其他主题来维护自己主题的信息。
例如,将病人信息和医生信息分开,保存在不同的表中,这样当删除某一病人信息时就不会影响到医生信息。
根据其相关信息,建立各个实体的信息表如下:病人的信息表: 病人挂号信息表:医生信息表:科室信息表:表中不应该包含重复信息,并且信息不应该在表之间复制。
这样每条信息只保存在一个表中,只需在一处进行更新,效率高,同时也消除了不同信息重复项的可能性。
2)五张表的表的结构如下(其中带k 的为主键):患者挂号信息表结构管理员(登陆管理)表结构医生信息表结构用户(患者)信息表结构科室信息表结构3.4 输入输出设计医院的网上挂号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上,辅助医生和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的综合人机系统。
这个系统平台是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包括计算机软硬件选择、计算机输入输出的设计、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选择等。
在运用此系统的同时,会要用到输入输出设计,在该系统中,输入设备包含光电阅读器,键盘,鼠标等,输出设备包含显示器,光盘,打印机等,输入输出格式为表格图形,输入输出介质为磁盘内存。
输入报表设计:输出报表设计:3.5 代码设计所谓代码是用数或字符代表事物名称、属性或状态等的符号。
它以简短的符号形式代替具体的文字说明,惟一地标识系统中的某一事物。
在信息系统中,代码是人和机器的共同语言,是系统进行信息鉴别、分类和排序等处理的依据。
所以代码设计是实现信息管理的一个前提条件,其主要任务就是要提供给信息系统所需使用的代码标准。
使其在系统中方便使用。
在该系统中,代码全使用十进制码。
系统代码原理:医院的人员编号为8位的顺序码,此设计短小,简单,易扩充,其中,第一位数0表示为医护人员,第一位为1时为患者,二三位数表示该人员所在总科室,四五位数表示总科室下的分科室,第六位数取决于第一位数,若第一位数为0时,第六位数可为1,2,3,4,5(分别代表1:医师 2:主治医师 3:主任医师 4:副主任医师 5:护理人)若第一位数为1时,则第六位数为0;七八位数为顺序位数。
例如:医院的人员编号为00101101,则表示是位医生,是第一个总科室下第一个分科室下的第一位医师。
医院人员编号代码设计:科室编号为四位数编码,前两位是总的门诊科室号码,后两位是总科室下的分科室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