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章 领导者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第九章 领导者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领导者处理与下级的关,中心是如何发挥 下级的作用,调动其积极性。
2011-2-15 14
9.2.2 领导者处理与下级关系的原则
服务原则
各级领导需要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 主动关心下级的疾苦,经常倾听下级的呼声,积极 帮助下级解决各方面的困难,热忱为他们创造良好 的工作条件。
民主原则
领导者要实行民主,在同下级相处中造成一种民主 气氛。遇事同下级商量,善于听取下级的意见,鼓 励下级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应当欢迎下级提出 建设性的意见和批评意见。这样才能使上下级之间 增进团结、加强了解、消除隔膜,在心理上和感情 上更加接近,增进心理相容感。
恰当地根据上级领导的心理特点和习惯开展 工作,既有利于搞好工作,又有利于处理好 与上级的关系。
2011-2-15 9
在上级面前规矩而不拘谨
领导者在上级面前,言谈举止应庄重文雅, 不能过于随便或太轻浮。但是,在上级面前 也不能过分拘谨,说话办事缺乏个性,处处 谨小慎微。 要想与上级建立良好的关系,应依靠自己的 努力,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能错误 地以为只有唯唯诺诺、掩饰个性才是良策。
要有相互的认同感
认同感是主体内在感情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它要求 在实施集体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其他成员的 感情,在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上,保持共同的认 识或评价。这种认同感,是相互间以诚相待、心理相 容的结果。因为受到尊重和信任是人的精神需要。
2011-2-15 23
9.3.3 处理好同级关系的方法 积极配合而不越位擅权
作为同级领导,既要齐心协力积极开展工 作,又要做到不越位擅权,插手别人分管 的工作。 属于别人职权范围的事决不干预,属于自 己的职责决不推卸,再有能力和必要帮助 他人工作时,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和尺度, 掌握好时机和方法,避免产生负效应。
2011-2-15
24
明辨是非而不斤斤计较
同级领导在一起工作往往会因某些事情上意见、 态度、看法不一致而发生分歧,甚至争吵。对 此,如处理不好,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隔阂,影 响工作。 所以领导之间要顾大局,从维护团结的愿望出 发,坚持做到“是非问题弄清楚,一般问题不 在乎”。对涉及大是大非问题,一定要坚持原 则,但讲究方法,避免把矛盾公开化,以致扩 散到下级和群众中去。对“小事”,不细究、 不计较 对己严,待人宽,谦和忍让,豁然大度。
从领导关系的角度看,下级是一个相对的概 念。在领导系统中,从最高领导者开始到基 层领导者为止,每个领导者都有自己的下级, 不同层次的领导都面临着一个处理好与下级 关系的问题。
2011-2-15
13
领导者处理好与下级关系的问题之所以重 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下级是领导者实施领导的具体对象,没有下级 就谈不上上级,失去下级就等于失去领导,就 会变成孤家寡人。 下级是领导者做好工作的依靠。 下级是领导者通融情感的重要对象。
2011-2-15
10
运用“等距外交”,避免交往过密或亲 疏不一
所谓“等距外交”,是指作为下级应该从工 作出发,对上级领导成员一视同仁,亲疏有 度,建立和发展正常关系,而不应从个人目 的和私利出发,戴“有色眼镜”看待上级, 攀一方踩一方。这无论对工作、对上下级关 系,都是有害无益的。
2011-2-15
同级关系是指在领导活动过程中,同一层次 领导之间存在的一种横向人际关系。同级关 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同级关系是指,在领导活动中发生的无行 政隶属关系而处在同一行政级别的领导者之间的 相互关系。 狭义的同级关系是指,同一组织内同一层次上的 不同部门的领导人之间的关系。
2011-2-15 20
同级关系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2011-2-15 26
支持帮助而不揽功推过
同级之间常常会遇到一些工作上的交叉,也会 有一些需要共同处理的交叉事物。对这些交叉 工作,同级之间应当相互支持。只有相互支持 才能相互配合。 其他领导者遇到困难时要主动排忧解难;当对 方出现失误和差错时,应主动补台,不能看笑 话,更不能落井下石和趁机拆台。 不能好大喜功,有功自己揽,有错推别人。 如果真正做到了权力不争,责任不推,困难不 让,有功不具,有过不诿,领导之间的关系就 会更加密切、融洽,真正做同舟共济。
2011-2-15 17
关心爱护的艺术
关心爱护下级,满足人的情感需要,是调动 下级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方面。领导者要善于 用爱抚亲和艺术,理解、关心、信任、宽容 和尊重下级,着意创造心情舒畅的氛围,发 挥情谊的作用。
助人发展的艺术
作为上级领导者应关心下级的进步和成长。 那些紧紧吸引着下级的领导者,大多是尽力 帮助其向上发展的人。领导者不但要自己带 头工作,积极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 积极和热情,是别人都积极工作。
下级服从上级,这是上下级关系中最基本的 原则,也是古今中外历来通行的原则。所谓 下级服从上级,就是下级受纪律的约束必须 无条件地服从上级的决定,不能以任何借口 拒不执行。
积极做好工作,为上级分忧解难
要当个积极的执行者 要当个诚实的信息员 要当个无私的好参谋
2011-2-15 6
避免关系庸俗化
领导者处理同上级的关系时,必须坚持党 性原则,遵循党和国家的政策、制度和规 定,避免关系庸俗化。党性原则是领导者 处理与上级关系的根本原则。 一方面,对上级要采取尊重爱护的态度, 自觉维护上级的权威,体谅上级的繁忙与 困难。 另一方面,又不能对上级阿谀奉承,溜须 拍马。
政治领导与业务或行政领导之间的关系,如党政负 责人之间的关系。 副职与副职之间的关系 同一组织内部处于同一层次上的不同部门之间的领 导关系
如何处理好同级关系是每一个领导者都必须认 真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同级关系具有直接、经常、密切、频繁的特点,因 而在一些问题上产生分歧和矛盾的机会也就比较多, 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产生隔阂,造成内耗,给工 作带来一定影响。
2011-2-15 18
授权超脱的艺术
高明的领导者都懂得授权超脱的艺术,善于冲破烦杂 事务的包围,洒脱轻松恰到好处地把应当委让之权真 正交给下级,这样不仅能激发下级的信任感和工作热 情,使其在上级的监督下有一定的自主权,从而司其 职、尽其责、成其事,而且领导者也能从事务堆中解 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大事,处理好大事。
2011-2-15 25
见贤思齐而不嫉贤妒能
处理好同级关系,不仅要有容人之短的度量, 而且要有容人之长的胸怀,见贤思齐,不怕别 人超过自己。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增长才 干,共同进步。
相互沟通而不怨恨猜忌
同级之间应经常沟通思想,建立和谐的感情氛 围。实践证明,善于沟通的领导者,就容易被 对方理解和信任,彼此之间的“心理防线”也 容易迅速消除。相反领导者之间缺乏相互沟通 的精神,彼此“各揣心腹事”,最容易发生心 理冲突,怨恨猜忌,造成“僵局”。
2011-2-15 8
善于领会领导的意图
为实现某一目标、完成某一任务而作的设想、 计划就是意图。 要想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必须了解 上级对搞好这项工作的行为动机和基本设想, 也就是领会领导意图。只有这样,才能根据 上级的思路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出色完成 领导交给的任务。
适应上级的特点和习惯开展工作
2011-2-15
2
9.1.1 领导者与上级关系概述 领导者与上级的关系,是指处于领导层次 的人与他们的领导者在领导活动过程中所 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包括直接领导关系 和间接领导关系。 领导者与上级的关系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 问题。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对于领导者 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2-15 3
第九章
领导者处理人际关系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领会领导处理好关系的重要性 ◎掌握处理各种关系的基本原则
2011-2-15
1
9.1 领导者如何处理与上级的关系
人际关系是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中 经常接触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提高领 导者处理人际关系的操作方法与艺术, 是改进领导方法,提高领导水平的一 个重要内容。
2011-2-15 21
9.3.2 处理好同级关系的前提条件 要有共同的使命感
一般来说,每个单位和部门都有一个领导集 体。领导集体的成员为完成共同的使命而结 成一个有机整体。 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必须认识到自己所担 负的工作是为了完成整个领导集体共同目标 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忠于职守、完成本 职工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1-2-15 15
公平原则
对下级一视同仁,公平合理,是领导者处理好与下 级关系的重要前提。当下级发现领导者能公正地对 待自己时,心情就舒畅,工作积极性就高。反之, 则会产生不公平感。领导者的不公正态度,会挫伤 下属的积极行,有的甚至会与领导冲撞,以次来发 泄自己的不满。
监督原则
作为领导者,对下级的工作及时进行检查督促是十 分必要的。领导者在履行监督职责时,必须搞好调 查研究,做到实事求是。要深入下层,了解下属的 工作,把握下属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观察下级工作 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采取有效而适当的办法加以 纠正,是工作正常运转,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
可以得到上级的信赖
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在上级的心目中造成一 个良好的印象,使上级感到你可亲可靠,可以 胜任所担负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得到上级的 信任、理解、支持和帮助。
可以赢得下级更多的拥戴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领导者与上级的关 系不仅关系到上级对自己的信赖和支持,而且 关系到下级对自己的拥戴程度。 上级信任和支持的领导者,往往能得到下属更 多的拥戴。相反,则可能出现疏、离、弃、反 等现象,给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2011-2-15 27
9.3.4 处理好党政负责人之间的关系 正确认识“中心”与“核心”的辩证关系
党中央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布了一系列 重要文件,明确指出,企业党组织是企业的 “政治核心”;同时反复强调,坚持厂长负 责制,维护厂长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中心 位置”。 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与厂长的“中心 地位”,是企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是辩 证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替代,相辅 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