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磁器口解说词

磁器口解说词

版本一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古镇磁器口解说词朋友,要了解重庆的现在,你不能不了解重庆的过去;要了解重庆的过去,你不能不了解磁器口。

古镇磁器口,地处重庆近郊沙坪坝区东北部,方圆1.5平方公里。

背靠歌乐山,前临嘉陵江。

凤凰山、马鞍山、金碧山,三山并列。

清水溪、金碧溪,两溪环抱,是昔日嘉陵江边有名的水码头。

磁器口始建于公元998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我们走在石板路上,仿佛回到了明清时代。

你看,这里的房屋依山就势,或穿逗框架,或砖柱结构,自然天成。

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刻满了历史的沧桑。

磁器口是西南山地民居典范,堪称山地民居建筑博物馆。

这里是全国重点保护的历史街区。

下面,我们沿着这条石板路,走进古镇,翻开千年历史,领略古朴而迷人的风韵。

1、凤凰门、金碧门、龙隐门牌坊磁器口原有三座石牌坊,犹如三位老人,站立在岁月的风雨中,目睹了磁器口的历史变迁。

这三座牌坊,现已荡然无存。

为恢复磁器口古风、古貌,重新修建了凤凰门(因建于凤凰山下而得名)、金碧门(因濒临金碧溪而得名)、龙隐门(因磁器口旧名龙隐镇而得名)三座牌坊。

2、磁器口大桥磁器口大桥是原国民政府重庆市市长杨森,于1948年开始修建的,取名“惠通”,刚竖起几个桥墩,便去了台湾。

大家现在看到的大桥,是沙坪坝区政府后来修建的。

老百姓说:国民党修桥墩,共产党修桥面。

你们看,桥上安放了54座石狮,与磁器路旁安放的46座石狮一起,共计100座,群众誉为“百狮路”,是古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磁器口赋该赋由磁器口民间艺术家朱墨先生撰写,并刻于石碑上。

该赋饱含对故乡的赤子之情,较为详细的叙述了磁器口千百年来的兴衰、变迁。

4、钟家院慈禧太后大家都很熟悉吧?钟家院就是慈禧太后掌管小金库的钟云亭所建,距今有120年历史。

该院子兼具有北方四合院与南方四合院的特色。

5、翰林院磁器口流传有“一门三举子,五里两翰林”之说,就是指的翰林院。

翰林院原为鲤鱼石学舍,清末有孙氏一家在此办学授课。

其后人在此读书,考中三个举人。

另有学生黄钟音、段大章中进士第,授翰林院编修。

因此,磁器口的翰林院是当时读书人向往之地。

房屋现保存中院,内庭有小拜月台,是当年主人举行家庭祭祀的地方。

6、童家院童家院小巧精雅,其门为斜向型,据说建造风格与原房屋主人的生辰八字有关,意为消灾避难。

正屋大门刻有传统雕花,精美雅致,含有平安富贵,福寿双全之意。

7、禹王宫禹王宫建于清初,最初为湖南、湖北人筹建的会馆,用来供奉大禹王,木作雕花异常精美,是湖广填四川的遗迹之一,现已改为民居。

8、华子良陈列馆、鑫记杂货铺及地下联络站,华子良脱险处。

(1)华子良陈列馆。

小说《红岩》,电视剧《烈火中永生》,我想不少朋友都看过。

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疯子”华子良吧?华子良的原型就是韩子栋。

该馆展出了“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充满传奇色彩的生平事迹。

二楼还展出了《红岩》中小萝卜头的生平事迹。

参观华子良陈列馆,我们会更真实的了解中国人民那段可歌可泣的斗争史实。

(2)鑫记杂货铺地下联络站。

“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因“装疯”被特务派出到磁器口街上买菜,“华子良”利用这个机会,在鑫记杂货铺与党的地下联络站取得了联系。

韩子栋老人回渝来到磁器口,曾多次指认这一联络点。

回想起当年的斗争,不禁感慨万千。

(3)华子良脱险处。

有一天,华子良又到磁器口买菜,他趁押解看守打牌时,机智地摆脱了看守的监视,跳进滚滚嘉陵江中,躲在江上一只木船的船底,避开了看守的追赶,死里逃生。

你们看,江边那只不起眼的小木船,就是当年历史的见证。

9、宝善宫教育博物馆宝善宫曾经是道观,后改作小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曾在此读书。

该院正殿为抬梁式穿逗结构,大气磅礴,堪称建筑精品。

其贴金匾座等木雕,精美绝伦。

大家仔细看看,大门不在正殿中,主线偏东南,面向嘉陵江,这正合道家水火相克之意,是以该院多次躲过劫难,至今保留完好。

10、石板路大家脚下的石板路,看起来平平常常,它却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

明清时,场镇街面大,多铺设青石路面。

磁器口的青石路面大约有2.5公里长,石板路宽度与房屋高度之比大体为1:1.5。

尺度宜人,自然和谐。

虽经人们千年踩磨,至今仍保持完好。

石板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都留下了一个传说;石板路上的每一块青石,都讲述着一个故事。

人们赞叹: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

11、深水井相传,该处原是一口枯井,明建文帝朱允文,因争夺皇位,避难逃到磁器口,藏于枯井中,饥渴难忍,差点昏死。

突然间,一股清泉从井底喷涌而出,甘甜可口,饮后饥渴顿消,躲过一劫,建文帝大喜,称其为生水井。

老百姓又称为僧水井,后经多年误传,大家就叫它深水井。

街边立有石碑,碑上刻有诗一首:风景泣统说灵泉,井底波澜汇百川。

共仰真龙抛万念,至今气绕马鞍山。

12、胡大妈蜀绣坊蜀绣,全国四大名绣之一,是成、渝两地独有的刺绣品种。

其特点是造型生动,立体感强,该绣坊为重庆蜀绣专家胡大妈嫡传弟子杨军女士所开,平时授徒学艺。

据说,宋美龄曾经挑选磁器口的名绣品《八仙过海》赠送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

13、荣强牙科诊所匾牙医姓江,相传祖父是郭沫若的至交,故郭沫若题此匾相赠。

14、戏剧院这里曾经是戏院,上演川剧等地方戏曲。

抗争时为剧院,多次上演郭沫若的《屈原》等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宣传抗日救国,也为沙磁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徐悲鸿先生曾经在此与前妻蒋碧薇谈判离婚,赠与亲笔书画100幅,法币600万,证人为当时的大律师沈钧如。

戏院因年代久远,已成危房,政府拟改建为民俗博物馆。

15、聚森茂酱油厂酱油,生活中谁也离不开的调味品。

磁器口的酱油品种很多,其中,最出名的是巴渝老字号聚森茂酱油。

该酱油厂为清代光绪年间张杰三修建,采用中国传统的工艺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酿造出的酱油色、香、味俱佳。

远销上海,一时间几乎垄断了长江沿线的酱油市场。

当时,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打出科学酱油的牌子,所以,老百姓戏称教育学院是“酱油学院”。

酿造作坊历经一百多年,至今保存完好。

16、福到摸福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一个“福”字。

中国民间的习俗是将“福”字倒贴,表示福到(倒)了。

传统摸“福”,要内心清静,虔诚,面向“福”,闭眼转三圈后,再向前膜拜。

如摸到中心,即是有福之人,可大吉大利,是否灵验?信则灵,不信?那就试试,愿大家都是有福之人。

17、川剧座唱中心川剧是我国的国粹之一,是世界古戏剧的活化石。

川剧的绝活变脸、吐火、滚打、藏刀深受老百姓喜爱。

磁器口历来盛行川剧,过去男女少老都会唱几句,并逐步发展为川剧清唱的独特形式。

人们在闲暇之时,三朋四友邀约到茶馆坐坐,泡一杯盖碗茶,听川剧座唱,高兴了,还自己哼几句,不时拍手叫声“好!”,可谓自得其乐。

磁器口川剧座唱中心,平时作为茶馆,每月定期演出。

18、清韵茶轩过去,磁器口茶馆盛行,川剧、评书、民乐演奏和袍哥聚会,乃至邻里纠纷的排解多在茶馆进行。

茶馆,是当时重要的社交场所。

现在,茶馆多为群众休闲之处,保留了川剧和民乐演奏,品茶之时,欣赏茶博士凌空倒茶,一手绝活,令人赞不绝口。

19、宝轮寺宝轮寺位于磁器口过街楼对面,背依白岩山,面对嘉陵江。

原名白岩寺。

因四周有白色山崖而得名。

相传明朝建文帝避难曾在此隐居,所以又名龙隐寺。

磁器口旧称龙隐镇,即由此而得名。

寺内“大雄宝殿”四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是我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

该殿为明代建筑,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整个大殿金壁辉煌,没用一颗铁钉,堪称我国建筑艺术之瑰宝。

多年来,宝轮寺暮鼓晨钟,香火不断,每逢春节庙会,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在这里烧几柱香,许个心愿,保全家平安。

宝轮寺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少妇尿童雕塑传说建文帝避难磁器口,因长期奔波,身体不适,偶尔喝了七岁男孩的小便,其哮喘、劳损、风湿病奇迹般的不治而愈,得以云游四方。

所以老百姓俗称童子尿为“护龙水”。

当然,这座雕塑中小男孩尿出的是清清亮亮的自来水,大家口渴了,尽可放心喝一点,虽不能治百病,也会令人神清气爽,消除旅途的疲惫。

21、钰合祥茶楼钰合祥茶楼是重庆“林汤圆”传人林纪娟女士与人合建,该匾为著名美术家刘文西所题。

茶楼内有川剧及民乐表演,楼顶平台为品茶观景的好去处。

22、江风茶楼该茶馆有民间艺人唐老头常年演唱莲花闹,古朴的民风民俗,让人有返朴归真之感,吸引了不少游客。

23、利君酒家酒家装修极具地方特色,茶亭竹廊可品茶,店中利君板鸭及假豆花为中华名小吃。

24、码头(观景台、广场、汪逆跪像)磁器口过去是重庆重要的水码头,曾与朝天门齐名。

原有上河街,下河街,商贸极其繁华,往来船只众多彩“白日里千人拱物,日夜后万盏明灯”之美誉。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里开辟了景观台、茶摊和码头广场。

站在景观台,凉风拂面,遥望嘉陵江水东去,真有时过境迁,流水依旧之慨叹。

抗战建国阵亡将士纪念碑与汪逆跪像。

1940年,原中央美院教授王临乙在爱国将领冯玉祥支持下,设计汪逆(汪精卫夫妇)跪像一座,用青石雕塑而成,立于抗战纪念碑前,表达了全国人民“讨伐汉奸叛逆,弘扬民族正气”的共同心愿。

遗憾的是,后因修路,“汪逆跪像”被埋入地下,至今无法找到,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按原样恢复的。

25、张家院、李家院(小街)张、李两院,背靠金碧山,面临金碧溪,依山临水而建,布局紧凑,小巧精致,木作门窗雕花精美,在该院居住,闹中取静,冬暖夏凉。

如果你厌倦了闹市的喧哗,来这里小住,及其舒适。

26、戴家院子戴家院子是民国时沙磁区区长戴志均所建。

戴家祖居磁器口,历代为地方百姓服务,多受敬仰,他本人也熟悉活动,历任军法官,司法官,律师及市参议员等职。

解放时,只身去台湾,授陆军少校、台湾当局国防部军法局副局长、台北重庆同乡会理事等职,1988年于台北家中去世。

27、文昌宫磁器口有九宫十八庙,香火最旺的庙宇数宝轮寺,道观中最热闹的就要数文昌宫了。

文昌宫座落在金碧山上,嘉陵江上往来的船只远远就可见高踞于山岩上的庙宇。

文昌宫为明代所建,房屋100多间,供奉有文昌帝君。

在中国神学中,文昌帝君主管人间爵禄,能预知世人的穷达与官运,故为文人必拜之神。

传说二郎神为了保护文昌宫,曾下凡降伏了在嘉陵江上兴风作浪的孽龙,后来,老百姓在文昌宫三清殿的旁边,塑了一尊二郎神的坐像。

自从他坐镇文昌宫后,孽龙就再也不敢来了,大家从保存下来的寨门及古城墙上,仍可见当年宏伟的规模、气势。

28、文昌宫寨门城楼建文帝避难磁器口时,常来文昌宫拜祭,后人在此立有建文帝像,清代时被毁,现已恢复。

29、文昌宫石雕堡文昌宫前临嘉陵江,背靠金碧山,扼守嘉陵江滑拖嘴险滩要道,抗战时,原国民党主席林森曾在此修建石雕堡,作为嘉陵江一道防线,现已改作民居。

30、水观音观世音在佛教徒心目中是救苦救难的菩萨。

滴水观音、千手观音、送子观音等大家都很熟悉,对于水观音,还不一定听说过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