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腹腔积液PPT
最新的动物试验证明,在腹腔内注射紫杉 醇纳米粒可以显著的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腹水 量,注射48小时后腹腔紫杉醇纳米粒的浓度是 游离紫杉醇的20倍。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IHCP)是热疗与化疗 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热疗是通过加热使肿瘤组织的温度达到
40—44℃,引起肿瘤细胞生长受阻与死亡的一
种治疗方式,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发挥协同 效应。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目前与热疗发挥协同作用的药物有铂类、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双糖胞苷、紫杉醇、环磷 酰胺等。
恶性腹腔积液形成机制
1,腹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 2,膈下淋巴管或静脉回流受阻。 3,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 4, 肝广泛转移,肝静脉回流受阻。
恶性腹积液常见肿瘤
卵巢癌、胰腺癌、大肠癌、胃癌、 肝 癌、淋巴瘤、乳腺癌。
临床症状和体征
1,局部症状和体征:腹胀、疲劳、腹围增加、 足水肿、移动性浊音阳性。
腹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失去动态平衡的 结果,每种疾病腹水的形成机制是几个因素联 合或单独作用所致。
腹腔积液形成机制
全身性因素: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2)钠水潴留 (3)内分泌障碍
腹腔积液形成机制
局部性因素: (1)液体静水压增高 (2)淋巴流量增多、回流受阻 (3)腹膜血管通透性增加 (4)腹腔内脏破裂
浆浓度较低,全身不良反应较小。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腹腔注射的药物主要可分为(1)化疗药物: 如博莱霉素、顺铂、多柔比星、阿霉素、羟基 喜树碱、丝裂霉素、氟尿嘧啶等;(2)生物反应 调节剂:白介素、干扰素、单克隆抗体、沙培 林(OK-432);(3))放射性核素32P等;(4)中药制 剂如榄香烯乳、鸦胆子油乳、康莱特、香菇多 糖等。 (5)硬化剂:如四环素、滑石粉、强力 霉素,但副反应较大,现较少使用;
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45位恶性腹水患 者(卵巢癌46%、淋巴瘤1l%、膀胱癌9%、原 发灶不明13%)予针对肿瘤的全身化疗后,43 %的患者腹水症状得到了完全缓解或明显改善。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适应症:
1,大量腹水。 2,化疗不敏感肿瘤。 3,全身治疗效果差者。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1,放腹腔积液治疗:每次抽取腹水量以1000~ 3000ml为宜;抽完腹水后可向腹腔内注射多巴胺 20mg,可增强利尿效果。由于大量或多次放腹水 可导致白蛋白与电解质的丢失,腹水感染的机会 也会增加故应避免。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2.1 化疗药物:腹腔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
药物注入腹腔后,由淋巴管或腹膜吸收,大部 分经脏层腹膜吸收的药物进入门静脉。
腹腔内化疗有以下特点:腹腔内药物浓度 较静脉给药后能达到腹腔的药物浓度高几十到 几百倍,提高了局部细胞毒作用;门静脉内药 物浓度高,有利于控制门静脉内癌细胞和肝脏 内的微小转移灶;血浆药物浓度较低,全身的 毒副反应较小。
2,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
诊断
一,症状和体征。 二,腹B超、腹CT。 三,腹水实验室检查 1. 腹水细胞学(检出率60~70%)。 2. 腹水性状(多血性)、生化检查。 3. 腹水中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199、 LDH、HCG等。 4. 细胞遗传学检查 。 四,鉴别诊断 排除肝硬化、心功能不全、结核、化放疗并发 症。
少量:300~500毫升(ml)(可无明显不适而 不易被觉察)。
中等量:500~3000mL(自觉腹胀,呈膨隆的腹 部外形,体检时可有移动性浊音)。
大量:3000mL以上(呼吸困难及下肢浮肿等)。
不同疾病引起的腹水常表现出不同的伴随症状,如发热、黄疸、贫血、 肝脾脏肿大、心力衰竭等症状和体征。
腹腔积液形成机制
治疗
1,全身治疗。 2,局部治疗。
全身对症治疗
1,限制水、钠的摄入 (尤其是低蛋白血症所致 者 )、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 (每天盐不超过2g)。
2,补充白蛋白或加速蛋白合成。
全身对症治疗
3,应用利尿药 :晨起单次口服螺内酯和呋塞米。 起始剂量(次):螺内酯100㎎;呋塞米40㎎。 最大剂量(日):螺内酯400㎎;呋塞米160㎎。
化疗药物可单独使用,也可以2~3种组 成联合方案,有效率为30%~60%,较全身静 脉化疗高。
常见副反应为腹痛、骨髓抑制和腹膜炎等 (见表1)。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随着肿瘤靶向治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 集中于利用纳米载体系统将化疗药物送入体内, 腹腔化疗也不例外,相关研究已进入临床试验 阶段。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引流时应控制引流速度,应逐步收紧腹带, 及时补充丢失的白蛋白。若患者经济许可,平 均每抽出1 000ml腹水后,可给予静脉输注约 6g左右白蛋白,以维持身体有效循环体积。
文献报道中腹腔导管最长放置引流时间为18个月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2,腹腔内给药 优点:腹腔局部药物浓度高,提高疗效;血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为了使药物能均匀分布在整个腹腔,与各 个部分充分接触,在大量腹水引流后,注入化 疗药物后输入1 500—2 000ml等渗溶液。
恶性腹腔积液局部治疗
抗癌药物的选择依据以下几点:(1)药物 必须能通过自身或其代谢产物杀死肿瘤细胞; (2)药物必须有较高的腹腔渗透能力;(3)药物 必须很快从血浆中清除;(4)药物必须有较强的 穿透肿瘤组织的能力。常选择的药物为腹腔/ 血浆AUC比值高的药物。
从文献报道来看,对于不同肿瘤引起的腹水,利尿剂 的平均有效率约为31.5%。利尿剂的疗效与血浆肾素/ 醛固酮水平、血浆/腹水蛋白梯度有关,血浆肾素水平高, 血浆腹水蛋白梯度>1.1g/dl者疗效好,反之疗效差。
全身抗肿瘤治疗
有效的化疗是控制恶性腹腔积液有效办法之 一。特别是化疗敏感肿瘤:如恶性淋巴瘤、小 细胞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不仅能缩小原 发病灶而且使腹水明显减少。
恶性腹腔积液
恶性肿瘤合并腹腔积液是肿瘤晚期的表现,
病人的中位生存期常常为数周或几个月,平均生 存期4个月,1年生存率低于10%。
腹水的定义
人体腹腔内约有50ml液体,在肠曲间及肠道蠕动 时起润滑作用
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的腹腔液体的聚积,超过 200ml 时称为腹水
可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水肿
腹腔积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