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QP-01 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1 目的对我站质量管理体系内的人员任职、能力、培训教育、考核等要求进行规定,不断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我站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所进行的所有活动。
3 职责3.1 法定代表人3.1.1 负责人力资源的配置决策和满足需求;3.1.2 负责站级《年度培训计划》的批准;3.1.3 培训者评估者的能力评估组组长。
3.1.4 负责3.2 业务主管3.2.1 负责审核站级《年度培训计划》;3.2.2 负责批准各部门《年度培训计划》;3.2.3 参与人力资源配置决策。
3.3 质量主管3.3.1 负责人员能力的考核评估,负责站级培训计划的落实;3.3.2 培训者能力评估组组长。
3.4 办公室3.4.1 根据血站及部门需求,编制《人员需求计划表》,交站办公会讨论决策。
3.4.2 负责站级《年度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
3.4.3 配合站领导对做好站员工的招聘、录用、考核、调动和离职工作。
3.4.4 负责培训资料的收集、整理,负责人事档案的管理。
3.5 质控科3.5.1 负责站级《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
3.5.2 负责新进人员岗前质量培训。
3.5.2 负责对各部门内年度培训计划落实情况的监督。
3.5.3 负责对培训及考核评估中未合格人员的再培训。
3.6 各部门3.6.1 负责新进员工的轮岗培训,在职员工转岗的部门培训和部门内员工的年度培训,负责部门培训计划的制定和落实。
3.6.2 科主任负责审核部门内《年度培训计划》。
3.3.2 参与科室员工资格、能力、业绩与质量的考核评估工作。
4 定义4.1 组织结构:是反映组织内部构成和各个部门间所确定的关系的形式。
4.2 组织结构设计:是一个组织变革的过程,是把组织的任务、流程、权利和责任重新进行有效的组合和协调的一种活动,其目的是通过组织结构设计大幅度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4.3 岗位:也称职位,在组织中一定的时间内,当由一名员工承担若干项任务,并具有一定的职务、责任和权限时,就构成一个岗位。
5 管理程序5.1 人员配置管理5.1.1 岗位人员配置应符合《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中对组织人员的要求。
应满足与岗位相适应的学历、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教育培训经历等。
5.1.2 新增人员的资质必须符合《血站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资质要求》。
5.1.3 人员聘用1)根据国家规定,我站实施全员聘用制。
2)各部门根据科室及血站业务需求,填写《人员需求计划表》,交站办公会讨论,报上级主管部门及人社局批准,按照相关程序以“公开招聘、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招聘。
5.1.4 人员任职要求1)我站人员按照入职年限及岗位设置分为:新进员工(进站工作不满一年人员);在岗员工(经培训考核合格,在固定岗位工作满一年人员);转岗人员(岗位调整后不满一年人员);再入岗人员(因各种原因连续休假达6个月以上,或考核评估为“不合格”后的重新入岗人员)。
2)新进员工必须取得采供血机构上岗合格证和相关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未取得采供血机构上岗合格证和相关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之前,无签字权。
3)传染病患者和经血传播疾病病原体携带者,不得从事采血、血液成分制备、供血等业务工作。
4)办公室在人员出现岗位、职务变动等情况时,要对员工任职情况在《血站人员登记表》进行登记,内容应包括:学历、技术职称、教育与培训、考核结果、员工分类、所属部门、进入该部门时间等。
5.2 人员考核要求5.2.1 考核对象、频次、考核者、审批者、考核内容5.2.2 “新进人员、转岗人员、再入岗人员”应在入岗前填写《员工岗前考核评估记录》,考核者确认人员的考核评估是否合格,交由法人代表审批。
5.2.3 在岗人员应在个人考核前填写《在岗人员考核评估记录》,考核者确认人员的考核评估是否合格,交由法人代表审批。
5.2.4 人员考核评估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类:1)合格:工作人员履职情况良好,能较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无重大质量差错发生;参与的培训考核均通过,评价良好;工作能力及质量意识满足岗位要求,并有提高;考核者根据考核内容给出合格结论,即表明胜任。
2)不合格:工作人员履职情况较差,工作态度不认真,拖拉懒散;评估周期内出现重大质量差错或频繁出现可能影响血液质量的操作失误;安排的培训不能正常参加或出现培训考核不合格,工作能力及质量意识无法满足岗位要求,频繁出现差错;考核者根据考核内容给出不合格结论,即表明不能胜任。
5.2.5 评估结论为“合格”者1)由办公室负责登记,对“新进人员、转岗人员、再入岗人员”填写《人员上岗确认报告》,给予相应的信息系统授权;2)对“在岗人员”,继续在其岗位任职。
5.1.5.6 评估结论为“不合格”者1)“新进人员”:由质控科针对不合格原因,重新制定培训计划,选择相应轮转科室,如仍无法通过者,交由站领导讨论以采取其它措施;2)“转岗人员、再入岗人员”:调整岗位,重新培训,仍无法通过者,交由站领导讨论以采取其它措施;3)“在岗人员”:部门重新培训考察,合格后可继续任职,如仍无法胜任,调整岗位,重新培训。
5.3 人员档案管理5.3.1 办公室负责建立全体员工技术档案,记录每一名在职员工的资质、技能、技术职务、培训和继续教育等相关信息,应做到:分类清晰、内容完整,保存安全、便于查询;5.3.2 员工个人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个人简历材料;2)学历/学位证书;3)执业资格证书;4)(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上岗证;5)专业技术职务;6)科研成果等。
5.4 培训管理5.4.1 培训计划制定1)各部门根据岗位需要、业务拓展、新技术使用和员工能力的提高,每年年初制定部门《年度培训计划》,科主任审核,业务主管批准。
并填写《培训需求表》,交质控科整理,综合血站质量及业务需求,制定站级《年度培训计划》,交业务主管审核,站长批准后实施。
2)《年度培训计划》的内容应至少包括:培训对象、培训者、培训时限、培训类型、培训内容、考核方式等。
3)办公室负责站级培训计划中外请培训老师的联络和计划的组织实施。
4)科室年度培训时间不少于24个学时,每年员工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5学时。
5.4.2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1)采供血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2)血站质量体系文件、新的与体系相关的外来受控文件(新的标准、举措、政策、检查表等)3)血站职业道德伦理4)安全与卫生、职业防护培训5)签名的法律意义6)质量与业务管理7)业务流程及技能培训8)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培训9)其它适用于全员素质能力提升、质量体系改进、业务发展的其它培训内容。
5.4.3 培训形式1)内部培训在职培训,包括集中授课、实践技能、自学、经验交流等。
继续教育培训:远程教育、网络学习新进人员培训转岗培训业务讨论、技能比赛、体系改进探讨等2)外部培训外请专家培训、技术指导外部相关结构或组织举办的管理、技能、应用等培训讲座经领导审批同意的员工外出学习,继续深造等按照相关国家规定,上级指定的专业技术或特殊岗位人员必须接受的指定培训(取证、复审等)5.4.4 培训实施1)在职培训办公室负责站级培训的组织实施、会场布置及对培训者、被培训者的通知。
部门培训由各部门组织实施。
站内培训者应在培训前两日内完成培训课题及考核试卷,并交至办公室,外请专家在培训结束,由办公室人员对培训课题以拷贝、复印等形式加以收集。
参加培训人员填写《培训学习签到表》,非工作状态的特殊原因无法参加培训人员,应事先向所在部门科主任请假,事后由部门组织补充学习及考核。
站级业务、专业技术及质量体系等的培训学习以书面考核、竞技竞赛等进行,办公室负责对考核结果统计,填写《培训学习成绩评估记录》。
办公室负责对培训资料的整理和存档。
2)继续教育培训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业务培训的重要补充部分,员工应按照要求选择与采供血及专业技术相关的项目进行学习,并取得学分。
3)新进人员培训质控科负责制定《新进人员培训计划》,质量主管审批。
计划应包括:(1)基础性培训,包括血站情况及业务介绍、职业道德伦理、血液相关法律法规、质量体系基本要求、签名法律责任及工作程序、工作纪律等内容。
(2)专业技能培训,包括拟从事的岗位要求、体系文件、业务要求等。
(3)实践技能培训,该培训由新进人员在拟从事岗位见习期间的带教科室完成。
新进人员在经血站和科室考核合格后才能在带教老师指导下上岗,在取得采供血机构上岗合格证和相关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后才能独立上岗并签字。
4)转岗培训由拟转入岗位科室负责转岗人员培训计划的制定,业务主管审批。
培训内容应包括:岗位制度、相关规范标准、岗位操作规程、实践技能等内容。
转岗人员在科室培训考核合格,能熟练掌握业务流程及操作后,方可从事相关岗位工作。
5)再入岗人员培训该类人员培训计划由质控科负责制定,质量主管审批。
培训内容包括:岗位业务及要求、相关规范标准、岗位制度、实践技能培训和考核等。
考核评估为“不合格”后的重新入岗人员应针对其不合格原因实施培训和考核评估,评估由科室主任与质控科共同进行,在确认通过后,方可继续上岗。
6)业务讨论、技能比赛、体系改进探讨业务讨论、体系探讨由具体科室提出计划,组织相关科室进行,站级讨论以会议形式开展。
技能比赛:由办公室与参与比赛科室共同制定比赛计划、规则、结果评分及奖励方法等,交办公会讨论通过后,组织实施。
7)外请专家培训、业务指导办公室负责外请专家的联系、培训资料的收集整理等。
8)员工外出学习培训上级指定的业务(取证、岗位)培训,由站领导安排,参加培训员工在学习完成后填写《职工外出培训学习小结》,同时将学习资料、学分、岗位证书等交办公室存档。
5.4.5 培训效果评估1)接受培训者在培训完成后要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评估。
评估方式内容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核提问合格要求达到培训者对该理论试题的合格要求掌握规程、熟练操作提问内容被正确理解,回答得到提问者满意实施部门站级培训由培训者出题,办公室负责组织所在部门实施,相关部门配合所在部门实施,相关部门配合考核内容a)一法两规要求的内容,如:法律法规、签名管理、职业道德、专业技术等。
b)培训所列的重点掌握内容业务的操作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熟练程度决策能力、理解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5.4.6培训者培训效果评估1)接受培训者应对培训者的培训效果作出评价,由办公室负责《培训效果评估表》的分发、收回,质控科负责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针对评估效果为“一般”并提出改进建议的,质控科应向培训者反馈;2)若单次效果评估为“一般”(评估内容均为一般)份数超过60%以上,培训者在接受反馈意见后,应分析原因,提高水平;3)若培训者多次效果评估为“一般”,则应由质量主管组织对其的培训能力进行重新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