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

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

浅谈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
中等职业教育是学生由系统学习向社会工作岗位转折的重要时期,而中职班主任是这一时期关键的引路人,对其走向社会会产生重要影响。

职业学校的生源基本都是经受不了升学压力、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厌学,没有上进心,叛逆心强,不服管教。

同时,中职学校专业种类设置较多,学生所学专业各有不同,加之专业实习的需要,与社会接触广泛,思想活跃,自主性强,所以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显得更加艰巨。

如何在此环境中克服所有困难,将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是我们每一位中职班主任首要研究的共同课题。

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知识、智慧、耐心和责任心来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融入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几年中,笔者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方法和措施,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1 全面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班主任要积极认真的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期受到教育的效果。

一般我是通过以下几种渠道了解学生的。

1.1 观察接触。

笔者经常会在自习课的时候或者业余时间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得本情况,比如性格、爱好、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等等。

分析这些因素对学生心理及生活上造成的影响。

制定出切合学生自身的管理措施,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逐渐进步。

1.2 通过班干部了解。

前面已经说了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助手和“眼睛”。

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宿舍,他们都和学生生活在一起,有些情况比班主任了解得更清楚。

而且,以学生的身份去观察,结果通常更为真实。

1.3 通过任课老师了解。

很多同学课堂上与课后的表现多不一样。

有的学生害怕班主任,在班主任面前表现的比较腼腆,不敢多说话,但上课的时候却很活跃。

总之,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两面性。

和任课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哪些学生上课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哪些学生思维敏捷、学习兴趣浓厚,哪些学生上课违反纪律等等。

全面的、立体的去了解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4 通过家长了解。

中职学生学困生较多,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学校和在家庭的表现不一致。

为了多方面了解学生,我通常会电话联系学生家长(由于学校实际情况家长会及家访不现实)。

了解其在家庭的情况,同时将其在学校的表现告知家长,和家长一起共同解决学生成长中的不利因素。

针对有些家庭教育方法的不当和缺失进行指导。

了解学生要公平、要持之以恒,做到长期性、经常性。

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班主任才能更好的组织学生,管理班级。

2 完善班级管理,强化团队意识。

抓班级常规管理,建立有效的常规管理体系,是建设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的有效途径。

2.1 健全有效的班级规章制度。

这个环节包括制定制度和执行制
度两个方面。

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制度的作用十分明显。

比如:《日常行为规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班级公约》可以规范学生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形成班级自己的特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量化考核,容易将制度落到实处,能有效地纠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2 注意培养班级的骨干力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干部是班主任的助手,是联系老师与学生的桥梁、纽带,他们在班级工作中的作用,常常是教师无法替代的。

班干部岗位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苗圃,提高学生素质的摇篮,培养班干部工作也是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关键。

班主任要准确地选拔班干部、合理地使用班干部、精心地培养班干部。

班主任要注意培养班干部包括组织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敢说敢管在内的各种能力等。

对待班干部要正确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管理初期,班主任要以“扶”为主,积极扶持,正确引导,工作要细致,要耐心。

班级工作正常后,要以“放”为主,班主任加强宏观调控,放手让班干部自主管理班级。

班级的各种活动,如班会、黑板报、文体活动、公益劳动等都可放手让班干部自己组织。

2.3 班主任必须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

班主任即是班级的管理者又是学生的教育者,在班级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的管理是事无巨细、独断专行的。

班主任要扮好“导演”的角色,充分相信班级干部和全体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通过对班
委会的管理达到管理班级的目的。

同时,班主任要协调好班级之间、班干部之间、班干与同学之间、同学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班集体建设始终处于良性发展中,使学生的集体意识、互助意识、自主意识和创造意识在班集体建设中能够得到加强和发展。

3 认真履行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职责。

3.1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劳动者。

3.2 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

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礼修身,诚实守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中专学生行为准则。

3.3 加强班风、学风建设。

引导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

教育学生,勤奋学习,自强不息,重视职业能力的锻炼和职业素养形成,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和发扬良好的校风。

3.4 加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

鼓励并组织学生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文艺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树立健康、正确的自我形象,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会与人友好相处,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观念,注意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和安全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