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们周围的物质哪些属于导体,哪些属于绝缘体。
2.了解导体和绝缘体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3.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掌握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知道哪些物质属于导体,哪些物质属于绝缘体。
2.通过探究的方法感知导体和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了解导体、绝缘体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
重点:辨别导体和绝缘体,电阻的概念
难点: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教学准备:
干电池二节,小灯泡、开关一个,金属夹两个,导体和绝缘体、导线若干,电流表。
教学过程:
一、引人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
无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他们的的定向移动都能形成电流,电流在导线中传导。
那么让我们观察一下导线,看看导线由几部分构成,电流在哪部分传导。
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给同学们一些物品,看看哪些物质容易导电?哪些物质不容易导电?你用什么方法辨别呢?除了检测物质外,还要哪些器材呢?
同学讨论得出实验的正确方案,画出电路图。
实验: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合上开关,在两金属夹A和B之间依次连入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如:钢尺、铁丝、碳棒、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和绝缘体(如:橡胶、塑料、玻璃、纯水等),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和电流表的示数。
实验过程中填写实验报告。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验结果
由实验结果可知,接入钢尺等物质,小灯泡发光,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荷能够通过这些物质,它们容易导电;接入橡胶、塑料等物质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荷不能通过这些物质,它们不容易导电。
三、新课学习
(一)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大地、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
2.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都是绝缘体。
3.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半导体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是锗、硅、砷化镓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
观看导电性能图片
4.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导体中有大量的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而不能自由移动,自由电荷很少,因此也就不容易导电。
金属是靠自由移动的电子导电的。
观看动画
5.为什么说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为什么不说导体一定导电,绝缘体一定不导电呢?换句话说同一种物质的导电性能是一成不变的吗?
实验探究
观看动画
大量实验表明,同一种物质的导电性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外界温度、压力、光照等条件发生改变或掺如杂质时,绝缘体有可能变成导体。
6良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理想的电工材料
7.刚才的实验中,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电路接入不同的导体时,电流表的读数一样吗?
(二)电阻
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用符号R表示。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单位:欧姆简称欧,用符号Ω表示。
1 k Ω=1000 Ω
1MΩ=103 k Ω= 106 Ω
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四、课堂小结
1.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2.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3.电阻
五、练习
1、例题: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A.玻璃棒 B.自行车轮胎
C.塑料绳 D.铜线
2、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按钮式开关的构造截面图,图中C是按钮,D是外壳,A、B 各有接线柱与电路连通。
其中为导体的是___、____,为绝缘体的是____、____。
(选
填字母代号)
3. 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的电荷存在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荷存在
C.导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导电,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导电
D.有些绝缘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变成导体
六、板书设计
1.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2.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3.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