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II)

2019-2020年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II)

2019-2020年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II)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2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这一主张出自( )
A.墨家学派B.儒家学派 C.道家学派D.法家学派
25.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A克己复礼 B礼法并用 C民贵君轻 D选贤用能
26.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处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 )
A.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B.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27.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的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
28.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
A.山多地少自然环境的制约 B.城市国家开始逐渐形成
C.海外殖民扩张范围的扩大 D.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
29.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

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

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30.“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

”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A.鄙视贫穷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31.“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

”这场运动是()
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32.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

”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33.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为司马相如作赋()
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34.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

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都有官方印记
B.没有理性思维
C.长期领先世界
D.强调实用价值
35.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统治者的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 D.画家的性格
二简答题
41.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5分)
材料一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

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

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

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8分)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出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11分)
42.我国古代不仅注重家庭教育,而且十分重税家教教材的编写。

由于家庭教育,要以识字启蒙教育为基础,所以编写蒙学教材就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中国古代蒙学丛书分类表
根据材料,提取其中的任意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论述或说明。

(要求信息描述准确规范、史实应用准确清楚,条理清晰)
4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
材料唐初实行政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远,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

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
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1)根据材料,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内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影响。

(6分)
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高二文科历史答案
24—29C.B.B.C.D.A. 30-35D.D.C.B.D.A
41.(1)孔子:仁、礼、中庸;(4分)
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

(4分)
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3分)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3分)
(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4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3分)
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4分)
42.【解析】:蒙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的相应要求,是文化发展传承的手段。

各类蒙学教材的功能不尽相同,其产生的社会影响也会不同。

可以从以上几方面展开论述。

参考答案:
(1)信息一:中国古代蒙学教材服务于封建统治的需要,肩负着中国文化传承的使命。

(2)论证:①宣传儒家伦理道德,培养封建思想意识;
②家训、童蒙规范儿童思想行为,促进其人格成长;
③在儿童蒙学教材中渗透封建伦理道德思想为培养封建统治合格人才奠基
④蒙学教育与地方州县教育、太学、私塾、书院、科举等构成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完整系统。

⑤蒙学教育的发展为封建国家的思想统一和政治统治奠定基础。

⑥蒙学教材中关于行为规范、礼仪、家训的内容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

43.(1)原因: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破产和逃亡:府兵制兵源枯竭,士兵逃亡。

(5分)
内容:已招募宿卫、边兵的募兵制代替府兵制。

(4分)
(2)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兵源,稳定了军队;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节度使拥兵自重,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

(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