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练习题(附答案)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中关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20世纪50年代欧洲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欧盟的成立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1972年,日本外相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3)材料三中,此时的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具有怎样的经济地位?材料三表明日本、欧共体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怎样的局面?(4)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日本、西欧的经济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1)原因: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目的:提高国际地位。
影响: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特点: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原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和平宪法”;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提供大量军需订单;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等。
(3)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美国、欧共体、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4)西欧、日本的崛起,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的“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欧洲发展的原因有: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国际地位。
欧盟的成立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是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根据材料二的“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统计图”可以概括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1970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有: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和平宪法”;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提供大量军需订单,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等。
(3)依据材料三的“1972年,日本外相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依据材料三的“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可知材料三表明美国、欧共体、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4)结合材料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日本的崛起,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2.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这组图片展现的是美国哪一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2)以上图片反映出的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我国的经济建设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案】(1)新经济时代(2)信息化(3)发展高科技,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鼓励科技创新,注重人才和科技的引进,等。
【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图片信息“硅谷、计算机、互联网”可知,这些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二战后,美国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战后的头号强国,图片展现的是美国新经济时代发展的情况。
(2)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同时,也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这一时期,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和以前有很大不同。
因此,人们认为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材料图片反映的是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
(3)开放性题目,发展高科技,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鼓励科技创新,注重人才和科技的引进等。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 多年前,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 69 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之后被分裂为 15 块碎片(如图)。
(1)阅读材料,指出“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倒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红色帝国大厦的倒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答案】(1)苏联解体;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国国情;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等等)【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20 多年前,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 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之后被分裂为15 块碎片”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反映的是苏联解体;1991年底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联总统的职务,并将核按钮的控制权转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这标志着存在69年的苏联解体了。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苏联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苏联的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2)依据所学概括可知,“红色帝国大厦的倒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国国情;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等等。
4.机遇稍纵即逝。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立于不败之地抓住机遇,从本国国情出发,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美国机遇: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增长强劲,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日本机遇: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调整发展,逐渐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资本主义大国。
西欧机遇: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每个国家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资源丰富,有的资金缺乏,有的科技先进。
因此,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
中国机遇:(1)战后初期,美国抓住了哪些机遇促使本国经济一枝独秀(2)战后,日本抓住了哪些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3)为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西欧国家之间加强合作,采取了哪些措施?(4)你认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哪些机遇?【答案】(1)战时资本的积累、政府有效的政策、科技的进步(2)外因,美国的扶植。
内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引进世界先进技术,长期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重视人才的培养(3)成立欧共体,使用欧元,实现内部人员、资本、货物自由流动(4)新科技涌现,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国内实行改革开放,政局稳定【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初期,美国战时资本的积累、政府有效的政策、科技的进步促使本国经济一枝独秀。
(2)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引进先进科技,这是日本发展的内因;其有利的客观条件即外因是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向日本订货。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避免成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加强了交流合作,为此1967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盟,使用欧元,实现内部人员、资本、货物自由流动,二战后西欧国家探索出一条欧洲发展之路。
(4)开放性题目,新科技涌现,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国内实行改革开放,政局稳定。
5.史料实证史料在指导思想上推行多元化,苏联共产党不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政治上推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经济上推行私有化,从根本上改变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史料反映的是苏联的哪次改革?改革导致了怎样的结果?【答案】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结果:导致苏联解体。
【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
不久,他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直到1988年,总体效果仍然不佳。
戈尔巴乔夫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
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1991年底,苏联解体。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材料二材料三美国凭借极度膨胀的经济军事实力,积极谋求全球霸权。
苏联的强大及共产主义影响的扩大,阻碍了美国全球霸权的实现。
美国采取非战非和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战略意图以及美国提出这一战略意图的历史条件。
(2)美国为实现上述战略意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结合材料二中图1、图2予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何为“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有何影响?【答案】(1)战略意图:领导世界,谋求世界霸权。
历史条件: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2)图1:马歇尔计划;图2:对台军售。
(3)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初期美国的战略意图是领导世界,谋求世界霸权。
美国提出这一战略意图的历史条件,是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2)根据材料二中图1马歇尔计划、图2对台军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凭其雄厚实力提出要帮助欧洲盟国恢复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它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的作用,使美国在西欧势力更为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