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2008FM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滑石矿(广西龙胜华美滑石开发有限公司)上朗矿区地下开采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北京达飞安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APJ—(国)—0074—20062008年12月23日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滑石矿(广西龙胜华美滑石开发有限公司)上朗矿区地下开采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法人代表:李志宪审核定稿:杨漫红课题组长:胡福生2008年12月23日评价人员技术专家目录目录 (1)前言 (2)第一章概述 (4)1.1任务来源 (4)1.2评价依据 (4)1.3评价目的 (6)1.4评价对象和范围 (7)1.5评价程序 (7)第二章评价项目概况 (9)2.1交通位置及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9)2.2地质概况 (10)2.3矿区自然地理条件 (21)2.4勘查简史 (21)2.5矿山现状 (22)2.6综合管理现状 (27)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30)3.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30)3.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2)3.3重大危险源辨 (45)3.4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小结 (47)第四章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49)4.1评价单元划分 (49)4.2评价方法选择 (50)第五章定性、定量评价 (55)5.1安全管理单元评价 (55)5.2开采综合单元评价 (60)5.3爆破单元评价 (64)5.4通风与防尘单元评价 (69)5.5提升与运输单元评价 (72)5.6电气安全单元评价 (75)5.7防排水单元评价 (79)5.8消防单元评价 (81)5.9工业卫生单元评价 (83)5.10井口工业场地单元评价 (85)5.1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度评价 (86)第六章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92)6.1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建议 (92)6.2安全生产建议 (93)第七章评价结论 (99)7.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论 (99)7.2定性、定量评价结论 (99)7.3综合评价结论 (101)附件目录 (102)前言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滑石矿(广西龙胜华美滑石开发有限公司),下设上朗和桐子山两矿区,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即将于2009年5月16日到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有关规定,需有资质的评价单位对其目前的生产状况重新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因此,北京达飞安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受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滑石矿(华美公司)的委托,对该公司所属的上朗矿区当前的生产系统现状进行了现场检查和资料的收集,对该矿目前安全现状进行了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概述;2.评价项目概况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4.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5.定性、定量评价;6.安全对策措施建议;7.评价结论。
本评价报告主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胜各族自治县三门滑石矿(华美公司)提供的有关上朗矿区的开采设计、管理制度等有关资料,结合现场检查情况,在对该矿地下开采生产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定量方法对各单元进行了安全评价,对其安全现状做出总体评价。
针对该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以及生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和管理对策措施,以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同时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该矿山生产实施安全监督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在本项目的评价过程中得到了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滑石矿(华美公司)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第一章概述1.1任务来源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滑石矿上朗矿区现为广西龙胜华美滑石开发有限公司(中外合资)所属,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即将于2009年5月16日到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要求,矿山企业及其生产系统需有资质的评价单位对其目前的生产状况重新进行安全现状评价,以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2008年12月,受广西龙胜华美滑石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上朗矿区的安全现状评价工作。
1.2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02】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家主席令【1992】第6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1998】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1994】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01】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6年8月29日修正)●《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6】第466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7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劳动部令第4号)●《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9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经贸委令第13号)●《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93号)●《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081-199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1994)●《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199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78-1985)●《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 2.2-2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9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做好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换证工作的通知》(桂安监管一字[2008]33号)●《关于全区矿山企业签定救护协议若干问题的通知》(桂安监管应急字[2005]3号)●《广西龙胜华美滑石开发有限公司上朗矿区地下开采设计说明书》(广西工业设计院2005.04)●广西龙胜华美滑石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上朗矿区的矿山图件、证件、安全管理制度等资料●现场检查情况资料●安全评价委托书1.3评价目的1.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华美公司上朗矿区进行安全现状评价,辨识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确定其存在的部位、方式、发生作用的途径、变化规律和危险等级,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达到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确保矿山实现安全生产。
2.本次评价报告作为该矿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续办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文件之一,同时也可作为该矿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和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的参考依据。
1.4评价对象和范围本次安全现状评价范围为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滑石矿(广西龙胜华美滑石开发有限公司)上朗矿区地下开采及辅助系统、生产设备、安全设施及安全生产管理状况等。
1.5评价程序本次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1所示。
评价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初步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选择评价方法,编制评价大纲;第二阶段为实施评价阶段:对矿山安全情况进行现场调查,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提出安全对策和措施;第三阶段为报告的编制阶段:汇总第二阶段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结合矿山现状,综合分析,提出结论与建议,完成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图1-1 安全现状评价程序图第二章评价项目概况2.1 交通位置及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三门滑石矿上朗矿区属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镇所辖。
位于龙胜县城南西直距约25公里的上朗村一带,地理座标:东经109°50′42″~109°51′21″,北纬25°37′32″~25°38′21″。
矿区内有公路与龙胜县至古坪公路相接,约7km;从矿区经龙胜县城至桂林约180km可与湘桂铁路衔接,由矿区经交洲(双河)至枝柳的三江火车站80km。
交通尚属方便。
交通位置见报告附件。
该矿已取得桂林市国土资源局颂发的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号:4503000520001,有效期限肆年零肆月,自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
矿区范围由11个拐点圈定(北京直角坐标系),其拐点坐标见报告后所附采矿许可证。
开采深度:由1000m至400m标高矿区面积:1.4496km2采矿权人: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滑石矿企业性质:集体企业开采矿种:滑石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10万t/年2.2 地质概况2.2.1 矿区及矿床地质概况1. 矿区地质特征(1)地层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南华准地台桂北台隆(1)龙胜褶断带(1-2)。
矿区主要出露地层有元古界丹洲群合桐组上段(pt3d n h2)、拱洞组下段(pt3d n h1)和第四系(Q)。
合桐组上段(pt3d n h2)依据岩性特征划分为四个岩性分层:第一分层(pt3d n h2-1):分布于矿区东部和西北角。
主要有蚀变的基性—超基性岩侵入其中。
细碧岩(角斑岩)呈线灰绿-暗灰绿色,风化后呈褐红色土状,具脱玻间隐结构、细碧结构。
岩石主要矿物有绿泥石、钠长石、透闪石、阳起石、绿帘石,及少量的方解石、石英、黄铁矿等。
未见底,厚度大于360m。
第二分层((pt3d n h2-2):分布于矿区东、东南部。
主要有绿泥石板岩、绢云板岩、石英板岩组成,次为绿泥石千枚岩、石英绿泥石千枚岩及少许片岩。
岩石呈线灰绿色-暗绿色,局部因含炭白云山呈墨绿或灰黑色,具显微鳞片变晶结构,板状、千枚状或带状构造,普遍含黄铁矿。
主要矿物有绿泥石、泥质、石英,及少量的绢云母。
该层为含矿层的直接底板,厚度不稳定,厚10->40m。
第三分层(pt3d n h2-3):分布于矿区中部,向西南或北延伸全矿区外。
主要由浅灰白-灰色白云石大理岩及少量硅化白云大理岩组成,夹大理岩化白云岩、变质砂岩(热液石英岩)和灰绿色绿泥石板岩、石英板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