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故事活动教案【篇一:大班语言活动:故事《老鼠报恩》教案】大班语言活动:故事《老鼠报恩》设计意图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童话故事,文章通过老鼠踩到了狮子,狮子放了老鼠,老鼠救了狮子这一情节,寓示了要善待别人,帮助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帮助的道理。
故事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狮子放了老鼠,老鼠又帮助了狮子,从中告诉幼儿要善待别人,帮助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另一条是暗线,狮子从轻视老鼠到被老鼠所救,告诉幼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要轻视别人。
它相对于我们中国传统的故事,具有独特性:故事中的两个形象:老鼠和狮子,改变了以往反面形象特征,而成为正面角色,强大的狮子与弱小老鼠形象的对比和结局的完满,体现了两个动物和谐的互帮互助,体现了一种和谐美与形象美。
同时,此故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在的孩子们自我中心现象严重,他们往往理所当然的要求别人帮助自己,而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却持冷漠的态度,缺乏感恩的意识与情感。
而此故事恰恰能够使幼儿在理解感受故事情节与形象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活动目标:1、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积极地与教师、同伴讨论,用流利的语言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2、了解狮子和老鼠鲜明的个性特征,并能用语言、动作创造性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3、在感受故事形象美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懂得要善待别人,帮助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帮助的道理。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设置悬念,引导幼儿猜测故事情节,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画面定格于老鼠在狮子头上走)提问:画面中有谁?想一想会发生什么事情?二、课件辅助,讲述故事,采用关键中断法,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1、(画面定格在老鼠在哭着乞求狮子),提问;老鼠心情怎样?它会怎样做?怎样说?他是七个孩子的妈妈,狮子会吃了他吗?为什么?如果狮子吃掉了老鼠,会发生什么事情?2、(画面定格在老鼠感激地对狮子说话)狮子真的把老鼠放了,老鼠心里会怎样?会说些什么?狮子相信老鼠会报答他吗?为什么?你们认为老鼠能为狮子做些什么?3、(画面定格在狮子被网住)提问:狮子被网住了,怎么办?谁能来帮助他?老鼠会救狮子吗?会怎样救狮子?(引导幼儿想办法)4、狮子得救了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鼠?三、完整讲述故事,深刻理解、体验作品的形象。
提问:狮子得救了,狮子怎样说的?狮子为什么谢谢老鼠?当时狮子为什么要放掉老鼠?狮子问什么说“对不起”?你喜欢谁?为什么喜欢?四、引导幼儿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将外在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提问:你们帮助过别人吗?你们被别人帮助过么?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心情怎样?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自己首先要怎样做?【篇二:大班语言教案】大班语言教案:长鼻子的匹诺曹活动目的:1、使幼儿初步懂得只有诚实的人才受人尊敬。
2、教育幼儿知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木偶玩具等。
活动过程:(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带来一段精彩的动画片,你们想看吗?1、课件出示动画片《木偶奇遇记》片段。
2、教师:你们知道刚才动画片中的小男孩是谁吗?对,他叫皮诺曹,你发现他的鼻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吗?3、让我们来学学皮诺曹的鼻子(二)欣赏童话故事。
1、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皮诺曹的鼻子那么长吗。
2、教师有表情地演示木偶,讲述故事。
(三)教师引导幼儿围绕故事进行讨论教师:听完了故事,大家说说看,皮诺曹的鼻子为什么会越长越长呢?撒了几次谎,鼻子长了几次?教师小结:说了一次谎话后,为了要掩盖这一次谎话,皮诺曹又得再次说谎,就这样,皮诺曹说的谎话越来越多,因此他的鼻子也越来越长。
鼻子长了有什么后果呢?教师:噢,说谎真不好,长出长鼻子太可怕了,你想不想张出长鼻子?为什么?如果你是皮诺曹,你该怎样做?(四)儿歌:课件出示教师:说谎的害处是很大的,不但会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儿歌。
说谎话,害处大,害自己,害人家,从小要说老实话,诚实孩子人人夸。
(五)联系实际,活动拓展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说谎的害处,知道了不能说谎,想一想你以前有没有说过谎呢?以后你准备怎样做呢?请个别小朋友回答。
(六)欣赏歌曲,活动结束这一节课我们知道了说谎的害处,明白了我们从小要做诚实的孩子。
最后让我们来欣赏一首好听的歌。
教师播放歌曲《好孩子要诚实》。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文明在我手中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会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乱倒垃圾等。
2、让幼儿懂得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物等。
活动准备:1、录好随地吐痰、乱倒垃圾的录像带,拍一些乱涂乱画的场面2、教室里的提示标语活动过程:一、引起幼儿关注(1)今天老师先请大家来看一段录像。
(播放录像带)(2)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这样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吗?为什么?二、指导幼儿要做文明的小孩子(1)看乱涂乱画的照片,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些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请幼儿说说,教师加以补充:不随手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等。
(2)请幼儿找找教室里的文明三、引导幼儿交流不讲文明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班上的椅子倒了没人扶,大家都没椅子坐;洗手时不关水龙头,是浪费水的行为;我们还要爱护花草树木和节约用水用电。
【篇三: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猴卖圈》新关幼儿园徐丽一、设计思路:大班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想象,喜欢神秘和新奇的事物,喜欢模仿、表演,乐意与同伴交往。
《小猴卖圈》这个故事围绕着售货员小猴和顾客的交往展开,通过小猴一次次猜测圆圈的意思,不断激发着孩子们探索和思考的愿望。
故事里的小猴形象生动,故事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并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
本次活动始终贯穿在游戏的氛围中,用“猜和想”紧紧抓住孩子们的思维,引发孩子理解故事内容和学习讲述语句的愿望,让孩子在游戏里愉快、自然的参与活动。
在故事里让孩子们学着把小动物的话变成自己的话,从而增加孩子的词汇量与理解能力。
二、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故事中各种动物的语言分析出小动物要的○各表示什么。
2.引导幼儿在理解童话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知童话故事中小猴的形象特点。
3.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展商店游戏。
三、活动准备:图片、头饰、幼儿用书9月分册四、活动重点: 让幼儿学着把小动物的话变成自己的话,增加幼儿的词汇量与理解能力。
五、活动难点:让幼儿通过各种动物的语言分析出他们所需要的圆圈分别是什么东西。
六、活动过程:1.谜语导入。
教师让幼儿猜一个谜底是猴子的谜语,引出故事。
有一只小猴是百货商店的售货员,他很聪明,爱动脑筋,开了一个圆圈百货商店,你们想知道他的店里有哪些圆的东西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小猴卖“〇”》(幼儿学说故事名称),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教师完整讲述一遍故事提问:有哪几个小动物来买东西?小猴有没有让他们满意地买到所要的东西?他想了个什么办法?小猴卖给他们的○到底各是什么呢?现在咱们再一起来想一想。
3.教师利用课件边讲边提问,引导分析各种小动物的○各表示什么。
(1)解决第一个○:打开小猴和小鸭图片,讲述这一段后提问:小鸭买的〇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幼儿说出后,教师打开正确答案:游泳圈)。
(2)接着谁又来了?打开小猫教具,讲述本段后提问:小猫买的〇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幼儿说出后,教师打开正确答案:镜子)。
小猫拿到镜子后,照了照,满意地走了。
满意是什么意思?(3)后来,谁来了?(打开图片)讲述本段,小狗买的〇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幼儿说出后,教师打开正确答案:铁环)。
(4)后来,谁来了?(打开图片)讲述本段,小老虎买的〇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幼儿说出后,教师打开正确答案:足球)。
(5)接着,谁来了?(打开图片)讲述本段,小公鸡买的〇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幼儿说出后,教师打开正确答案:闹钟)(6)最后,轮到谁了?(打开图片)讲述本段:小兔买的〇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幼儿说出后,教师打开正确答案:面包圈)。
(7)小动物买的是游泳圈、镜子、铁环、足球、闹钟和面包圈,为什么只在纸片上画个圆呢? (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圆的)你觉得小猴是只什么样的小猴呢?5.根据卡片复述故事。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六个小动物以及它们所买物品的卡片,引导幼儿将故事完整的复述一遍,加深印象,为下一环节的商店游戏做好铺垫。
6.玩商店的游戏。
师:小朋友们,小猴是不是一个聪明的售货员呀?如果你是小猴能不能让你的顾客满意呢?那接下来让我们请几位小朋友来玩买东西的游戏好不好?教师请七位幼儿分别扮演小猴和顾客,让幼儿学着把小动物的话变成自己的话。
七、活动延伸:回家给爸爸妈妈讲小猴卖圈的故事八、活动反思:这是一个能让幼儿发挥想象力、锻炼创造力的故事,故事内容十分有趣,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
我认为活动目标的制定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能力,从目标的完成性看,基本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就是要让幼儿通过各种动物的语言来分析出他们所需要的圆圈是什么东西,并让幼儿学着把小动物的话变成自己的话,增加幼儿的词汇量与理解能力。
幼儿能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并通过买东西的游戏熟悉了故事情节,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活动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如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可以再戏剧化一点,这样更能突出各种动物的角色特征;小狗所需要的铁环,幼儿在平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因此在这个环节上的理解就显得不够;教师在激发幼儿想象力时,语言上的引导还需要更加精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