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巫溪县2016 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水利部分)组织设计巫溪县金晟建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二零一七年二月目录1 行业技术标准 (1)2 工程综合说明 (1)3 对本工程重点、难点及特点的分析 (3)4 施工总体布置 (4)5 现场施工管理 (7)6 施工总进度计划 (10)7 施工工艺和方法 (11)8 土石方开挖 (12)9 砌石、砖工程 (12)10 砼工程 (13)11 水泥砂浆勾缝及抹面工程 (14)12 施工劳动力计划、施工设备的投入 (14)13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5)14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8)15 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 (19)16 施工设备及工期保证措施 (21)1 行业技术标准(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规程》DL/T5109--1999(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3)《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6)《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92(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9(10)《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11)《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 引用标准说明:在合同履行期间,上述标准及规范如有新颁布和修改的,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认为必要时可以向我方发出变更通知予以调整。

2 工程综合说明2.1 项目背景巫溪县2016 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是根据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重庆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6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渝发投〔2016〕503 号)和巫溪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转下达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6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巫溪发改委〔2016〕413 号)文件精神,由巫溪县林业局和水务局协同实施2016 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其中水务局负责水利部分的建设。

项目选择巫溪县宁厂镇作为建设地点,规划治理岩溶面积31 平方公里。

工程区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宁厂镇,项目区毗邻公路,交通便利,但项目区地势陡峭,作业环境艰苦,作业难度较大。

2016 年8 月,县发改委委托重庆图强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和重庆森丰林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巫溪县2016 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设计,接收委托后设计单位立即成立项目组,深入项目区进行现场勘测,并于2016年10 月完成《巫溪县2016 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作业设计》。

2.2 建设的任务和规模(一)实施范围实施范围为兴隆河小流域(宁厂镇)和西流河小流域(天星乡)两条小流域,涉及宁厂镇衡家涧社区、薅坪村、宝山村、兴隆村、水田村、邓家村和天星乡湾潭村、万林村、吉王村、双源村等2 个乡镇10 个行政村(社区)。

表2.2-1 小流域实施范围统计表二)建设规模及内容1. 治理规模西流河小流域和兴隆小流域土地总面积55.48 平方公里,其中岩溶面积54.16 平方公里,石漠化土地面积20.58 平方公里。

工程治理任务为:治理岩溶面积31.00 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11.78 平方公里。

2. 主要建设内容林业植被工程:实施封山育林844.0 公顷,其中兴隆河小流域509.8 公顷,西流河小流域334.2 公顷,建封禁标牌8块,封山碑1 座;实施人工造林136 公顷,均位于兴隆河小流域;实施绿化节点3 处。

小型水利水保措施:配套生产便道3.2 公里,蓄水池1 口。

具体建设任务详见表2.2-2 。

表2.2-2 主要建设内容统计表本次施工组织设计只针对水利部分进行设计。

宁厂镇配套田间生产便道1.1 公里,天星乡配套田间生产便道2.1 公里,蓄水池1 口3 对本工程重点、难点及特点的分析3.1 工程重点巫溪县2016 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水利部分)的配套生产便道3.2 公里,蓄水池1 口,是本次工程的重点,是确保项目区基础生产设施得到改善的关键,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能力。

3.2 工程难点及特点(1)天星乡生产便道的施工场地靠近主公路,施工材料能够顺利到达,但是鉴于项目区地势陡峭险要,施工机械无法到达某些施工地段,而且施工路段狭窄,材料运输基本依赖人工,施工作业的效率较低。

(2)项目区靠近公路,作业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落石,危及公路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所以作业时段要严格控制,导致工期紧张。

(3)宁厂镇配套生产便道涉及到部分土地的征占,施工方要与当地村名协调,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工期的紧张;工程区域远离公路,材料只能依靠人工转运,效率低下。

(4)工期跨越雨季,鉴于工程地形多变,陡峭险要,要注意施工安全,避免雨季施工,雨季过后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开展作业。

(5)各个工序必须密切配合,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本次工作。

4 施工总体布置4.1 布置原则(1)由于石漠化综合治理施工区域面积较大,应尽可能做到综合利用和重复使用场地,作好施工前后期的衔接规划。

尽量少占耕地,优先利用荒地。

(2)各种施工实施的布置应结合场内交通规划,力求各类材料物资运输流程合理,尽量避免反向运输和二次倒运,做到减少干扰,方便施工。

(3)合理利用附近空置土地,简化工地临时设施,降低临建工程投资。

(4)因地制宜,利于生产、方便管理,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分散与集中的布置方案。

(5)工程区附件有居民点,生活及管理用房以租用民房为主。

(6)加强环境保护,避免乱堆乱弃,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4.2 施工管理及生活营地4.2.1 场内交通布置工程建设分散,无大型施工机械进出,施工场内交通利用现有公路及村道便可通达,交通条件较好。

施工时需充分利用公路两侧的滩地组织运输,以方便施工机具的运行。

4.2.2 生产生活区布置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施工战线较长,施工区域面积较大且分散,设计以方便施工、少占地为原则,分段,分散布置生产生活区。

对施工仓库、堆料场、生产用房和办公、生活用房等临时设施,根据地形条件等采取租用场地和临近居民住房的方式解决。

因此,本项目建设不存在临时占地。

4.3 主要附属加工场地4.3.1 施工供水布置项目区邻近河道,拟采用小型水泵抽水满足一般工程用水,生活用水量小,施工工程中人员用水依靠当地居民用水解决,安装水表计量付费。

4.3.2 施工供电设柴油发电机组2 台,作为施工电源,生活用电租用居民用电。

供电线路每条出线均设置漏电安全保护装置,保障用电安全。

本合同施工期间,保证所有的照明将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

4.3.3 施工通讯项目实施期间,参与施工的人员均要求携带手机,用于外部联系和内部通讯。

4.3.4 其他设施(1)消防设施本工程实施期间,将在生活区和作业区配置干粉及泡沫灭火器和沙箱,确保施工期间不出现火情火灾。

(2)各种信号的设置在生活区和施工区设置一切必要的信号装置,这些信号包括(但不限于):危险信号、安全信号、指示信号、控制信号等。

(3)施工安全设施1、按照合同有关规定履行安全保护职责,在开工前14 天内编制工程施工安全措施文件报送工程师审批,并送发包人备案,内容包括安全机构设置、专职人员配备和施工安全监测,以及防火、救护等方面的措施。

2、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编制安全防护手册交给全体施工人员。

上岗前要进行安全操作的考试和考核,合格才能上岗工作。

3、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规程和招标文件有关规定,一旦在责任区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本公司将及时通知业主,并在事故发生后48 小时内向业主提交事故情况书面报告。

4、将按照工程师批准的施工安全措施方案,及时实施,维护和监督监测。

5、将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做好劳动保护,安全防护教育等当面的工作,并接收上级主管部门、业主等的现场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施工环境保护设施本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的内容包括:施工场地开挖的边坡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防治河水污染、施工活动中废弃物的处理和施工区及生活区垃圾的处理。

合同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的任务1、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和规章的规定控制施工的噪声、粉尘等,确保工人的工作卫生条件;2、保护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设置足够的卫生设施,定时清理垃圾运送至制定地点或者焚烧处理。

5 现场施工管理5.1 施工总体目标5.1.1 工程质量目标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施工,确保每一项施工项目达到设计文件、技术规范、业主和监理要求的质量目标,确保本工程所有单元工程合格率达到100%。

5.1.2 施工安全目标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做到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措施保证,确保人员、设备及工程安全,确保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5.1.3 施工工期目标抓住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统筹兼顾组织好项目实施,制定切实有效的工程保障制度,合理安排施工时序,抓好工序衔接,确保按照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

本工程计划工期4 个月,与2017年4 月底前完成本合同工程施工。

5.2 项目施工组织机构本工程组织机构见下图:主要人员配置:配备地质、测量、质检、施工、机械、会计等专业齐全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其中安全员1 人,工程师1人,施工员1 人,材料员1 人,会计1 人,质检员1 人,项目经理1 人。

5.3 管理体系1、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要求,配足相关专业人员及设备,组建工程施工项目部,项目部通过劳务合同实现对作业层的管理。

2、项目部作为一次性组织和一次性授权管理主体,随工程项目的合同签订而组建,随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和工程款清算结而解体,是工程项目的实施控制中心;作业层采取社会化、独立化、专业化的施工组织。

项目经理对本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负责。

5.5 合同管理1、项目部必须认真研究合同边界条件,及时准确的收集并妥善管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原始材料,依据合同按时精细办理结算。

2、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工期,质量标准的变动以及合同金额变幅达到15%以上等重大变更事项和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危害,项目经理必须迅速向法人请示报告。

3、项目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需要,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采购劳务并签订合同,严禁私招乱募。

4、所有主体结构工程以及业主、法人不许分包的工程,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分包和转包。

5.6 施工管理1、项目部全面履行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文明施工责任,对业主和法人负责,作业层对项目部负责。

2、严格过程控制,保证工序质量3、严格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4、项目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确定的直线工期和控制目标,制定分阶段的施工组织措施和年季月施工计划,监督旬月计划执行,加强现场的资源调度,确保直线工期和控制目标的如期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