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
程中,
有着特殊的地位。
9.现代汉语七大主要方言区
是:
、
、
、
、
、
、
。
10.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
的
,有效地
。
11.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
(1)
(2)
(3)
面(1)
(2)
(3)
方面
(1)
(2)
(3)
。
;词汇方 ;语法
(4)
12.
语、
语、
语同汉语关系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 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6.实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理由主要有:
(1)普通话的推广使用不够普遍,方言隔阂还很严重,影响了整个 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的发展提高。
(2)国际、国内的交往要求现代汉语有更加明确一致的标准。
(3)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对现代汉语 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 科学著作的语言。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 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推动 作用。
4.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次方言:由于在同一方言内部,仍存有语言分歧现象,常常把一种大 方言再分列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言。
D、词汇和语法
4.现代汉语书面形式的源头是(
)
A、文言文 B、官话 C、白话 D、近代汉语
5.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七大方言中( )与普通话距离最大。
A、吴方言
B、闽、粤方言
C、湘、赣方言 D、客家方言
6.现代汉语课三个基本内容是(
)
A、语音、词汇和语法
B、语音、文字和语法
C、词汇、语法和修辞
D、文字、词汇和语法
7.现代汉语构成新词所广泛运用的方法是( )
A、轻声、儿化 B、简缩 C、附加法 D、词 根复合法
8.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方式是( )
A、形态 B、虚词 C 词序
D、虚词和词序
9.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 )
A、单音节词
B、双音节词 C、三音节词 D、多音节词
三、判断题(在题后括号里用“√”表示正确,用“×”表示不正确)
2.现代汉语有几个方言区?各方言区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现代汉语方言的关系怎样? 4.现代汉语在语音、词 汇、语法方面各有哪些特点? 5.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 6.为什么要实行现代汉语规范化?请概括说明 7.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 8.怎样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请概括说明。 9.简要说明现代汉语课的性质。 10.现代汉语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1.现代汉语课的任务是什么?
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 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8.在语音规范化方面,要重申并进一步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的原则。要排除方音、消除北京土音对标准音的不良影响。要确定普 通话标准音轻声、儿化的范围。要对异读词进行审定,确定规范读音。
10.对应规律,推广普通话
11.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
式,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音节词占优势,词序和虚词是重要
的语法手段,词法与句法结构基本一致
词的多功能
性,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12.日本,朝鲜,越南 13.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 14.促进汉语规范化,推广普通话 15.方言,方言隔阂 16.教学语言,工作语言,宣传语言,交际语言 二、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C 5.B 6.A 7.D 8.D 9.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 9.× 10.× 11.× 12.√ 13.× 14.√ 15.√ 四、名词解释题 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 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 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地点方言:次方言下再分成一些小的方言点称作“土语”。
五、简答题
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在近代汉 语的基础上形成。现代汉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 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现代汉语大致有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区,以北京话为代表;吴 方言区,以苏州话为代表;湘方言区,以长沙话为代表;赣方言区, 以南昌话为代表;客家方言区,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闽方言区,其 中闽东、闽南、闽北分别以福州话、厦门话、建瓯话为代表;粤方言 区,以广州话为代表。
9.现代汉语课是以现代汉语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它是通语性的 语言课。现代汉语课的研究是一种断代的、描写的、共时的研究。现 代汉语课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基础性的学科,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 专业的基础课。
10.现代汉语课的基本内容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及修 辞六部分,其中语音、词汇、语法是现代汉语课三个基本的内容。(各 部分的主要内容略)
在词汇规范化方面,要重申并进一步推广“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 原则。要排除其他方言对普通话词汇的不良影响,并注意消除北方方 言过于土俗的词语对普通话词汇的影响。进一步审理北方方言中说法 不一的等义词。要抵制生造词对普通话词汇的污染。
在语法规范化方面,要重申并进一步推广“以典范的现代白话著作为 语法规范”的原则。要消除消极方言语法现象在普通话中的存在。要 消除缺乏生命力的古代汉语语法现象的不良影响。对那些缺乏生命力 和汉语语法基本规律的外语语法的影响,也要予以消除。
各方言区的语音、词汇、语法都存在一定差别,但主要差别是语音差 别。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现代汉民族的通用语言,即“普通话”,现 代汉语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分支,只通行于有限的 地域。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作为汉民族语言 的高级形式,用于不同方言区的交际。一方面,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会 对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它又要从不同 方言吸收有益的语言成分以丰富、发展自已。在一定的政治、经济、 文化条件下,方言也可以上升为民族共同语。
4.语音方面,现代汉语元音占优势,没有复辅音,每个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都有声 调。
词汇方面,现代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构成新词,双音节词占优势。
语法方面,以词序、虚词为重要的语法手段,量词丰富,语气词多, 词法与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词语多功能。
5.现代汉语规范化是根据汉语发展规律来确定并推广现代汉民族共 同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明确的、一致的标准,以进一步促 进汉语的健康发展。
8.粤方言等于广东话。( )
9.民族共同语既然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就应该排斥其 他方言中的成分。( )
10.推广普通话意味着人为地消灭方言。( ) 11.普通话语音规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因此北京话中的语 音成分都是标准音。( ) 12.普通话词 汇规范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但并不排除其他 方言中有用的词汇进入普通话。( ) 13.普通话的语法规范是指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中的所有用例。( ) 14.《水浒传》、《西游记》、《纪楼梦》等都是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的典型著作。( ) 15.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普通话的推广、并不以方言的消亡作为前提。 () 四、名词解释题 1.现代汉语 2.现代汉语规范化 3.文学语言 4.方言、次方言、地点方言 五、简答题 1.什么是现代汉语?请简要说明
尤为特殊,它们都吸收过汉语大量的词,甚至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了
很多新词。
13.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
是
语、
语、
语
语、 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语和
语。汉语在国际交往中
14.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
是
和
。
15.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
除
,以利社会交际。
,主要是为了消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 )
A、互相排斥
B、互相依存,方言从属于汉民族共同语
C、方言是从民族共同语中分化出来的
2.对普通话而言,汉语方言是一种( )
A、地域分支
B、并立的独立语言
C、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D、对立的独立语言
3.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突出表现在( )方面。
A、语音 B、词汇 C 语法
以
为
,以
,它是
为
,
以
为
的。
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
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
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
为
,从汉代起被称为
,明代改称
为
。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
,新
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
。
6.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
。
7.共同语是
的语言,方言是
的语言。
8.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
(4)普通话自身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分歧需要进一步规范。
(5)现代汉语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健康、不纯洁因素, 也需要不断进行规范。
7.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 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好地 发挥作用。
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工作,大力推广 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进一 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好实际运用中的有关问题;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