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药学大题

农药学大题

1.简述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和应用特征。

答:表面活性剂分子均有“两亲结构”:即分子一端具有亲油性的疏水基,又称为非极性基,如长链烃基(R-);而另一端则具有疏油性的亲水基,又称为极性基,如阴离子羧基(-COO-)。

表面活性剂特有的两亲分子结构使其具备两个基本应用特征:(1)在溶液的气液界面上定向排列,形成单分子膜。

(2)在溶液中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MC)后可以形成胶束。

2.举例说明可直接使用的农药剂型、稀释后使用的农药剂型和特殊用法的农药剂型。

答:可直接使用的农药剂型有:粉剂、粒剂;稀释后使用的农药剂型:可湿性粉剂、可溶剂粉剂、水分散粒剂、水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水剂、可溶性液剂;特殊用法的农药剂型:种衣剂、油剂、缓释剂、烟剂。

3.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都是抑制胆碱酯酶,它们在抑制机制方面有什么差异?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同AChE的反应机理如下:第一步:均形成可逆性复合体。

第二步:酰化反应。

有机磷酸酯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都是通过酰化反应对AChE产生抑制作用,形成磷酰化酶和氨基甲酰化酶;第三步:酶的复活。

被抑制的AChE 主要靠水解作用使用酶恢复活性。

若不用酶复活剂,磷酰化酶恢复很慢。

而氨基甲酰化酶活性恢复比较快。

4. 有机磷杀虫剂有何特点?主要品种有哪些?(6分)(1)化学上的特点:有机磷农药含有酯键,极易发生水解、醇解、氨解。

(1分)(2)生物学上的特点:①广谱、高效、作用方式多种多样;(1分)②在环境和生物体内易降解为无毒物;(1分)③持效期有长有短。

(1分)(3)毒理学上的特点:有机磷杀虫剂表现的杀虫性能和对人、畜、家禽、鱼类等的毒害,是由于抑制体内神经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或胆碱酯酶(ChE)的活性而破坏了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引起了一系列急性中毒症状:异常兴奋、痉挛、麻痹、死亡。

(1分)主要品种有:乐果、氧乐果、辛硫磷、敌百虫、马拉硫磷等。

(1分)5.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共性是什么?主要品种有哪些?答:杀虫范围不如有机磷、有机氯药剂广(1.0分);分子结构与毒性密切相关,因此具有高度的选择性(1.0分);和有机磷混合一般没有增效作用(1.0分);作用部位集中于昆虫胸部神经节的运动神经,机制为抑制害虫AChE的活性(1.0分);毒性较低(1.0分)。

主要品种:异丙威(叶蝉散)、涕灭威、灭多威(万灵)、克百威(呋喃丹)、硫双威(拉维因)6.简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主要特点,试举三个常用的品种。

答: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等优点,但多数品种对水生生物有毒、对天敌选择性差、无内吸作用。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有以下几个特点。

(1)高效。

除虫菊酯的杀虫效力一般比常用杀虫剂高,且速效性好,击倒力强。

(2)广谱。

对烟草多种害虫有效,包括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3)低毒。

对人畜毒性一般比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低,特别因其用量少,使用较安全。

(4)低残留。

除虫菊酯是模拟天然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在自然界易分解,使用后残留量低,污染环境较轻。

(5)大多数品种没有内吸作用和熏蒸作用,因此喷药要求均匀。

(6)害虫易产生抗药性。

除虫菊酯杀虫剂是一类比较容易产生抗药性的杀虫剂,而且抗药性倍数很高。

因此除虫菊酯杀虫剂不宜在烟草生长季节连续使用多次,也不宜连年使用。

常用品种: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敌杀死)、氟氯氰菊酯(百树菊酯)、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菊酯)7 什么是杀菌剂的杀菌作用和抑菌作用?杀菌作用和抑菌作用的表现是什么?可以通过什么实验方法来测定杀菌剂的杀菌作用和抑菌作用?答:杀菌作用是指能够杀死真菌的作用方式;抑菌作用是指有些化学药剂不能杀死病原菌,仅是暂时抑制真菌的生长,这种作用方式称抑菌作用。

杀菌作用的表现是真菌孢子不能萌发或者在萌发中死亡;抑菌作用的表现是真菌的芽管或者菌丝的生长受到抑制,或者芽管和菌丝的形态产生变化,如芽管粗糙,芽管末端膨大、扭曲和畸形,菌丝过度分枝等。

杀菌作用的机理是真菌的能量供应不足而致死,可通过孢子萌发法来测定;抑菌作用的机理是真菌生长必需物质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可通过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来测定。

8. 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的区别?保护性杀菌剂:在病害流行前(即当病原菌接触寄主或侵入寄主之前)施用于植物体可能受害的部位,以保护植物不受侵染的药剂。

治疗性杀菌剂:在植物已经感病以后,可用一些非内吸性杀菌剂,如硫磺直接杀死病菌,或用具内渗作用的杀菌剂,可渗入到植物组织内部,杀死病菌,或用内吸杀菌剂直接进入植物体内,随着植物体液运输传导而起治疗作用的杀菌剂。

9.浅谈未来农药剂型的发展方向。

答:目前世界农药剂型正朝着水性、粒状、缓释、高含量、多功能、安全、省力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10.简述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

答:位差与时差选择性、形态选择性、生理选择性、生物化学选择性、利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获得选择性。

11.简述害虫抗药性治理的基本原则。

答:一、尽可能将目标害虫群体的抗性基因频率控制在最低水平,以利于防止或延缓抗药性的形成和发展。

二、选择最佳的药剂配套使用方案,包括各类(种)药剂、混剂及增效剂之间的搭配使用,避免长期连续单一使用某一种药剂。

三、选择每种药剂的最佳使用时间和方法,严格控制药剂的使用次数,尽可能获得对目标害虫最好的防治效果和最低的选择压力。

四、实行综合防治。

五、尽可能减少对非目标生物(包括天敌和次要害虫)的影响,避免破坏生态平衡而造成(包括次要害虫)害虫的再猖獗。

12、简述害虫抗药性机理。

答:1 代谢作用增强2 昆虫靶标部位对杀虫剂敏感性降低:1) AChE,2)钠通道,3)GABA受体,4)中肠细胞膜受体。

3 穿透速率降低4 行为抗性:家蝇、蚊飞离药剂喷洒区,未接触足够药量13、在害虫抗性治理的化学防治技术中,怎样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答:一、农药交替转换使用。

二、农药的限制使用。

三、农药混用。

四、增效剂的使用。

14.延缓和克服害虫抗药性的主要措施是什么?答:①坚持害物综合治理的方法,尽量少用农药,并注意和其他方法相协调(1.0分);②注意轮换用药,特别是换用具负交互抗性的药剂(1.0分);③停止使用已产生抗药性的农药品种(0.5分);④合理混用农药(1.0分);⑤注意使用增效剂(0.5分);⑥选用新型农药品种(1.0分)。

15.说出5种有机硫杀菌剂,并说明这一类杀菌剂的作用特点?(6分)答:代森锰锌、安泰生、威百亩、福美双、克菌丹、灭菌丹、敌克松等该类药剂多为保护性杀菌剂(1).杀菌范围广、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2).对作物安全,一般不会对作物造成药害,低浓度下可刺激作物生长,对人、畜毒性低。

(3).作用机制复杂,不易诱发病原菌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4).与其它杀菌剂可混性好。

16. 化学防治法有何优点?答:高效(1.0分),速效(1.0分),方便(1.0分),适应性广(1.0分),经济效益高(1.0分)。

17.18.答:一是可双向传导而方便使用(2.5分),二是对一般药剂难以防治的藻状菌所引致的病害有良好的防效(2.5分)。

19. 多菌灵对植物病害的作用机理是什么,以其防治病害有何优点?答:多菌灵对植物病害的作用机理是:其可以与病菌微管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病菌有丝分裂的进行。

(2.0分)以其防治病害的优点是:①广谱性内吸剂(1.0分);②具保护兼治疗作用(1.0分);③可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尤以麦类赤霉、水稻纹枯及稻瘟病有效(1.0分)。

20. 试简述农药混用的原则。

答:①混用药剂间不应发生化学变化(0.5分);②不破坏原制剂的物理性质(0.5分);③不增加毒性(0.5分);④药效提高,至少是药效相加(1.0分);⑤在防治谱、作用机理、残效期等方面有互补作用(1.0分);⑥可以对付抗性害物(1.0分);⑦可以表现出新的用途或防治谱(0.5分)。

21. 试简述农药的发展方向。

答:农药的发展方向是:高效(1.5分)、安全(1.5分)、经济(1.0分)、便利(1.0分)。

22. 在我国,为什么棉蚜容易对杀虫剂产生很高的抗药性?答:棉蚜本身个体小,世代周期短,易于繁殖(2分);施药次数频繁(1分);施药浓度或剂量高(1分);施药中,没有合理轮换品种,加速了抗性的产生(1分)。

23.试谈小麦田防除野燕麦除草剂使用技术要点。

答:①应选用选择性除草剂;(1.5分)②播前、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1.0分)应注意混土深度及适当增加播种量;(1.0分)③或于野燕麦2-3叶期喷雾防治(1.5分)。

24 农药分散度对农药加工和使用有哪些影响?答:农药分散度的大小对农药性能及应用效果都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

(1)提高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①可增加农药覆盖密度。

②可改善农药颗粒(或液滴)在处理表面上的附着性。

③改变药剂颗粒的运动性能。

④提高药剂颗粒表面能。

⑤提高悬浮液的悬浮率及乳液的稳定性(2)控制分散度对农药性能的影响:由于一些农药或剂型的缺陷而带来如污染环境、残留毒性等副作用,致使农药加工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利用适当降低农药分散度和控制有效成分从农药制剂中的释放速度的加工技术,其剂型如粒剂、缓释剂等。

25.为什么大多数原药必须加工成制剂后才能使用?(6分)答:因为通过农药制剂加工可使不能直接应用的原药变成可以使用的农药。

(2分)①大多数农药原药是不能直接在作物上使用的。

这是因为在每公顷面积上农药有效成分用量很少,往往只有几百克、几十克,甚至不足10克。

加之原药中绝大多不溶于水,又难以被直接粉碎而使用,如果不加以稀释,就无法将如此少的农药均匀撒布到如此大的面积上,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农药的作用。

(2分)②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施用农药时还要求它附着在作物上或虫体上、杂草上,所以还必须加入一些其他辅助材料,以改善其湿润、粘着性能。

(2分)26. 毒力和药效的区别?毒力是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用精密测试方法,及采取标准化饲养的试虫或菌种及杂草而给予各种药剂的一个量度,作为评价或比较标准。

药效是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对不同生物产生的效应的性质和程度。

多是在田间条件下或接近田间的条件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测试的,对防治工作具有实用价值。

27. 毒力和毒性有何区别?农药毒力:一般指农药对有害生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力。

毒性:习惯上将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

28.简述农药对作物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农药施于农作物后,如果使用不当或其它因素,会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药害,轻者减产,重者可使作物死亡。

但也有一些药剂,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除起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外,还有刺激作物生长的良好作用。

农药是否产生药害,由许多因素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