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外国经典影视文学鉴赏论文题目:电影《斯巴达—300勇士》之初探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应用化学班级:02******学号:**********指导教师;万信琼时间:2014年12月13日摘要:这部在2007年上映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英雄和荣耀的故事。
《斯巴达300勇士》改编自弗兰克·米勒关于温泉关战役的图像小说《300》。
由扎克·施奈德执导,弗兰克·米勒担任顾问和执行制作人。
这部电影几乎都在蓝幕前拍摄,以达到原本漫画中的视觉效果,在我看来虽然难免血腥和暴力,但是战争的惨烈永远是身在和平中的人不能想象的,那种血染残阳,尸首遍地的景象无愧于真实。
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是第二次希波战争,取材于人类史上最残酷的战争之一:温泉关之战。
公元前480年,接任其父大流士王位的波斯王泽克西斯一世(即薛西斯一世)亲率陆军30万及战舰1000艘再度进兵希腊。
薛西斯一世率领军队从陆地上进攻,斯巴达王列奥尼达斯以其本国精兵300人及伯罗奔尼撒半岛其它城邦的7000人负责防守希腊的第一道防线——温泉关。
列奥尼达斯及其士兵与百万波斯陆军拼命厮杀,使得波斯军队在头两天不得寸进并且损失惨重。
但在第三天,一个希腊的叛徒(电影中改为斯巴达弃儿)引导波斯军队抄小路进攻列奥尼达斯的后方,列奥尼达斯无法抵御,只得下令让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军队先撤,并以其自己的三百精兵死守温泉关,面对悬殊的人数差距,经过了一番惨烈的厮杀后,斯巴达全军覆灭。
一场战争的胜败并不是由一次战斗所决定的,斯巴达战士虽然全军覆没,但是他们的牺牲鼓舞了所有希腊人,让全部希腊人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波斯大军的入侵。
这部电影所表现的不惧牺牲的英雄主义给我强烈的震撼感,“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种精神不论中华还是希腊,古时还是现代,总能让人热血沸腾。
关键词:300勇士希波战争温泉关战役斯巴达雅典波斯列奥尼达斯歌果皇后阿提米斯队长迪里奥斯阿斯提诺达索斯厄菲阿尔特战争史诗抗争无畏数字化拍摄技术正文:作为一个理科生,历史课对我来说难免有些枯燥,因为总要分析很多意义而不管你是否认同是否理解你都要记忆,但是历史故事却常常让我着迷,那些家喻户晓的故事自有一种生命力,不管穿越多少时间和历史的迷雾依然生动鲜活,让人感慨唏嘘。
《斯巴达300勇士》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西元前480年第二次希波战争时的一次惨烈的战斗,地点是美丽的爱琴海畔名叫温泉关的山谷之间。
当时奴隶制国家波斯正处于不断向外扩张中,吞并了巴比伦,消灭了吕底亚,得陇望蜀,想要趁势攻进小亚细亚的希腊各城邦,占领希腊并奴役希腊人民。
波斯国国王王薛西斯一世统率五十万大军,号称500万之众、战舰千余艘,大举进攻希腊。
薛西斯一世率领陆军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
骄傲不可一世的薛西斯一世还向希腊各城邦发出劝降书,希望小邦们不战自降。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斯巴达城。
结果,薛西斯的使者在众多希腊人的反抗热潮中吃尽了苦头。
此时,为了抵御强敌,勇猛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亲率由各处集结而来的希腊联军约七千人,率先赶到温泉关,扼守住地势险要的关隘之地。
另一方面,已经在激烈的海战中消耗甚大的波斯军队,显然已经无法在两天内在陆战中组织起什么强烈的攻势,因此,两军的短兵相接并未一触即发。
但两天后,狡猾的薛西斯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偷袭关后,措不及防的希腊守军很快就被击溃。
为保存实力,列奥尼达斯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命令希腊联军的主力迅速撤退,以保存实力。
自己亲率三百名斯巴达勇士殿后。
与汹涌而至的数万波斯军展开了血腥的殊死搏斗,最终,这三百位勇士全部战死,也让波斯军队在攻破温泉关一战中付出了两万人死伤的惨痛代价……这部电影从斯巴达人的故事开始讲起,确切的说是国王列奥尼达斯的成长故事。
曾经在历史课上学到过关于斯巴达人残酷的制度,小孩从一出生开始就要经历淘汰,孱弱的婴儿将被丢弃,他们在刚刚能够站起来的时候就要受到严格的生存和格斗训练,七岁后加入斯巴达军营,队长鼓励他们偷盗,甚至杀人。
如果被人发现,回来后要受重罚,用棍击来惩罚他们,使他们的性格坚毅起来,虽然这种所谓的训练是残酷甚至残忍的,但是训练出了很多的英勇的斯巴达人,真正的战士!影片开始用一些剪短的镜头和旁白说明了斯巴达的这种社会习俗,并特别介绍了国王列奥尼达斯在野外生存的表现,为我们勾勒出一位勇敢而智慧的斯巴达国王的形象。
传说中,列奥尼达斯是半人半神的战斗英雄阿克琉斯的后代。
看过《特洛伊》的人都知道,阿克琉斯是一个战神式的人物,被公认为是最会战斗的,天生的战士。
影片中不止一处从侧面烘托出斯巴达人战斗的能力和天生战士的光环,让我产生出一种膜拜之感。
但是与《特洛伊》中战斗人物的着装不同,《300勇士》中的斯巴达人除了血色披风之外并没有多余的衣饰,手拿长矛盾牌,腰挎战刀,,袒露着宽阔的胸膛和完美的腹肌,展示出一种原始的力量感,这才是真正男人的身材。
据说,拍摄时为了表现300斯巴达死士的确是当时最英勇的战士,参加拍摄的演员(包括配角)在拍摄开始前接受了半年高强度的体能和搏击训练。
在战斗的过程当中,导演在有些地方运用慢镜头处理,展现出肌肉强烈的力量感,战场上的激烈厮杀,血肉横飞的场景。
电影亦真亦幻的影像风格充分体现了原著作者弗兰克·米勒的创作真谛。
事实上,为了能达到如此效果,影片导演扎克•斯奈德可谓费尽心思。
电影的拍摄基本上是在摄影棚里的蓝幕前完成的,影片的拍摄过程几乎全部使用数字背景技术。
在这种先进的成像技术的帮助下,影片不但完全不需要实景拍摄,而且能在后期电脑制作的帮助下,完全可以达到导演想要达到的任何影像奇观的要求。
而在拍摄过程中,导演所要做的就是指挥演员在蓝幕前做各种各样的表演而已。
《斯巴达300勇士》使用的是传统形式摄影机。
影片采用的“数字背景技术”有两大优点:拍摄成本大大降低;另外给导演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以本片的规模,哪怕是部分实景拍摄,成本也会成倍增长。
这部电影也必须借助这种技术才能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画面效果。
因为本片的每一格胶片都需要计算机特效加上背景,所以后期制作比一般影片耗时更多。
从这部影片来看,电影技术的成熟对电影的成功有很大的帮助,我想这也是美国大片在“工业制作硬件”上优于大部分国产片的原因。
在300勇士赶去温泉关的路上,他们经过了一个被波斯薛西斯王禁卫军屠杀了的村庄,村民们被钉上枯树,家园被焚毁,就像每一个被侵略的国家所遭遇的那样,良田尽为焦土,生民变作冤魂。
在火光闪烁的黑暗中,在音乐的渲染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影片传达出的将悲愤化为抗争的不屈意志。
所有侵略者总是不由自主想要用暴行来摧残对方的意志使其恐惧,胆怯而投降,但是总有一些人成为勇敢的战士,带领人民走出懦弱的情绪中。
无疑,斯巴达的300个战士都是这样的人,他们用手中的长矛和战刀稳定而有力的战斗着,无需虚张声势,只是沉默而专注的将敌人杀死。
就像一头猛虎搏杀一只兔子,一扑之间是异常的平静和专注,眼眸里不会有任何残忍血腥的神情,在那电光火石间的一刻竟有了某种从容甚至雍容的气质。
斯巴达的战士们在面对着波斯士兵震天的喊杀声中没有多余情绪,那种平静代表强大与自信,专注代表着意志和决心。
如猛虎捕食,去势专注冷静,因为将一切敌人撕成碎片并不是它想发泄什么,而只是它生存的天赋本能,只是它习以为常必须知道自己很擅长的天分或者说天赋。
“斯巴达人是天生的战士”这种说法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在拍摄温泉关的战斗过程中,导演为了更加突出影片的感染效果,把一些战斗场面略作了调整——也就是说,我们在影片《斯巴达300勇士》中看到的斯巴达人的方阵、挥舞着武器冲向敌营的作战方式,和历史真实其实有很大出入。
尽管如此,对战争场面的表现拿捏的张弛有度,音乐更加增添了一种史诗感。
影片中大战在即,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说:“Spartans!Ready your breakfast and eat hearty,for tonight ,we dine in Hell!”(斯巴达人们! 好好享受早餐吧,因为今夜我们将去地狱共进晚餐!)。
“This is where we hold them!This is where we fight!This is where they DIE!”(我们就在这里阻挡他们!我们就在这里抵抗他们!我们就在这里消灭他们!)明知寡不敌众,将要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依然大吼一声、带着300猛士杀入敌阵。
雨水打在盾牌上飞溅,千万飞箭遮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利刀刺入血肉之躯,斧头在铁具上划出火花,没有盔甲,也没有后援,斯巴达勇士的“荣誉,责任,光荣,作战和胜利”的信条感天动地。
从场景到音效,从微小细节到大队搏杀,全权电脑制作的《斯巴达300勇士》,竟然真实出色到了可怕的地步!冷兵器行云流水般急速砍下,一切却又总在插入躯体之时慢了下来,鲜血喷洒肌肉撕裂,慢镜头中蕴含的速度和力量,将血花与刀对比挥洒到了极致!黄沙漫天、金戈铁马,泼墨似的暗黄色调更显古代战场的庞大。
虽然号称还原史上最惨烈战役,但想必最终结果比当年只强不弱,风格会不会过于浓烈。
不得不提的是,影片中俨然有长相酷似半兽人的魔鬼兵和神诏女巫,让我差点跳戏,想起《魔戒》中的中土之战来。
不过这么做的结果是,影片给我带来了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
观众可以在《斯巴达300勇士》里看到前所未有的壮观而神秘的古代战争场面,充满暴烈的血腥味和华丽奇幻的英雄主义。
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和悲壮英雄史诗,在超现实和现代元素的衬托下,让人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影片中也出现了一些为情节设计的前后照应。
如第二日在一番劝降下,列奥尼达斯假装投降,在亲身到场接受投降的薛西斯没有注意的情况下,用矛偷袭远处的薛西斯,使他唇边受伤,应了第一次他来劝降时,列奥尼达斯所言:“在战争未结束时,哪怕是薛西斯你也会受伤。
”受伤暴怒的薛西斯下令杀光所有斯巴达战士,他们被乱箭射死。
在列奥尼达斯死前,他对着家的方向表达了一番对妻子的爱意,和前面道别时没有说出口的话相接。
温泉关战役是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战例,斯巴达300勇士以很少的人数力敌波斯军团数以万计的士兵,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其实更突显了电影人物的英雄形象。
斯巴达300勇士的牺牲绝不是失败,因为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远没有黑暗的时刻,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