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出版教材可行性论证报告(出版社出具)篇一:实验1学校教材订购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编号: BOS--4版本号:V1.0项目名称:学校教材订购系统文档名称: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负责人:李建朋编写:高璐李建朋___ XX年12月29日校对:__全体人员XX年12月30日审核:全体人员同意XX年1月1日批准:李建朋XX年1月1日开发单位:河北大学工商学院05计科李建朋,高璐,窦丽华,韩垚,袁志翔可行性研究报告1引言1.1 目的编写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通过使用计算机可以减少大量的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使老师和学生在买教材时方便和高效,因此需要开发一个学校教材订购系统。
通过进行可行性分析,我们编写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系统的技术、经济、运行等方面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在本阶段中,我们应该对下一阶段的开发提出建议,为开发人员推荐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为工程制定一个初步的计划。
主要工作有:分析和了解现有的系统(系统流程图),分析系统数据的信息集合(数据字典)及数据在软件过程中的流动(数据流图),最后对开发此系统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描述。
1.2 项目背景a.开发软件的名称:《学校教材订购系统》b.整个系统的工作过程:首先由教师或学生提交购书单,经教材发行人员审核是有效购书单后,由财务系统开发票、付了款后,登记并由财务系统返给教师或学生领书单,教师或学生即可去书库领书。
若是脱销教材,则登记缺书,财务系统发缺书单给书库采购人员;一旦新书入库后,即发进书通知给教材发行人员。
1.3 定义库存表:存放库中存在得书籍数据。
出库表:存放已销售的书籍的数据。
入库表:存放入库书籍的数据。
购书表:存放提交的购书信息。
缺书登记表:存放缺少的书籍的信息。
待购教材表:存放待购书籍信息。
财务表:核对信息。
1.3.2 缩写系统:若未特别指出,系统指本“学校教材订购系统”。
Access。
1.4 参考资料1)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 萨师煊、王珊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2.1要求2.1.1 功能为方便教师、学生领书,教材发行人员处理各种单据,以及采购人员采购需开发一个“学校教材订购系统”。
教师或学生提交购书单,经教材发行人员审核是有效购书单后,财务系统开发票、付了款后,登记并由财务系统返给教师或学生领书单,教师或学生即可去书库领书。
若是脱销教材,则登记缺书,财务系统发缺书单给书库采购人员;一旦新书入库后即发进书通知给教材发行人员。
要求系统能有效、快速、安全、可靠和无误的完成上述操并要求界面单明了,易于操作,数据库利于维护。
2.1.2 性能① 精度:购书是由需求决定的,只要有缺书现象则会体现出来,但也因为这样,如果需要提前多购相关书籍的话,则需要管理人员的参与。
② 时间特性要求:定购需要提前若干天。
③ 可靠性:较高④ 灵活性:在购书单未审核时,可以撤消订购或修改,一旦审核,则不能再修改。
2.1.3 输入项目销售子系统模块:需要输入购书单中要求的信息(提交人姓名、书名、书号、出版社、数量、身份识别码等)。
采购子系统模块:需要输入缺书单中要求的信息(书名、书号、出版社、数量等)。
2.1.4 输出项目销售子系统模块:需要打印领书单(书名、书号、出版社、数量、领书人姓名),发票(书名、书号、开票人姓名、交易金额、交易日期)。
采购子系统模块:需要打印进书通知单(书号、书名、出版社、进书日期)。
2.1.5 软件结构1.销售子系统2.采购子系统3.财务子系统2.1.6安全与保密《学校教材订购系统》对能对长期客户的个人信息保密,只能由财务子系统和客户个人才能够看见,数据库要更加安全不能随便被改教材信息,购书表,缺书表。
购书表和缺书表要能至少保存三个月。
2.1.8 完成期限XX年1月10日2.1.9开发环境硬件:PC机一台,打印机一台。
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Tomcat,eclipse,JDK2.2目标a.使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b.促进管理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c.提高系统中任何数据处理的准确度。
3 现有系统分析3.1 当前系统的局限性由于学校用的教材较多,并且还在不断增加,教材订购系统的不完善会给老师和学生代来很大的麻烦,因为要采集很多的信息,数据去选择教材,经常还会很容易出现错误,同时效率也很低。
4 建议系统技术可行性分4.1 主要实现功能的系统流程图4. 1.1销售子系统:篇二:新编教材论证报告参考样式“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新编《》论证报告一、前言(综述性的内容)二、新编《》教材的必要性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生源情况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现有同类教材存在哪些不足,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对课程及教材的要求等使得有必要新编教材。
三、新编《》教材的可行性可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根底,编写团队优势(教师(注意联合其他院校有编写实力的教师参与),重点介绍主编的资历,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参与),编写总体思路,教材编写特色(满足教改需要,体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双证融通等高职教育特色,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专业急需,教材表现形式创新等),教材辅助教学资源建设,进度安排等方面进行阐述。
四、新编《》教材编写提纲教材编写目录五、新编《》教材出版保障由出版社填写(控制在XX字以内)1篇三:《工程数学》教材的编写计划及可行性论证报告《工程数学》教材的编写计划及可行性论证报告一、编写计划线性代数第一章n阶行列式1.全排列及其逆序数2.n阶行列式的定义3.对换4.行列式的性质5.克莱姆法则第二章矩阵及其运算1.线性变换与矩阵2.矩阵的运算3.逆阵4.矩阵分块法第三章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与矩阵的秩1. 引例2. n维向量3. 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4. 线性相关性的判别定理5. 矩阵的秩与向量的秩6. 矩阵的初等变换7. 初等方阵8. 向量空间第四章线性方程组1. 齐次线性方程组2.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第五章相似矩阵及二次型1. 预备知识:向量的内积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等向量3. 相似矩阵4. 实对称阵的相似矩阵5. 二次型及其标准形6. 用配方法化二次型成标准形7. 正定二次型第六章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1.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性质2. 维数、基与坐标3. 基变换与坐标变换4. 线性变换(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教材可行性论证报告(出版社出具))5. 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式概率论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1. 随机事件2. 概率3. 独立性4. 条件概率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 重要的离散分布3. 分布函数4. 连续随机变量及其分布5. 重要的连续分布6.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 二维随机变量2. 二维离散随机变量的分布3. 二维连续随机变量的分布4. 二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第四章数字特征1. 数学期望2. 矩、方差和标准差3.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4. 矩母函数和特征函数第五章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1. 大数定律2. 中心极限定理第六章描述性统计简介1. 直方图2. 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3. 数据的正态近似4. 测量误差第七章抽样及抽样分布1. 总体与样本2. 统计量与抽样分布第八章参数估计1. 参数的点估计2. 点估计的优良性准则3. 区间估计第九章假设检验1. 问题的提出与基本概念2. 统计假设的显著性检验及两类错误3. 正态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4. 非正态总体情形下的参数检验问题5. 分布似合检验第十章回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1. 一元回归分析基本概念2. 方差分析二、可行性论证1. 编写本教材的目的和意义工程数学是高等院校非数学专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一门重要根底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载体。
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知识结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的加强,创新意思的启迪等方面的作用都是极其重要的。
也是理工科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及继续深造必须学好的一门根底课。
我校工程数学课程于XX年被湖南省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课程,而教材建设又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已有根底及本教材的特点多年来,我们以时代发展为背景,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对非数学类专业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出版了“湖南省高等教育21世纪课程教材”《大学数学教程》,该教材被多所高校采用,内容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随机数学。
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参考近几年考研动向,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结合省级重点课程建设,我们将从实际出发,继承、创新和发展,按照科学化、现代化的要求,出版《工程数学》教材,以适应大学非数学专业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该书将包含线性代数与随机数学,将是一套面向新时期人才需求,有较大革新,质量较好的适合大学理工科非数学类各专业的根底教材。
将尽可能的体现如下特点:1)本书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运用启发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本书充分体现加强根底知识,扩大知识面。
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处理传统数学的内容,并为现代数学提供一个展示窗口。
3)本书充实了数值计算的内容,体现21世纪的计算机时代特征。
4)本书教学内容的处理强调知识的科学性,注意知识的实用性,讲究知识的深广度,兼顾知识的趣味性。
5)本书在教学过程中尽力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CAI课件等。
制出电子版及多媒体课件。
6)本书在写法上力求文字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并安排一些思考题和习题,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该书特别强调实践效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与综合能力,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掌握工程数学根底理论和方法。
3 编著者情况我校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有一支教学与科研力量雄厚的师职队伍,本教材的编著者长期从事工程数学的教学工作,参与过多项教研、教改课题,并发表多篇教研、教改文章,两次获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其中,周勇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副院长,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