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石油的炼制 乙烯》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石油的炼制 乙烯》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石油的炼制乙烯》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鲁科版版《化学2》第三章第2节第1课时乙烯【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位于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教材介绍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从乙烯用途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介绍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乙烯的性质和重要的有机反应——加成反应。

乙烯的分子结构是掌握乙烯化学性质的基础,乙烯性质的重点放在化学性质上。

而在讲授乙烯的性质时,又紧紧围绕乙烯的结构展开,强调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有一个键容易断裂的特点,因此本节课在介绍性质之前,先从乙烯分子结构入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本节课与生产生活结合紧密,具有教育价值。

【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认识;乙烯和苯的教学都能起到这种作用。

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和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初步学习如何进行理论与实际,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在前一节课,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理解了饱和烃的概念,为本节课不饱和烃的引入铺垫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乙烯的来源。

认识乙烯的结构特点。

认识乙烯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记住乙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深化学习具体物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机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反应条件决定产物的思想,领悟内外因的辩证关系;结合加成反应强化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辩证认识。

通过乙烯性质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乙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教学难点】乙烯的加成反应【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验讨论、对比归纳、微课视频小结。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题引入【引入】以漫画乙烯作催熟剂,百度搜索乙烯作催熟剂的负面信息引入,让学生知道正规使用乙烯作催熟剂是不会使人急性中毒的。

教给学生生活小技巧:买到没成熟的水果就把它与成熟的水果放一起,成熟的水果可以释放催熟剂。

学生思考,明确本节学习任务。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通过视觉、听觉冲击,了解乙烯来源,感受乙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自主学习知道乙烯的来源价值用途认识物理性质环节一:知道乙烯的来源、价值、用途学生看书68页第一段自学完成(图片展示)生活中的乙烯(管材、无纺布、塑料、泡沫等)认识物理性质(展示实物)这是实验室我们制得的乙烯,请仔细观察它的颜色和状态。

引导同学演练实验室闻物质气味的方法。

学生看书阅读学生观察,实验(轻轻扇动闻气味),并归纳整理出乙烯物理性质。

学生聆听。

学生通过看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分析的能力学生自主运用观察、实验等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自主归纳整合物理性质。

合作学习探究结构特点环节二:探究乙烯的结构特点【投影】任务(过渡)那乙烯具有怎样的结构呢?【合作学习】协调安排本组成员,合作交流,完成投影任务上有关乙烯结构特点的问题和要求的学习讨论,并把交流成果及时整理到学案上。

(交流汇报)1.学生汇报任务中问题;2.根据汇报及时做必要的解释和总结;3.学生板书乙烯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

学生回忆乙烷性质,对比二者性质差异。

合作学习——组间交流,达成共识。

交流汇报引出性质差异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结构的兴趣。

通过对问题组的讨论,加深(提升归纳)乙烯和乙烷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乙烯有碳碳双键,正因如此,导致其分子的组成不同,乙烯比乙烷少了两个氢原子,乙烷属于饱和烃,则乙烯属于不饱和烃。

乙烯所有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乙烷不是。

(难点引导)断开1mol碳碳单键平均约为345千焦,而断开1mol碳碳双键平均约为610.9千焦,并不是单键的2倍,而是比2倍略少,看来,只要需要较少的能量,就能断开碳碳双键中的一个价键。

再看,断开碳碳双键中两个键,需要的能量大小并不一样,其中有一个较小,容易断裂。

<当堂检测>关于乙烯分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乙烯分子里含有C=C 双键;B.乙烯分子里所有的原子共平面;C.乙烯分子中C=C双键和乙烷分子中C-C单键断裂时所需要能量相同。

D.乙烯分子里各共价键之间的夹角为120 。

——展示制作的乙烯的球棍模型。

对比各组乙烯模型,点明乙烯没有同分异构体。

落实乙烯的结构式、电子式和结构简式的正确书写。

小组讨论交流,了解乙烯分子中有碳碳双键的特殊结构学生对问题3的断键所需能量数据分析,了解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特殊性。

学生思对乙烯结构的认知。

规范有机化学用语的书写。

通过分子模型建构,使学生对有机分子的结构认识立体化,有效的降低了结构抽象思维的难度。

有利于学生掌握乙烯结构特点。

通过数据分析,学生对“碳碳双键”这一重要结构的认识得到深化。

数据举证能有效化解学生对抽象结构问题的认识障考,独立完成。

碍。

通过练习,达成对重点知识的巩固和落实。

自主学习预测乙烯的化学性质实验演示环节三:预测乙烯化学性质【投影】任务【自主学习】快速阅读三个材料并预测乙烯可能的化学性质。

(过渡)有了预测猜想,我们应该采取合适的操作或选取合理的试剂来验证了,要保证现象明显、简单易行、安全环保。

(引导)验证可燃性需要点燃乙烯点燃之前要注意验纯。

与高锰酸钾则需要通入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溴反应需要通入橙色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

(屏幕投影)介绍实验装置(演示实验)知道学生操作演示实验。

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对材料的加工认识,大胆预测猜想,积极回答交流。

学生先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再体会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认识实验仪器和药品,了解装置作用。

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交流,得出体会乙烯在生产生活中普遍存在,用途广泛。

培养学生对资料信息加工分析的能力。

体会“大胆预测,小心求证”的科学实验精神。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思考,求证预测的正确性。

归纳乙烯化学性质。

结论。

合作学习解析化学性质(过渡)乙烯的特殊性质,源自特殊结构。

下面,我们就依据乙烯的结构特点,来进一步解释性质。

【投影】任务【合作学习】请组长协调本组同学,通力合作,讨论完成任务。

(交流汇报)1.学生汇报任务中问题;2.根据汇报及时做必要的解释和总结;3.学生板书乙烯燃烧、加成等化学方程式。

(点拨提升)对比乙烷,结合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乙烯燃烧有黑烟说明了什么?(乙烯比乙烷少2个氢,含碳量较大,所以燃烧不充分。

)(难点突破)反应物乙烯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生成物二氧化碳分子中只有一个碳,这说明了什么?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与乙烯反应的反应类型?(真人秀表演)乙烯与溴水的加成反应小组讨论交流,将核心知识记录在学案上。

学生合作实验,讨论交流,并规范书写化学方程式。

举例说明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学生积极思考,体会乙烯碳碳双键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情况。

学生观看录像,对投影任务的巧妙设计,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分工协作的精神和分析问题,获得结论的能力。

进一步体会“有机化合物-特殊结构-有机化学反应-性质”的核心思路在有机物性质学习上的指导价值。

通过问题组驱动,突破对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的认(解释)双键两侧的碳原子分别与溴原子相连,像乙烯这样,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侧的碳原子分别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连形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

<迁移应用>(资料在线)原子的经济利用提供新的认识视角,从原子利用率上来看,加成反应是最经济实惠的。

<当堂检测>在下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

a.乙烷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b.乙烷在空气中燃烧c.乙烯使溴水褪色d.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比思考加成反应的特点学生展示共识,简要整理。

通过真人模仿,加深对加聚反应原理的认识。

学生思考,独立完成。

识。

利用“真人秀视频”和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高两个角度,加强对加成反应的认识。

通过练习,达成对重点知识的巩固和落实。

通过练习,达成对重点知识的巩固和落实。

播放微课视频概括提升归纳小结【微课视频】请同学们观看我制作的微课视频,归纳总结本节课讲的主要内容。

加深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强化化学来自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生活的理念。

<巩固提高>已知: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物质的结构特点,并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若能与HCl加成,预测并写出可能的产物。

学会通过微课视频总结归纳。

学生思考,独立完成。

训练系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体会化学科学的核心学习思想和理念。

实现本节主干知识“乙烯加成反应”的整合提升。

进一步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意识。

加强对有机化学反应中“反应条件决定反应产物”重要思想的认识。

分层次作业和研究性学习作业1. 完成课本第72页第1、3、6题。

2. 完成课后练习分层训练 A 部分。

3. 查阅乙烯相关材料,开展以“身边的乙烯”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4. 观看礼物—本节课的微课视频,整理本节课知识内容。

学生根据需求自主完成作业,自评互评。

巩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板书设计】乙烯一、来源、价值、用途二、结构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三、性质1. 氧化反应(1)点燃(2)酸性KMnO4溶液2. 加成反应(3)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设计反思】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为“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通过任务牵引,问题驱动,活动支持,知识落实,多条线索并进,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践体验和学以致用。

设计中突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核心科学思想,暗藏“由生产生活到实验室,再从实验室回到社会生活”的情景线索,渗透“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应用物质”的化学学科价值理念。

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轻松切换中,成为自我引导的学习者、思考者,信息的使用者和生产者,学习的合作者和问题的解决者,而老师则是学生学习坚定的支持者、合作者和评价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