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档为 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建筑材料、设备、建筑技术都有了较快发展。
更重要的是我国的经济政策为公路事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保证了建设资金来源。
我国广大路桥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这一可贵、难得的机遇,竭尽全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积极工作,多做贡献。
现代化公路运输,不仅要求道路能全天候通行车辆,而且要求车辆能一定的速度、安全、舒适而经济地在道路运行,这就要求路基工程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和耐久耐磨的性能。
在路基建设工作中,应全面考虑自然因素与地质条件以及施工、养护、营运等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道路的工程性质差异很大,因此结合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质、地貌等条件的不同来分析研究当今道路建设中路基工程的建设与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公路运输技术发展IAbstract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China's building materials, equipment,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work actively to make more contributions.The modernization of road transport, requires not only all-weather access roads to vehicles, but also to a certain degree of vehicle speed, safe, comfortable and economicalto run in the road, which requires road project and durability ofthe wear-resistant properties. In the road construction work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natural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operation and other factors. China nature,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topography, geology, geomorphology, and so on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studies to analyze today's road-building projects in road construc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Keyword: Roads Transport technical Development目录ABSTRACT1 (1)2. (2)2.1 (2)2.2 . (2)2.3 . (3)3. (4)3.1 (4)3.2 (5)3.2.1 方案比选的一般原则和要求 (5)3.2.2 方案比选意见 . (5)3.3 (6)3.3.1 平面设计要求 . (6)3.3.2 圆曲线设计 (6)3.3.3 缓和曲线设计 . (8)3.3.4 组合曲线类型及设计 . (10)4. (13)III4.1 纵断面设计要求 (13)4.2 纵坡设计 (14)4.2.1 最大纵坡 (14)4.2.2 最小纵坡 (14)4.3 坡长的要求 (14)4.3.1 最短坡长限制 . (14)4.3.2 最大坡长限制 . (15)4.4 竖曲线设计 (16)4.4.1 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16)4.4.2 竖曲线各要素计算公式 (18)4.5 平纵组合设计 (18)4.6 路基、桥涵、对路线纵断面的要求. (20)5.横断面设计 (21)5.1 横断面设计方法 . (21)5.1.1 道路建筑界限及用地 (21)5.2 横断面组成 (22)5.3 交通量情况 (22)5.4 横断面要素的确定 (23)5.5 横断面其他组成的设计要求 . (24)5.5.1 路拱形式及横坡度 . (24)5.5.2 路肩横坡度 (24)5.5.3 超高设计 (24)5.5.4 加宽 (26)5.5.5 中央分隔带形式及开口 (27)5.6 路基设计 (27)5.6.1 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 (27)5.6.2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 (27)5.6.3 路基填土与压实 . (27)5.6.4 一般路基的设计 . (29)5.6.5 路基的边坡与防护 (29)5.6.6 边坡稳定性分析 . (30)5.6.7 路基排水设计 . (34)5.6.8 路基设计表见路基设计表 (40)5.7 路基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 (40)5.8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41)5.9 横断面设计图见横断面设计图 . (41)5.10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41)5.10.1 横断面面积计算 . (41)5.10.2 土石方数量的计算 . (42)6.路面设计 (43)6.1 路面设计原则 (43)6.2 路面类型的选定 (44)6.3 设计参数和结构层组合设计 (45)6.3.1 路面设计标准 . (45)6.3.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累计当量轴次 (47)6.3.3 结构层组合设计 . (48)6.4 路面排水设计 (67)6.5 路面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 (69)结论 (71)致谢 (72)参考文献 (73)1 引言本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路线设计、道路横断面和路基设计、路面结构设计、道路排水和桥涵方案设计、道路工程量计算等。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中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合理设计。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主要针对道路的平纵横进行了精心设计,少占农田,方案比选,降低造价预算。
在设计安排、分析计算、施工图绘制、口头表达等各个方面的水平都有所提高,但在道路排水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时有些欠缺,且由于毕业设计时间仓促,工作量较大,加之设计经验有限,还有许多不妥之处在,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不足之处和专业水平。
2概述2.1 编制依据1.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03)2.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J011-97)3.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J033-95)4.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032-94)5.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93)6.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J014-97)7.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04)8.部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J018-97)10.拟建公路的设计任务书11.拟建公路的设计原始资料12.拟建公路所处地区的地区地形图2.2 交通量资料路线近期交通量见提供的设计说明。
车辆类别各种车辆所占比例(%)备注小客车34.5 2011 年调查的正常交通量为: N=2780辆每日大客车10.2中小型货车47.1大货车8.21、新路建成后在老路行驶的车辆占总量的8%、在新路上行驶的占总量的92%。
2、 2011 年调查铁路转移到公路的的物资交通量47.5 万吨每年, 1 辆车装载 4T,实载率 72%;由铁路转移到公路的客运量为 165 万人次每年,以每辆装载30 人计。
此部分交通量由新老路共同承担。
3、诱增交通量按正常交通量的16%计。
2.3 工程技术标准工程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道路等级:高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 100km(A1 + 180)设直线上加桩里程为 L, 曲线起点里程为 ZH,曲线终点里程为 HZ,则前直线上任意点的坐标:X = X J+(T+ZH – L) ×cos(A 1 + 180)Y = Y J+(T+ZH – L) ×sin(A1+ 180)后直线上任意点的坐标(L>HZ):X = X J + (T –ZH + L) ×cos A 2Y = Y J + (T –ZH + L) ×sin A 2(2) 设缓和曲线的单曲线曲线上任意点的切线横距l 5 l 9 l 13.........x l2 3456R4 L s 4 599040R6 L s 640R2 L s式中:—缓和曲线上任意点至ZH(或 HZ)点的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度。
(3)第一缓和曲线( ZH~ HY)任意点坐标X X ZH x / cos 30l 2 cos A1 30l 2RL s L sY Y ZH x / cos 30l 2 sin A1 30l 2RL s RL s(4)圆曲线内任意点坐标由 HY~YH时X X HY90L 90(l L s ) 2Rsin cos A1RRY YHY90L 90(l L s ) 2Rsin cos A1R R式中:—圆曲线内任意点至HY点的曲线长;X HY、Y HY—HY点的坐标。
由 YH~ HY时X XHY90Lcos A190(l L s ) 2Rsin 180RRY Y HY90Lsin A190(l L s ) 2Rsin 180R R式中:—圆曲线内任意点至YH点的曲线长。
(5)第二缓和曲线( HZ~ YH)内任意点坐标X XZH x / cos 30l 2 cos A2 180 30l 2RL s RL sY YZH30l 2sin A1 18030l 2 x / cosRL sRL s式中:—第二缓和曲线内任意点至HZ 点的曲线长。
综合以上公式计算出本次设计的线路上各桩号的坐标,见逐桩坐标表。
4.纵断面设计4.1 纵断面设计要求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道路等级、沿线自然条件和构造物控制标高等,确定路线合适的标高、各坡段的总坡度和坡长,并设计竖曲线。
基本要求是纵坡均匀平顺,起伏和缓,坡长和竖曲线长短适当,平面和纵面组合设计协调,以及填挖经济、平顺。
具体体现如下:1.纵断面设计应满足纵坡和竖曲线的各项规定(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坡长限制、竖曲线最小半径及长度等);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坡。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
越岭线垭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缓一些。
变坡点处应尽量设置大半径竖曲线;3.设计标高的确定,应结合沿线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地质、水文、气候、排水等和各种构造物控制标高等因素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4.纵断面的设计应与平面线形和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即应考虑人体视觉心理上的要求,按照平竖曲线相协调及半径的均衡,来确定纵断面的设计线;5.一般情况下纵断面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就近移挖做填,以减少借方和弃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保证自然环境;6.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道及隧道两端接线等,纵坡应和缓,避免产生突变,交叉处前后的纵坡应平缓一些;7.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