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线菌对稗草的拮抗作用-农业生态学

放线菌对稗草的拮抗作用-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
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放线菌对稗草的拮抗作用
姓名: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摘要:从所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出的三种放线菌(0902,4205,4903),选用稗草进行拮抗试验,结果筛选出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放线菌。

1.前言
放线菌是具有巨大实用价值的一类微生物,目前从微生物中发现的大约8000种生物活性物质中,近70%是由放线菌产生的。

利用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抗生素制备的新农药,由于其具有无污染、无残留、可再生、难以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易于产业化、成本低等特点已成为无公害农药的主体和未来农药的发展方向。

在植保工作中,最近10a,农用抗生素的筛选和应用虽已为学术界的研究重点,但就其数量、质量和品种而言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

生物拮抗作用,一种微生物的存在能阻扰病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称为生物拮抗作用。

2.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 放线菌(0902,4205,4903)、稗草种子
培养基①分离及保存用培养基:改良高氏合成一号培养基;②拮抗试验用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1.2 主要仪器设备:培养皿、培养箱、烧杯
2.实验方法
2.1 放线菌的分离纯化:于采集的土样中,用稀释涂布法从高氏一号培养基分离出放线菌,
用平板划线进行纯化。

2.2 放线菌抗菌活性的测定:用琼脂块法测定分离所得放线菌对两株供试病原弧菌的抗
菌活性.具体方法如下:将被测放线菌菌株制备成菌悬液,稀释至适当的浓度后涂布于高氏一号平板,在28℃培养3~5d后,用打孔器将各小菌落打下并移至湿室中培养成熟,然后再移至含供试验病原弧菌的营养琼脂平板上在28℃培养18~24h,测定抑菌圈直径.
2.3 放线菌的人工诱变:从分离所得放线菌中挑选拮抗能力较强的菌株进行诱变,方法如下:
将选取的放线菌进行适当稀释,涂布均匀后放在15W紫外灯下(灯高40cm)照射2min[7],然后放在28℃培养箱中培养3~5d后挑取单菌落于高氏一号斜面上。

2.4 培养基的准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作为拮抗试验的培养基。

2.4 接种:采用对照方法,一个培养皿中添加清水,另一培养皿中有放线菌。

在每个培养皿
中接种10粒稗草种子。

放在培养箱中培养。

3.数据处理
等到稗草发芽,并长到一定程度,量根和茎的长度,取平均值。

1,数据:
4.分析
从表中看出,放线菌0902对稗草生长没有任何拮抗作用,反而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放线菌4205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中影响根的发育效果明显强于影响茎的生长效果。

放线菌4903也具有很强的阻碍稗草发育的作用,但是它的作用没有放线菌4205强烈。

同样,放线菌4903对根和茎都阻碍,对根的影响较大,而对茎的影响很少。

5.参考文献:
[1]李湘民,华菊玲,宋爱芝.棉花苗期病害拮抗菌的筛选[J].江西农业学报,1994,6(4):118~121.
[2] 马萍,张玲琪,魏蓉城,等.西双版纳橡胶、咖啡和胡椒根际放线菌的抗菌作用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7(3):229~233.
[3] 张哑平,李国英.北疆棉花根际微生物对棉花立枯病拮抗作用的研究[J].石河子大学报,1998,1(4):8~11.
[4] 沈寅初,张一宾.生物农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34~55.
[5] 陈福如,郑元梅,翁文焱木.芦笋茎枯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利用研究[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5,10(3):50~5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