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理规划(施工阶段)工程名称编制审核审批编制日期目录第一章工程项目概况 (3)第二章监理工作依据 (4)第三章安全监理工作范围 (7)第四章监理工作的内容和目标 (15)第五章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关系 (19)第六章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岗位职责 (20)第七章监理工作程序 (23)第八章监理工作措施及方法 (28)第九章监理工作制度 (32)第十章安全旁站监理方案 (34)第十一章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3)第一章工程项目概况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地址:建筑分类:建筑层数:建筑面积:建筑结构形式:建筑基础形式:二、自然条件1、气象资料根据地区多年的统计资料确定1.1.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 -11.9℃最热月平均温度25.2℃极端最低气温 - 31.2℃极端最高气温 35.7℃1.2.相对湿度:最冷月最小52% 、最大78%,年平均湿度 63.1%1.3.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 727.4mm1.4.年日照时数: 2747.3h1.5.冻土深度:一般年份 120cm,历史最大148Cm2、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场地的地形地貌:拟建工程场地为,场地的地形平坦,由于勘察期间,场地进行客土回填工作,导致场地高差相差3.78m;2.2.地基土的组成及分布特征: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改场地地层主要由人工填土、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砂类土及碎石类土等底层组成。
底层划分主要考虑成因、时代及岩性特征划分依据根据野外原始编录、土工试验结果,同时参考测试数据,由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该层厚度为2.2米。
②、粉质粘土(1):厚度约9.6米③、粉质粘土(2):厚度约4.0米④、中砂:该层厚度为5.8米。
⑤、园砾:最大深度为13米,未完全揭露。
2.3.地下水、土腐蚀性分析:场区内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含水层为中砂、园砾层,水量丰富;粉质粘土上部含有上层滞水,局部水量较大,上层滞水水位埋深3.1-4.2m,地下水位高程41.16-41.35m。
目前场地潜水水位较低,勘察期间稳定水位埋深13.0-15.1m,高程29.38-31.36m,场地地下水位在不受地下室开采影响的条件下,地下水位埋深约5.0m左右,标高约9.0m左右。
地下水位变幅1.0-2.0m。
抗浮设防水位易取历史最高水位。
建议抗浮设防水位标高40.00m。
地下室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
第二章监理工作依据2.1 公司严格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2.2 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规程: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1011、《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T100-99;12、《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13、《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10055-200714、《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15、《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16、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17、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建质{2009}254号)18、辽宁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19、关于印发《辽宁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辽公通{2009}74号)20、《辽宁省消防条例》(第53号令、2012年3月1日起施行)2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22、关于印发《辽宁省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辽建发{2009}10号)2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第三章安全监理工作范围3.1 对施工项目安全生产制度的监理3.1.1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度①制度是否建立和健全;②制度中是否有齐全而明确的目标;③项目与分包单位及班组签定的施工合同条款中,有无明确的管理职责和指标;④各生产管理层以及公司与项目、总包与分包间是否都建立并落实了安全生产的机构、人员,且已经各方确认;⑤是否建立和健全了安全生产的奖惩与考核制度并在过程中予以落实。
3.1.2检查施工单位和项目是否建立有建全的安全生产资金管理制度并予以落实(包括劳保、防护资金;教育培训资金;安全措施资金等)3.1.3检查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①有无对项目经理、安全员、特殊工种、待岗、转岗与换岗职工和新招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制度;②有无培训计划;③计划落实与否?3.1.4检查安全检查制度①是否建立有各层次(公司、项目、专项与日常、季度等)的检查制度;②制度中有无时间、人员、内容、要求的规定;③制度中有无对安全隐患的整改、处置及复查等要求的内容;④对各项检查和隐患的处置与责任是否有记录(档案)。
3.1.5对安全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的检查①是否建立有各层次的事故报告处理的制度,制度是否齐全;②制度是否实施并落实了“三不放过”;③是否建立了事故档案;④是否按规定办理了“意外保险”;3.2对施工企业、机构、资质的监理3.2.1检查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与人员配备①企业必须配置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②现场应建立“公司-项目-班组”三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各级均需分别配备足够的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2.2检查企业资质与从业人员资格证明①企业资质与项目等级和生产经营行为是否相符;②总分包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安管人员是否有安全考核合格证及上岗证;③其它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3.2.3对安全产品供应单位的管理①企业和项目对安全设施材料、设备和防护用品的供应单位应有控制要求规定(制度);②所有安全材料、设施和防护用品的供货单位应出具有“生产资质证明文件,资证材料必须与经营内容相符。
3.3 从安全技术管理方面进行控制和监督3.3.1工地应对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情状态和根源,列出清单(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中毒等)制定有管理制度(培训教育、操作规程与技术措施)有应急预案(包括技术、监控措施与方法,人员、材料、器具、设备的配置等);3.3.2“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中必须有明确编制审批制度,其安全、措施、内容、工艺、作业条件、职工素质等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实施中不得随意更改;3.3.3对施工项目中的桩基础,土方开挖,基坑支护与降水、模板、吊装、脚手架安拆以及爆破、垂直运输设备装、拆等工程,均应结合实际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和按程序审批后才予实施,实施前应组织交底、检查和验收。
3.3.4施工企业必须制定有给项目管理人员、班组进行安全技术分级(给项目管理人员、班组)交底制度,讲明职责、权限、管理要求;工作程序及分解落实与监督、检查等内容和规定。
口头交底后应有书面交底记录和交签手续,并予以备案检查;3.3.5施工企业应全面收编国家现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各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除专档专人管理外,并应随工程进度将目录、摘要编发给企业相关人员,其内容包括:①管理文件类(文明卫生、劳动保护、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事故管理);②建筑工程类(土方、脚手架、高处作业、临时用电、起重吊装、建筑机械、焊接工程、消防等项目);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如架工、砼、钢筋、油漆、玻璃、起重吊装、施工机具装拆与使用等)。
3.3.6检查工程在安全设备、工艺的选用:①严禁施工现场使用国家、行业、地方等方面已明文规定的淘汰器材、设备和落后或不安全施工工艺;②支持和鼓励施工项目优先选用国家、行业、地方推荐的器材、设备、新的安全施工工艺及新的安全防护材料、器具。
3.4 对施工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的监控3.4.1对设备安全管理的监督:①要求工地对现场施工和应急救援使用的全部设备在安装和拆除、验收与检测、使用与保修、改造与报废等各方都建立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对职责、权限、工作程序等提出有明确要求,确定有监督检查、考核方法,形成有组织措施的文件;②安全设备、设施采购:必须是合格产品、报送有效证明(说明或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验控制报告或鉴定证书等)。
不得购置国家、行业、地方等方面已明文规定要淘汰的产品。
二手货必须由有资质的鉴定单位出具的技术鉴定合格、有效使用的证明文件;③监理应督促并参与施工企业定期(季或月)检查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核查设备、器材在采购、安装与拆卸、验收与检测、使用与保养、维修与改造以及报废等相关记录;④检查租赁设备双方具有承担的资质与能力的证明材料、租赁协议、出租方对设备、机具和配件性能、运行安全、检测维修等证明文件;⑤督促并检查企业的设备档案(台帐),包括:自制、出租、承租设备的数量、型号与规格、日常检修记录和目前状况等说明与记录。
3.4.2对大型设备装、拆的安全监理①按国务院第373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监督条例》核查装、拆单位及人员的资质、资格,现场须报监理审查并办理确认手续,且不准将装、拆出租、分解给二个以上单位进行;②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在装拆之前申报《装拆方案》和《安全措施》,经监理确认后予以实施;③当设备装拆完成,检查装拆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并出具的“合格明”,向使用操作方移交的“安全使用证明”以及做使用附交底所附记录。
使用单位必须派专人参与装拆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包括:方案与措施审批手续,企业资质与人员资格,隐蔽部分的验收,设备安、拆程序及过程是否与方案、措施相符,装拆技术人员是否到位,完工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出具验收证明和使用交底记录等);④设备安装完成,必须经过自检和行政批准的检测机构实施检测,检测合格后并取得合格证后监理方可核准使用。
3.4.3对现场安全设施和防护的管理与监控①检查施工现场在危险部位是否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色和安全标志);②检查和督促施工企业或项目必须建立有:正确使用其警示标志和安全色的明确的制度和要求。
对设置的部位、内容、各级的管理职责与权限,监督与检查方法、组织等都有明确的制度和要求规定;③要求施工现场的安全标志、安全色应统一规划,并符合《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和《安全色》(GB 2893—2008)的要求和企业内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