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室工作总结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
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教科室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翼大家能够喜欢。
教科室工作总结 1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要先行。
教育科研与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特殊是当前新课程实施,更为教学活动赋予了全新的内容。
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呈现出一派生机。
教科室本着求实、上进的原则,积极实施“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坚持科研工作“为改革实践服务,为提高质量服务、为提高师生素质服务”的“三为”思想,以“求新、求活、求发展”为工作思路,着力营造科研创新的良好氛围。
现将本学期教科室工作作一个简单的回顾:一、进一步深化校本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坚持开展理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教科室积极组织,引导泛博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加强新课程工作经验的推广和深化。
认真学习新课程精神,倡导全体教师不仅要教好,而且要教而思、教而研。
加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
2、深入教研组,积极推动校本教研活动与实践研究校本教研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学校领导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尽可能地安排相关学科老师外出学习取经,积极参加区级教科研活动。
另一方面以学校为主体,广泛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本学期开设了三十五节校级公开课,以教学研讨为突破口,教师做好听课记录、评课记录、反思体味,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研讨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
3、及时总结教师教育成果并加以推广应用教科室做好了教学案例、信技整合、论文推荐工作。
经学校推荐孔泉荣老师的论文《避实击虚睹影知竿》在国家级刊物《语文周报》上发表;吴文英老师的论文《素质教育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在省级刊物《苏州科技学院学报》上发表;邢德清老师的《如何才干备好一堂课》和《浅谈职业中学的英语教学》两篇论文在《英语周报》上发表;王勇校长的《“双语教学”的认识与实践探索》在省级刊物《苏州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
二、深化校本研究,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本学期教科室继续开展以“备、说、讲、评”为主的校本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人人参预说课和讲课活动。
现在,可以欣喜地看到,教师们在校本教研的路上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语文组环绕如何加强诵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一主题,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英语组“如何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积极性和兴趣性”的校本教研活动。
数学组校本教研的主题是“如何在农村中学中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服务课堂教学。
物理组以《分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契机》的校本实践与探索,从而形成为了我校教育科研的百花齐放的景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推进学校名师工程。
认真做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制定骨干教师集体备课,课后反思,期中汇报,期末总结的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带头作用,整体推进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和层次。
认真组织校内评课、说课活动,深入课堂教学研究。
开展新课程教学模式研讨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强对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中科研含量的考核。
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目标明确,分层要求,全面推进,确立明确的培训思路、培训重点和培训策略,切实提高培训学习的实效性,努力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发展性思量与展望基层学校的教育科研,如何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服务,如何更好地为教师的发展服务,值得我们积极思量和探索。
学校至今缺乏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
学校将积极组织教师申报教科研课题,开展教科研活动,在各方面赋予支持。
科研扬师,优化队伍的路途相当坎坷,学校在“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如何扎扎实实地实施,看来所要化的功力非轻。
以诗为魂,拓展校本的特色教育举措如何自然地融入教学实践,如何使之成为教学改革的载体而力避累坠,使之激发素质教育的升华而切戒浮夸,实谓特色建设中不可回避的科研课题,当慎思妥处之。
教科室工作总结 2本学期教科室工作坚持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推进器,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关心下,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科研的观念和思路,将各级立项课题和课堂教学的研究相结合,真正做到了科研为学校常态教学为科研提供平台、为学校提高常态教学质量服务,我们以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为契机,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业务培训为重点,以多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积极实施“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发展策略,坚持科研工作“为课改实践服务,为提高质量服务、为提高师生素质服务”的思想,以“求新、求活、求发展”为工作思路,努力在全校大力营造科研创新的良好氛围,使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有机统一,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现将本学期教科室工作情况作一个简单的回顾与总结:一、大力加强校本研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科研工作的基础是泛博教师。
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必须有一支具有一定科研理论水平,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
而教师的科研能力来自学习,来自实践。
为了匡助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们把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与校本研训作为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环节。
教科室和教导处有效协作,以基于课堂的常态问题为研训目标,以业务学习、领导听课、组内听课、下沉领导指导为载体,大力加强校本研训力度,取得明显的效果。
二、有效开展立项课题的研究,引领学校的教革方向。
抓好教科研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其对教科研工作的责任性,是做好教科研工作的必经之途。
抓好课题研究过程,让课题为教师成长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关注专业发展,使培训在教育管理中开花1、校本培训更富特色。
教科室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参加了“小学数学观摩交流会”、“国培计划”教师培训,本校还组织了全体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考核。
2、服务教师更加主动。
收取教师微型课题论文,认真组稿、推荐参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关注成果形式,使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结果1、环绕课题出成果。
教师成果要环绕拟定的微型课题,强化课堂观察与反思,本学期通过认真审核、修改、组稿参赛,共有 50 篇次论文获奖。
2、形式多样求实效。
除论文外,理论知识竞赛、辅导学生作文绘画等均有收获。
3、具体工作实效如下:20xx 年 9 月13 日将各校点选送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学生品认真审核、挑选后送出参赛,共推送学生作文作品 24 件、绘画作品 23 件。
于 xx 月29 日收到获奖通知:绘画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4 名;三等奖 2 名。
作文二等奖 2 名;三等奖 3 名。
20xx 年 9 月 15 日,推送教师论文 22 篇至景洪市教研室,参赛省教育科学院组织的论文竞赛。
于 12 月 23 日收到获奖通知:二等奖 7 名;三等奖 6 名;鼓励奖 4 名。
并已颁发奖状。
组织我校师生参加语言文字报社的语言文字知识竞赛报名工作,送出参赛名单到景洪市教育局关工委杨秀兰老师处,其中教师 xx7 名,学生 117 名,并于 11 月 1 日组织报名师生参加了竞赛。
20xx 年 9 月26 日组织教师参加“云南省中小学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大赛”,参赛教师 14 人。
于 xx 月 21 日收到获奖通知:一等奖 2 名;二等奖 2 名;三等奖 4 名。
教科室工作总结 3本学期,教科室在“尊重每一个人,发展每一个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环绕学校质量建设中心工作,按计划开展教师发展与评价、教研组建设和教科研等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着力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规范教学行为,落实教学环节,加大教师学习、交流和培训的力度,多层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开学初,所有教师从学习读书、教改教研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年度规划。
2、在区教育局的组织下,暑假及开学初多数教师参加了远程研修。
3、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主要开展了两项工作。
一是教科室在教研组安排的基础上,确定了 35 岁以下青年为徒弟与老教师结成师徒子,并签订了相对稳定的“师徒协议”,匡助青年教师成长。
二是制订了名师培养计划。
4、加强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研会议,学校按计划组团外出进行校级交流,本学期,宋丽丽老师赴滨州学习;赵强、宗国锋老师的班主任培训;学校数学组观摩市省数学优质课活动;伏圣娟、宗国锋、吴钦韦赴泰安文言文新教育方式研讨会、学校语数外史地生政的各科教师参加区高校课堂研讨会;教师外出学习达 50 多人次,较多的老师通过此类活动,开辟了视野,转变了观念,与其它学校建立了联系,与其他同行建立了友谊。
6、按照学校的管理思路和工作重点,制定了教师评价和发展系列制度和方案。
在年级组中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利用集体备课制度培养教师的教育教研活动。
以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为着力点,以各类教研活动为平台,加强教研组和学科建设。
教研组长是每周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备课组长是集体备课和年级学科教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要求业务学习有准备有主题有记载,集体备课有中心发言人组内教师广泛参预。
在创建、日常管理和青年教师队伍培养方面,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全校内制定可行的评课议课制度,让老师们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同科内取长补短,总结经验,获得较好的效果。
7、及时有效地利用教师发展课活动。
每周利用教师发展课礼聘区内外教育教学专家来我校作报告,专家的报告为教师们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路。
教科室工作总结 4本年度教科室认真贯彻落实区教科室期初会议精神,在上级教科部门指导下,学校党政的直接领导下,本室基本完成为了期初计划的各项工作,主要以课题研究为先导,继续大力推行教育行动研究,引导更多的教师积极参预教育科研,加强教育反思,改进教育行为,提高教学效率。
回顾过去的一学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认真做好了教科研队伍的建设推进学校名师工程,认真做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制定骨干教师集体备课,课后反思,期中汇报,期末总结的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带头作用,整体推进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和层次。
认真组织校内评课、说课活动,深入课堂教学研究。
开展新课程教学模式研讨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强对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中科研含量的考核。
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目标明确,分层要求,全面推进,确立明确的培训思路、培训重点和培训策略,切实提高培训学习的实效性,努力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认真做好了课题申报工作三、认真做好了 xxxx 年度各级论文评奖工作教科室认真传达上级下发的各类论文评比通知,及时告知各相关老师,积极组织送评,并取得很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