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本理论知识色彩的四要素1、色相:色彩的本来面貌。
色环。
物体本身固有色。
2、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
3、纯度〔饱和度、彩度〕:色彩的饱和程度或鲜浊程度。
4、冷暖:指色彩的补色和比照色关系,是色彩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
从色相上说,有亮色调(高调)、灰色调(中调)、暗色调(低调);从纯度上说有高纯度色调和低纯度色调;从冷暖上说,有冷色调、暖色调、中性色调,冷暖比照冷暖比照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异而形成的色彩比照,称为冷暖比照。
〔红、橙、黄使人感觉温暖;蓝、蓝绿、蓝紫使人感觉寒冷;绿与紫介与其间,绿色与紫色称为中性色〕,另外,色彩的冷暖比照还受明度与纯度的影响,白光反射高而感觉冷,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觉暖。
将比照的冷暖色并列,冷暖感觉会更加鲜明,冷的更冷,暖的更暖,这种冷暖同时放在一起比照的现象,称冷暖比照。
同类色两种以上的颜色,其主要的色素倾向比较接近,如红色类的朱红、大红、玫瑰红,都主要包含红色色素,称同类色。
其他如黄色类中的柠檬黄、中铬黄、土黄,蓝色类的普蓝、钴蓝、湖蓝、群青等,都属同类色关系。
类似色在色环上任意90°角度以内的颜色,各色之间含有共同色素,故称"类似色"。
邻近色在色环上任一颜色同其毗邻之色称为"邻近色"。
邻近色也是类似色关系,仅是所指范围缩小了一点。
从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含义来看,都是含有共同色素。
采用此类色彩配合给人以统一而调和的感觉。
比照色在色环上任一直径两端相对之色〔含其邻近色〕称比照色。
补色色环中任何两色混所得的新色与另一原色互为补色,也称余色。
如绿与红、黄与紫、蓝与橙,皆属补色关系,绿的补色是红色,红的补色是绿色。
1.什么是色彩?答:所谓色彩,是色与彩的全称。
色是指分解的光进入人眼并传至大脑时产生的感觉。
彩是指多色的意思,色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是光刺激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感。
它是由光线,物体和眼睛三个感知色彩的条件构成的,缺少任何一个条件,人们都无法准确地感受色彩。
自然界的各种物体,在接受光源照射时,由于物体性能不同,所以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力也不同。
平时所看到的物体色就是受光体反射回来的光线,并刺激视神经而引起的感觉。
例如物体的红色,其色彩是吸收了光源中的一些单色光,反射出红色光而形成的。
2.什么是三原色?三原色: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
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3.什么是光源色?答: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内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
色彩的本质是光,光和色彩有密切关系。
自然界的物体对色光具有选择性吸收、反射与透射等现象。
光源色也是指照射物体光线的颜色。
不同的光源会导致物体产生不同的色彩,如一个石膏像由蓝光投射,其受光部位会呈现蓝色。
4.什么是固有色?答:所谓固有色,就是指物体本身所特有的颜色,它并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概念,因为物体本身并不存在恒定的色彩。
但作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称谓,便于人们对物体的色彩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和研究。
物象的直接受光面表达光色的面貌,物象的背光面表达环境色的面貌,物象的中间面表达固有色的面貌。
5.什么是环境色?答:指在光照下的物体受环境影响改变固有色而显现出一种与环境一致的颜色。
物体外表受到光照后,除吸收一定的光外,也能反射到周围的物体上,尤其是光滑的材质具有强烈的反射作用。
另外在暗部中反映较明显。
环境色的存在和变化,加强了画面相互之间的色彩照应和联系,也大大丰富了画面的色彩。
6.色彩的三种属性是什么?答:色彩分为无彩类和有彩类两大色系。
无彩色系只有明暗深浅的黑、白、灰系变化。
有彩色系不但明暗不同,而且有明度、纯度、色相的变化,这种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即为色彩的三要素,也称为色彩三属性。
三属性是界定色彩感官识别的基础。
7.什么是色相?答:色相是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红、橙、黄、绿、蓝等。
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
8.如何理解色彩中的明度?答: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的差异,它取决于反射光的强弱。
明度越高,色彩越浓、越亮;明度越低,色彩越深、越暗。
明度最高的色彩是白色,明度最低的色彩是黑色,但两者均为无彩色。
有彩色的明度,越接近白色者明度越高,越接近黑色者明度越低。
总结起来讲明度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一种颜色本身的明与暗,二是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着明与暗的差异。
9.如何理解色彩中的纯度?答:纯度也称彩度,是指色彩的强弱、鲜浊、饱和程度。
其中颜色混入无彩色,纯度就会降低;混入白色,明度会变高,但彩度越低;混入黑色,明度、彩度均会降低。
10.如何理解和把握色相环带给我们的知识?答:色相环分12色相环与24色相环。
12色相环是由原色,二次色和三次色组合而成。
色相环中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色,彼此势均力敌,在环中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二次色是橙、紫、绿色,处在三原色之间,形成另一个等边三角形。
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和红紫六色为三次色。
三次色是由原色和二次色混合而成。
奥斯特瓦尔德颜色系统的基本色相为黄、橙、红、紫、蓝、蓝绿、绿、黄绿,每个基本色相又分为3个部分,组成24个分割的色相环,在色相环中彼此相隔12个数位或者相距180度的两个色相,均是互补色关系。
互补色结合的色组,是比照最强的色组。
11.如何理解同类色、比照色、互补色?答:同类色: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
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比照色:色环中相隔120度至150度的任何三种颜色。
互补色: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
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
补色相减 ( 如颜料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 ) 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比照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12.什么是色调?答: 一幅色彩作品,其画面的色彩搭配总是有着内在的相互联系和一个完整统一的色彩组成整体,并形成了画面的某种色彩总倾向,称之为色调。
色调的类别较多,从色相上分有绿色调、蓝色调、红色调等,从纯度上分有明亮色调、浅灰色调、深暗色调等;从色性上分有冷色调、暖色调、中性色调等。
13.一幅画面色调的冷暖和光源色是否有关系呢?答: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是有关系的。
日常生活中一般色相偏冷的有日光灯光、月光、电焊弧光等;色相较暖的有白炽灯光、火光、太阳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光源色的影响下不同物体亮暗面的冷暖关系,两面总是对立互补出现的。
14.色彩中的冷暖是如何划分的?答:色彩的冷暖主要是指色彩结构在色相上呈现出来的总印象,其冷暖关系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当我们运用色彩去写生时,那就不能简单地用色轮上的冷暖色去划分,而是要在画面上进行实实在在的比较。
例如有时黄颜色对于青是暖颜色,而它和朱红相比,又成了偏冷的色。
注意:在实际的色彩写生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冷暖变化规律,而不是机械、简单地套用一些模式。
15.色彩的象征意义有哪些?答:一般来讲,红象征着血、夕阳、火、热情、危险等;橙象征着晚霞、秋叶、温情、积极等;黄象征着黄金、黄菊、注意、光明等;绿象征着草木、安全、和平、理想、希望等;蓝象征着海洋、蓝天、沉静、忧郁、理性等;紫象征着高贵、神秘、优雅等;白象征着纯洁、朴素、神圣等;黑象征着夜、死亡、邪恶、严肃等。
有关水粉静物的问答16.什么是水粉画,有什么特点?答:一般来讲,水粉画指的是以水为媒介调和水粉颜料绘制完成的绘画作品。
水粉画是以水作为媒介,这一点它与水彩画是相同的。
所以,水粉画也可以画出水彩画一样酣畅淋漓的效果。
但是,它没有水彩画透明。
它和油画也有相同点,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盖能力。
如果在有颜色的底子上覆盖或叠加,底层的色彩都会对表层的颜色产生影响。
另外水粉画的干湿变化很大。
17.用什么样的纸张和工具来画水粉画比较好?答:在纸张的选择上,应选用有纹理的优质水彩画纸作画,吸水性不能太强。
有些劣质的纸张,不但吸水还吸颜色,使颜色干后发黑,用这样的纸张作画,画面的颜色难以明快亮丽。
目前市场上有羊毫、狼毫及尼龙毛笔。
羊毫的特点是含水量较大,醮色较多,优点是一笔颜色涂出的面积较大,缺点是由于含水量太大,画出的笔触容易浑浊,不太适合于细节刻画。
狼毫的特点是含水量较少,比羊毫的弹性要好,适合于局部细节的刻画。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进步,市面上大量流行尼龙毛笔,在选择尼龙毛笔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它的质地,要软且具有弹性,切忌笔锋过硬。
笔锋过硬的笔往往很难醮上颜料,在画面上容易拖起下面的颜色,使颜料覆盖力大为降低。
18.水粉颜料中哪些比较稳定,哪些极不稳定?答:水粉颜料大部分颜色是比较稳定的,如土黄、土红、赭石、桔黄、中黄、淡黄、橄榄绿、粉绿、群青、钴蓝、湖蓝等等。
但是深红、玫瑰红、青莲、紫罗兰等颜色就极不稳定,容易出现翻色,不易覆盖。
水粉颜料的透明色彩种类较少,只有柠檬黄、玫瑰红、青莲等少数几种颜色。
19.画水粉画时调用白色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使用白色?答:调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纯度,在画近处、实处和高光处时,多调用白色,这样有助于形体的塑造,使其鲜明、结实和突出。
关于调色、水和白色的使用,还需要和用笔以及整个画面色彩的干湿、厚薄处理结合起来考虑,要从表现不同对象的需要出发,要做到统一中有变化。
20.画水粉画时如何使用水?答: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主要起稀释、媒介的作用。
调色、用笔和色层薄变化,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适当地用水可以使画面有流畅、滋润、浑厚的效果。
过多的用水则会减少色度,引起水渍、污点和水色淤积。
而用水不足又会使颜色枯槁、粘厚,难于用笔。
通常用水以能流畅地用笔、盖住底色为宜。
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一般可适当地多用水,以增强其虚远和透明感。
从作画步骤来说,在铺大调子时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
在作画过程中,水太脏了要及时换。
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
21.如何调配颜色?答:三原色调间色的方法是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原色加间色调复色,间色加间色调次复色,所调色根据比例不同而不同。
调颜色只要掌握基本的原则就好调了,如肉色,先用橘黄和玫瑰红再加白色就行了;金粉是橘黄加土黄再少加点白;调灰颜色尽量不要用黑,用黑色调出来的灰色不准,也容易脏,用互补色就会好一些。
写生时调配色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
要在整体的基础上考虑整个画面的色调与色彩关系,调配颜色千万不要孤立,那样画出的色彩就会杂乱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