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园林博览会停车场车棚光电建筑一体化发电项目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招标人:上海市凤之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地址:辽宁省锦州市2012年7月1总则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锦州园林博览会停车场车棚光电建筑一体化发电项目的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它对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本体及其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提出了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有关国家标准,并且功能完整、性能优良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同时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1.3投标人对其供货范围内的所有产品质量负有全责,包括其分包和外购的产品。
1.4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投标人如对本技术规范书有异议(或差异),不论是多么微小,均应在其投标书中以“与技术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说明。
1.5投标人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应执行规范书所列的各项现行(国内、国际)标准。
规范书中未提及的内容均满足或优于所列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和有关国际标准。
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在此期间若颁布有要求更高、更新的技术标准及规定、规范,则以最新技术标准、规定、规范执行。
1.6投标人在投标时应提供完整的技术方案和设备资料;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投标人应保证招标人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7投标人应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投标人或供货商应设计、制造和销售过铜芯或铝芯电缆的产品,且使用条件应与本工程相类似或较规定的条件更严格。
近三年至少有1000km的10kV电缆产品运行业绩。
1.8合同签订_5_天内,按技术协议要求,投标人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招标人。
1.9在签订合同之后,招标人和设计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定或工程条件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可由三方共同协商,但投标人最终应予解决。
1.10联络方式:设计联络会、传真;日常可以电话及电子邮件方式联络。
(但具备法律效力的联系方式为设计联络会及传真)。
1.11本技术规范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合同的技术部分,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12本规范书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13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招、投标双方协商确定。
1.14注意事项:1)为保证成套设备报价的准确性,请投标人在投标时对箱体内配套的主要元器件进行询价,否则引起的商务差异由投标人自负。
2)为保证工程设计思路及设计方案的一贯性、完整性,各投标商投标时,应严格按照订货图进行技术方案的设计和商务报价,在未经设计院许可的情况下,不得随意更改箱体内元器件的选型及规范,否则由此引起的商务及技术问题由投标人自行负责。
如有差异必须在投标书中表述清楚。
3)各投标人在投标时必须按要求提供相关产品的生产许可证、鉴定证书、检验报告、用户反馈意见等资质材料,作为用户评标的依据。
如果没有相关资质,发标方有权将其作为废标处理。
4)投标人在进行商务报价时除报总价外,还需报单价. 投标人应承诺,合同签订后如招标人需更改设备数量时,双方按相应单价调整总价。
2技术标准2.1标准和文字技术规范书范围内的设备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在国内标准不完善的情况下,可参照选用IEC标准或双方认定的其它国家标准。
选用标准应为最新版本。
本技术规范书未提及的内容均应符合以下的国家、行业和企业的标准及规范,但不仅限于此;本技术规范书引用标准规范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均以其最新版本为准。
2.2 本技术规范书引用标准如下:3设备使用环境条件本工程建设场址位于锦州市世界园艺博览会停车场。
3.1 气象条件3.2 安装位置:户外直埋、户内外电缆沟。
4技术要求4.1 通用技术要求电缆结构电缆结构除符合GB/T 12706.2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导体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导体应为圆形并绞合紧压,紧压系数不小于0.9。
铜导体单线必须采用TR型软铜线;铝导体应采用电工铝(导电率≥61%IACS)。
.2 挤出交联工艺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应采用三层共挤工艺,全封闭化学交联。
绝缘料采用交联聚乙烯料,半导电屏蔽料采用交联型材料,绝缘料和半导电料从生产之日到使用不应超过半年。
生产厂家提供对产品工艺制造水平的描述,包括干式交联流水线方式,生产设备中的测偏装置、干式交联,冷却装置的描述等。
.3 导体屏蔽导体屏蔽为挤包的交联半导电层,电阻率不大于100Ω.cm。
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导体上,并和绝缘紧密结合,表面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在剥离导体屏蔽时,半导电层不应有卡留在导体绞股之间的现象。
导体屏蔽标称厚度为0.8mm,最小厚度应不小于0.7mm。
.4 绝缘绝缘标称厚度4.5mm,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 。
任一断面的偏心率((最大测量厚度-最小测量厚度)/最大测量厚度)应不大于10% 。
8.7/10kV电缆的绝缘偏心度应符合下式规定:t n =(t max - t min)/ t max≤10%t max:绝缘最大厚度,mm;t min:绝缘最小厚度,mm;t n :绝缘标称厚度,mm ;t max 和t min 在绝缘同一断面上测得。
.5 绝缘屏蔽绝缘屏蔽为挤包的交联半导电层,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绝缘表面,表面应光滑,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绝缘屏蔽应为可剥离型。
绝缘屏蔽的标称厚度为0.8mm 。
三芯电缆绝缘屏蔽与金属屏蔽之间应有沿缆芯纵向的相色(黄绿红)标志带,其宽度不小于2mm 。
.6 金属屏蔽金属屏蔽用重叠绕包的软铜带(或软铜丝)组成,电阻率不大于0.0180Ω.mm 2/m(20℃),绕包连续均匀,平整光滑,没有断裂,铜带间绕包平均搭盖率不小于20%(标称值)。
铜带标称厚度为0.10mm ,截面大于25mm 2(按管状计算),且三芯屏蔽应接触良好。
铜带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 90%。
.7 填充及隔离套缆芯采用与电缆运行温度相适应的非吸湿性聚丙烯撕裂薄膜填充,应紧密无空隙,并保证在成品电缆段附加老化试验后不粉化。
三芯成缆后外型应圆整。
隔离套采用挤包型。
隔离套厚度平均值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0%。
.8 铠装铠装采用双层镀锌钢带,螺旋绕包两层,外层钢带的中间大致在内层钢带间隙上方,包带间隙应不大于钢带宽度的50%,绕包应平整光滑,3×240 mm 2及以上电缆的钢带标称厚度为0.8 mm ,3×240 mm 2以下电缆的钢带标称厚度为0.5 mm 。
.9 外护套外护套应采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料挤包。
三芯电缆外护套标称厚度如下表所示:外护套通常为黑色/红色,但也可以按照制造方和招标人协议采用黑色以外的其他颜色,以适应电缆使用的特定环境。
外护套应经受 GB/T 3048. 10-2007规定的火花试验。
.10 电缆不圆度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10%。
电缆不圆度=电缆最大外径电缆最小外径电缆最大外径 ×100%。
.11 电缆阻燃要求采用阻燃电缆时,电缆的阻燃特性和技术参数要求需符合GB/T 19666-2005的相关规定。
密封和牵引头电缆两端应用防水密封套密封,密封套和电缆的重叠长度不小于200 mm ,如有要求安装牵引头,牵引头应与线芯采用围压的连接方式并与电缆可靠密封,在运输、储存、敷设过程中保证电缆密封不失效。
4.2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投标人应认真填写表1~表3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
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
如有偏差,请填写技术偏差表。
4.2.1 8.7/10kV 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8.7/10kV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表2。
电缆非电气技术参数电缆非电气技术参数见表3。
表3 电缆非电气技术参数表4.3电缆主要技术内容本工程光伏电站所有电力电缆均应为阻燃电缆或具有阻燃特性电缆。
电缆敷设主要以直埋、电缆沟敷设为主。
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电缆敷设方式为机械牵引敷设或人工敷设。
电力电缆敷设电缆时,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在敷设前 24 h 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不低于0℃;厂家如有特殊要求请详细说明。
4.3.1 8.7/1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运行要求:电缆导体的额定运行最高温度为90℃。
短路时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0℃。
短路时间不超过5s电缆弯曲半径:不小于15倍电缆的实际外径电缆额定电压:8.7/10kV.2导体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导体应为圆形并绞合,紧压系数不小于0.9。
铜导线材料为无养圆铜杆。
.3挤出交联工艺: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应采用三层共挤工艺,全封闭化学交联。
.4导体屏蔽:导体屏蔽为挤包的交联半导电层,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导体上,表面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地痕迹。
在剥离导体屏蔽时,半导电层不应有卡留在导体绞股之间的现象。
标称厚度为0.8mm,最小厚度应不小于0.7mm。
.5绝缘:绝缘标称厚度应满足国标要求。
.6绝缘屏蔽:绝缘屏蔽为挤包的交联半导电层,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绝缘表面,表面应光滑,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地痕迹。
绝缘屏蔽应为可剥离型。
标称厚度为:0.8mm。
绝缘屏蔽与金属屏蔽之间应有沿缆芯纵向地相色(黄绿红)标志带,其宽度不小于2mm。
.7金属屏蔽:金属屏蔽由重叠绕包地软铜带组成,铜带连接应采用焊接方式,并满足短路温度要求。
绕包应圆整光滑,搭盖率应不小于15%。
铜带厚度0.1mm。
且三芯屏蔽应接触良好。
.8缆芯中间也应填充,三芯成缆后外型应圆整。
隔离套厚度平均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地80%。
.9铠装:钢带铠装应采用双层镀锌钢带,绕包应圆整光滑。
.10外护套:外护套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地80%。
.11成品电缆标志:成品电缆地外护套表面应连续凸印或印刷厂名、型号、电压、导体截面、制造年份和计米长度标志,不得连续500mm内无标志。
4.3.1.12交货长度:成盘长度原则上以500~700米为模数,不足700米的每个规格只能缠绕在一个电缆轴上,具体由厂商与设计单位协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