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生物七年级下册(苏科版)第3单元第7章
第2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指导思想:
自1968年美国杰•唐纳•华特士创导生命教育思想以来,生命教育思想在各国已得到迅速发展,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关注生命教育。

2005年3月14日,《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布,这意味着关于生命的现代教育理念终于进入了我国中小学生的校园。

早在1925年,生物学大师Wilson就提出:“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重温这句名言,深深地体会到细胞的相关知识与生命教育的密切且特殊的关系。

有了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活动,细胞的相关知识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基础知识。

该部分知识抽象,但也颇具一些“神秘”和诱人之处,学生渴望了解和掌握。

教学中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对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进行探究的兴趣,结合实验、活动等展示细胞内发生的“神秘”现象,可以让学生科学地理解生命现象,体会到生命之不易,油然而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同时,引导学生自学“癌细胞”部分,可以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加强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2.1.1能正确描述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本过程。

2.1.2说出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与生物体生长的关系。

2.1.3说出组织的概念。

2.1.4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2.2过程与方法
2.2.1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2.2.2学会分析癌细胞的机理,关注防治癌症的研究。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3.1理解生命,敬畏生命。

2.3.2知道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懂得珍爱生命。

3学情分析
从对几位同学的谈话中了解到,由于生物技术发展对社会影响的日益加深,学生通过小学课程、电视、课外读物等途径得知了一些关于细胞的知识,但是仅仅限于细胞名称及其简单结构的了解,还停留在对细胞的静态方面的认识水平上。

前面几节课我们详细介绍了细胞的发现过程、细胞结构的观察和比较,对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了规范和完善。

本节课将进行细胞的动态方面知识的学习,为此首先应该引导好学生让他们知道细胞也有动态的一面,并依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把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基本过程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细胞分化过程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重点内容通过质疑、实验等方式达到教学效果,难
点部分通过动画、演示模型等化抽象为形象,有效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细胞分化过程
课前准备挂图,变形虫细胞分裂的装片,自制染色体模型,课件
教学安排1课时
4教学过程
教学
程序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及目标




识1.展示细胞结构的挂图,复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总结,并提醒学生树立从细胞这样的微观层次来分析问题,“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回忆细胞各结构及功能,巩固细胞结构相关知识。

聆听大师声音,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分析问题的信心和意识。




课1.播放课件(鸡蛋孵化变成小鸡;种子经过萌发长成幼苗)并质疑:
生物的生长现象应该怎么解释?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从细胞数目的变化来分析生物的生长现象,引出“细胞的分裂”。

发现、提出问题。

积极思考,对问题进行猜测。

作出假设。





裂1.指导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变形虫细胞分裂的装片。

2.播放课件(动物细胞的分裂)并提问: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②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
3.再次播放课件并引导学生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变化,阐述染色体变化的“奥妙”之处。

4.演示自制染色体模型,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观察装片,尝试对细胞分裂的过程进行描述。

尝试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了解染色体的变化,理解它对生物体生长的意义。

体会细胞分裂过程的“神秘”。





长 1.根据课件质疑:通过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体积一般都很小)不再发生变化了吗?
2.播放课件(一个植物细胞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细胞的生长,质疑:①细胞的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②细胞中的小液泡发生了什么变化?
3.质疑:细胞的生长是无限的吗?你怎么理解这样的现象?
4.引导学生分组活动:计算并比较表面积和体积之比。

5.小结:通过观察和分析,你认为与生物体生长直接有关的因素有哪些?开始思考体积的变化。

理解细胞生长的过程。

给出自己的答案并思考理由。

分组合作,整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交流。

交流、讨论得出答案。





化 1.提问:根据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知识,可以得出组成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是一样的结论,你同意吗?同时播放课件(人体的几种细胞),质疑:人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而来的,为什么这些人体细胞形态、
结构都不同呢?
2.播放课件。

(细胞分化过程),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分析。

3.根据课件,师生共同总结组织的概念。

积极思考“矛盾的结论”
观看画面,讨论分析,总结细胞分化的概念。

师生共同总结组织的概念


园引导学生自学“癌细胞”部分,给出阅读提纲:①癌是怎样形成的?
②算一算:一个细胞经过n次分裂后,形成了多少个细胞?③癌症形成的原因有哪些?④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了解癌症的机理。

动脑筋计算,汇报结果:2n。

知道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懂得珍爱生命。

复习
巩固复习本节内容。

回顾所学知识,升华生命意识。

5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情况下,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关键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拓展了观察变形虫细胞分裂、算一算等活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尤其以探究的意识组织教学,将观察变形虫细胞分裂的活动放在课堂中进行,形象地分析和指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合理展开
“癌细胞”部分的学习,将“算一算”活动调至“癌细胞”部分进行,这些做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同时恰当地融入了生命教育的思想,且能突出让学生理解生命、敬畏生命、懂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爱生命的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