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三生物小专题强化训练(3).doc

2019届高三生物小专题强化训练(3).doc

2019届高三生物小专题强化训练(3)(稳态与调节)1.(2018·江苏,30)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

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乙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

(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_________。

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

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_____,从而减少尿量。

(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

(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

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体液运输(2)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38.5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3)等于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 (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5)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解析(1)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存在着分级调节机制。

由图中的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出激素甲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是促甲状腺激素。

激素乙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

(2)体温上升期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寒战”有助于增加产热,可使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

由图可知,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收缩和皮肤血管收缩,这种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增强”这种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

(3)因体温调定点已上调,故高温持续期体温可一直维持在38.5 ℃,这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此阶段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从而使尿量减少。

(4)体温下降期,机体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皮肤分泌汗液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从而增加散热。

(5)体温上升期,心率加快,使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但同时外周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从而导致血压轻度升高。

2.(2017·江苏,28)图1、图2 分别表示1 000 m持续全速游泳对女子运动员不同生理期雌二醇(一种雌激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雌二醇属于________类化合物。

(2)1 000 m持续全速游泳会使女子运动员雌二醇激素水平________。

(3)由图中检测结果可推测,影响雌二醇激素水平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4)1 000 m 持续全速游泳影响女子运动员胰岛素水平,合理的解释有________(填下列字母)。

a.胰岛B 细胞分泌活动受到抑制b.收缩肌群对胰岛素的利用量增加c.胰岛素为运动提供能量d.血糖浓度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5)1 000 m持续全速游泳影响女子运动员胰岛素水平,有利于肝糖原分解和__________,以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6)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

①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②据图3 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 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____________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

③结合图 3 分析,下列因素中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的有________(填下列字母)。

a.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b.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c.信号转导蛋白缺失d.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答案(1)脂质(固醇) (2)升高(3)生理期、运动(4)a、b (5)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6)①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②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③a、b、c 解析(1)雌二醇为性激素,性激素属于固醇类化合物。

(2)图1柱形图信息显示,与运动前相比,运动结束时,无论卵泡期,还是黄体期雌二醇水平均有所提升。

(3)图1信息表明,雌二醇水平在运动前后有变化,在不同生理期也有所不同,故可推测生理期与运动均可影响雌二醇水平。

(4)1 000 m持续全速游泳后胰岛素水平下降,一方面是由于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受到抑制,另一方面是由于在运动过程中胰岛素作用于收缩肌群,使胰岛素利用量增加。

(5)1 000 m持续全速游泳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葡萄糖,此时胰岛素水平降低,有利于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6)①GLUT1~3广泛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其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这有利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从而保障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求。

②图3信息表明,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可促使含GLUT4的囊泡移至细胞膜并发生“融合”,从而促进GLUT4参与转运葡萄糖。

③若葡萄糖不能被细胞摄取利用,则可能引发糖尿病,结合图3信息,若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则可影响“信号转导”;若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则可抑制葡萄糖摄取利用;若信号转导蛋白缺失,也会影响信号转导,以上三种情况均可导致葡萄糖积累从而引发糖尿病。

3.(2016·江苏,28)海带中含有植物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等激素,为研究激素对海带生长的影响,某研究组开展了系列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开展海带的组织培养,取海带的叶状体基部切块作为________,转到含激素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经________形成愈伤组织,再生成苗。

(2)如图为海带中的IAA和ABA与海带生长变化的关系。

海带增长率与IAA含量呈____(填“正相关”“负相关”或“不相关”),海带在后期生长缓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已知海带成熟区段各部位ABA的分布无显著差异,则其在成熟区段中的运输方式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

某研究组参照11月和5月海带样品的数据,配制了两份IAA+ABA的混合液,研究了在增加紫外光照射条件下,混合液对单细胞绿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分析可知IAA和ABA对绿藻的生理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外植体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脱分化(2)正相关IAA含量降低,ABA含量增高(3)不是IAA促进生长,ABA有提高抗紫外光的能力解析(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称为外植体。

组织培养过程中需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培养基中应含有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

(2)图中生长素含量减少,海带生长减慢,海带增长率与IAA含量呈正相关。

ABA含量的增加,抑制了后期海带的生长。

(3)海带成熟区段各部位ABA的分布无显著差异,说明其在成熟区段中的运输方式不是极性运输。

参照11月和5月海带样品的数据,并结合本小题藻细胞数量变化图分析可知,与正常培养组相比,增加紫外光的实验组中缓冲液组,11月处理组藻类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而5月处理组藻类下降不明显,再对照海带样品生长曲线图可知,11月份时,生长素含量较高,脱落酸含量较低,而5月份时则相反,由此推测,正常培养时生长主要与生长素有关,增加紫外光时,脱落酸含量较高的5月份组藻类数量多,说明脱落酸有提高抗紫外光的能力。

4.(2015·江苏,28)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____________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_________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调节。

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____(填“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

(4)Ⅰ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

据此推测:Ⅰ型糖尿病是由___决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____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____免疫导致的。

答案(1)甲状腺和肾上腺(2)抗利尿肾小管和集合管(3)神经—体液细胞膜上(4)遗传(基因) 自身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特异性)解析(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生成和分泌、释放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细胞膜上。

(4)Ⅰ型糖尿病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由抗体和效应T 细胞发挥作用引起,应属于遗传性自身免疫病,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导致的。

5.(2014·江苏,32)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___(填序号);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

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

(2)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②、③和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

(3)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

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不再降解IAA,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____。

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

这两条IAA降解途径,对于种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壮生长___(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

答案(1)①不是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2)不是(3)IAA氧化(降解)酶有利解析(1)吲哚乙酸(IAA)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只能从形态学上端(A)向形态学下端(B)运输,故琼脂块①和②中应是①中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相关主题